第550章 天书真相[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日里崇信的那些“有道高人”“得道方士”都是骗子?
nbsp他们所会的,不正是天书里所概括的么?
nbsp成化皇帝一下子接受不了如此大的落差!
nbsp若仅是如此,那么方唐镜的目的达到了,却是不一定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nbsp一个人大半辈子的信仰崩塌,指不定会适得其反。
nbsp因此方唐镜在设计这个局时,还是留有希望给成化皇帝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就是要告诉成化皇帝,修道,不是这么修的,要修正道,大道,不是歪门邪道。
nbsp所以司马北在回奏天书来历时,才会特意点出了两个关键词。
nbsp邋遢老道,修行两百余年?
nbsp这两个关键词一下子就将原本对修道心灰意冷的成化皇帝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nbsp成化皇帝动容道:“莫非是‘通微显化真人?”
nbsp这位“通微显化真人”,就是有“隐仙”“邋遢张”“活神仙”之称的张三丰!
nbsp张三丰本名张君宝,传说是张天师后裔,元朝还未定鼎中原之时就已出生,丰姿魁伟,不修边幅。
nbsp其足迹遍布天下,弟子亦遍布天下,明时的道教几乎都与其有关联,比如武当三丰派,宝鸡三丰派,蓬莱三丰派,王屋三丰派等等,成为大明最大的道派之一。
nbsp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可以死而复生,的“阳神出窍”神通,据说在宝鸡金台道观时就展现过此等神通,死后数日复生,且讲述了数日中其所游历之处之事,世人莫不信服。
nbsp三丰老道一年四季不管冷热,都是一件道袍加一顶草帽,饭量挺大,一餐饭能吃十多斤,也可以数天吃一顿,或者几个月一顿也是有的,居无定所,行踪莫测,却又能预知种种大事。
nbsp太祖和成祖皇帝都曾屡寻不遇,直到成化皇帝的老爸英宗时还有听说过老道的行踪,当然,也是遍寻不遇,英宗感叹,诏封老道为“通微显化真人”。
nbsp当然,之前历代皇帝就有对其的敕封。
nbsp如元惠宗封其为:“忠孝神仙”
nbsp明成祖封其为:“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
nbsp熹宗封其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nbsp由此也可见,老道是多么的能活,这才是修行者长生不死之士该有的待遇吧?
nbsp要知道,按年代来算的话,三丰老道从元太祖之前活到了英宗,这其间就已经有近三百年了,这不是活神仙是什么?
nbsp成化皇帝更愿意用他老爹封的名号来称呼三丰老道,显得比较亲近些嘛。
nbsp没错,这本书应该就是三丰老道所传的了.
nbsp道理很简单,正版当然是排斥假货的!
nbsp而且除了老道自己,还有谁会有如此真知灼见和深厚的积累?
nbsp司马北对道:“家祖亦曾问之,老道大笑着唱了一首神仙歌。”
nbsp成化皇帝忙着追问道:“爱卿可记得此歌?”
nbsp司马北道:“此歌便写在天书最后一页,陛下一看便知。”
nbsp成化皇帝迫不及待地翻开天书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一首诗:
nbsp《好了歌》
nbsp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冡一堆草没了。
nbsp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nbsp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nbsp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nbsp成化皇帝看着看着,苦笑一声,倒是真真的看透了红尘。
nbsp难道真的要做到“太上忘情”才能真的修成正果么?
nbsp功名,金银,姣妻,儿孙,这些对普通人来说,都是终身奋斗的目标,若是抛弃了,即便是修成了神仙,真的有意思么?
nbsp不过不管怎么说吧,都是还有希望在,修道大业还是要负重前行的!
nbsp成化皇帝握紧了拳头,朕是不会放弃的!
nbsp只不过呢,那些什么假真人就不要再在朕面前碍眼了。
nbsp朕要学就学张真人!
nbsp因为张真人在天书的《好了歌》之下,还有数行字。
nbsp上面写道:
nbsp“何谓修道?道者,天心也,天心即民心。得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民心所指,即大道所向。背者,乃逆天而行,其无败乎?故修道,无非上体天心,下应民意而已,得民心者,道不远矣!”
nbsp成化皇帝细看了数遍,掩卷肃容道:
nbsp“怀恩,传旨,敕封张真人为‘韬光尚志真仙!”
喜欢。
第550章 天书真相[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