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伪君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7章 体察上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天,三月十五,是个大日子——殿试的日子。

    nbsp殿试,由天子亲自主考,科举考试的最终关口。

    nbsp过了殿试的举人,才算是正式有了聚举国荣耀于一身的进士出身,成为大明帝国统治阶级的人上人。

    nbsp并且由于是天子亲试,所以进士才有另一个更荣耀的称呼:天子门生。

    nbsp虽然说殿试不刷人,可大家还是压力山大的。

    nbsp道理很简单,不但主考官是皇帝,其余的读卷官也是最高规格的。

    nbsp由于是天子主考,入选读卷官的条件自然不能低,约定俗成的就是非执政大臣不可入选.

    nbsp也就是说,只能是内阁宰辅,外加六部、都察院、翰林院,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这些顶级部门的部堂上官才有这个资格。

    nbsp如此阵容!

    nbsp考生面对帝国金字塔最顶端的俯瞰,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nbsp殿试比起会试来,众准进士要从容得多,不必如之前那般子夜便侯在贡院门外排队。

    nbsp天色微现曙光,三百名新进中式举子便聚齐到了长安左门。

    nbsp清点人数后,礼部官员开始唱名,将众准进士们按照会试的名次高低排成两列。

    nbsp会元方唐镜自然是排在第一列首位,第二名王华排另一列首位,落后方唐镜半个身位。

    nbsp方唐镜看着额头冒汗的王华,知道他有些紧张,便微笑着道:

    nbsp“德辉兄,你我弟兄两度联袂,何其之幸也,待会殿试,愚弟可不会相让,加把劲哦。”

    nbsp乡试时方唐镜第一,王华第二;此次会试,方唐镜第一,王华第二。一时被人引为佳话。

    nbsp同时,外面放出的盘口,王华的赔率也是和方唐镜齐平的,被视为反超方唐镜,夺取状元最大的热门。

    nbsp王华一怔,不由失笑道:“贤弟大才,愚兄附骥尾翼,心愿足矣。”

    nbsp两人这般一说,身后众人紧张之色便消散了许多。

    nbsp这一幕看在礼部官员眼里,不由暗暗称奇,心里赞了一句:

    nbsp“此子不但镇静非常,且大局观极强,这种时候还能顾及竟争对手,绝非池中之物也!”

    nbsp当红日喷薄而出的时候,礼部官员整肃衣冠,引导着准进士们沿着御街缓缓而行。

    nbsp经承天门入皇城,穿过端门和午门,进入大内。

    nbsp大家都是第一次入皇宫,金色的阳光照射在壮丽的宫阙上,给人无比巍峨雄浑的感觉。

    nbsp“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云?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晌,春光融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nbsp许多人心里甚至生出了《阿房宫赋》中的句子,极尽想象。

    nbsp不得不说,贫穷限制了这些书虫们的想象力,此时面对如此皇家威严气象,便让许多人十分紧张,喘气都放松了许多。

    nbsp唯有方唐镜兴致勃勃的左顾右盼,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皇宫啊,比之后世被战火拆分得七零八落的故宫,现在不知要威严富丽了多少倍。

    nbsp心里感慨着沧海桑田,遇到不明白的还会向领路的礼部官员求教几句,颇引来众人恻目。

    nbsp过了午门,远远便望见奉天门,穿过奉天门,里面便是整个皇宫最核心所在地。

    nbsp队伍在金水桥南又重新整理了一番队形和衣冠,然后便过桥,穿过东角门,来到华美富丽的奉天殿外广场。

    nbsp奉天殿为“奉天,华盖,谨身”皇宫三大殿之首,“宽达三十丈,深十五丈,面阔九间”,矗立在全部用汉白玉包筑的三层石台上。每层四周均雕刻着精美无比的壁画,

    nbsp石台高达近三丈,占地两万五千平,人在其下,抬头仰望,莫不感觉到一股恢弘天威笼罩四方。

    nbsp奉天殿作为主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只有大礼仪才可以使用。

    nbsp比如皇上登基,大婚,册立东官,祭天等。

    nbsp当然,殿试作为国家抡才大典最重的一环,也属其中之一。

    nbsp此时成化皇帝已经在金銮殿御座中坐下,文武百官也已经向天子参拜完毕。

    nbsp赞礼官宣诸中式举子上前参拜。

    nbsp众考生是不进殿的,上了丹陛,以方唐镜为首的众考生,随着赞礼官的唱赞礼,恭恭敬敬大礼参拜。

    nbsp“……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nbsp沐浴在帝国神圣的荣光之中,许多考生已是忍不住热泪滚滚、涕泪交如,是荣耀,是感慨,是感恩,是憧憬……

   &nbs

第607章 体察上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