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递交专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去,推广早晚都会实现。”

    nbsp林正国表示赞同:“很好很好,你是一个心系国民的好青年。

    nbsp有你这样的人才为国效力,真是国家之福。

    nbsp以后必定会有人主动联系你。

    nbsp既然是已呈报给国家的科技成果,请不要再交给其他人使用。

    nbsp当前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士,万一传到外国去对我们国家危害极大。”

    nbsp何雨柱答应了下来,这个想法他自己也早有考量过。

    nbsp所以才将图纸交付给军管会里负责的吴部长,他是一个爱国人士。

    nbsp而且由于电动车技术含量不高,

    nbsp一旦正式投入生产就必然瞒不住多久。

    nbsp但这些都是不在何雨柱考虑范畴的事情了。

    nbsp然后他便跨上电动车准备去学校学习。

    nbsp一到学校,他的同学们看见何雨柱的奇特“坐骑”

    nbsp,全都围拢过来。

    nbsp“柱子,这是什么新鲜物件,我从来都没见过!”

    nbsp“看着可不像是普通的摩托车呀,连加油孔都不见踪影。”

    nbsp“这家伙到底是怎样开动的?”

    nbsp何雨柱笑着介绍:“这就是我所说的电动车啦,靠电驱动。”

    nbsp大家都感到惊讶万分。

    nbsp“哇!原来这是台电动车,难道是你自己弄出来的吗?”

    nbsp“没错,这是我刚研发成功的,目前独一无二。”

    nbsp当得知其卓越的续航和性能指标时众人更是惊呼连连,“我的天呐,好牛啊柱子!听说国外苦于这方面的难题至今无解,

    nbsp居然被你一举克服了,真是厉害!”

    nbsp“果真不愧是全国的文科状元,这种脑力不是随便哪个人能够匹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柱子,可以让我也试着开一下吗?”

    nbsp面对朋友的热情请求,何雨柱很豪爽地回答:“没问题。”

    nbsp等一位学生上了车体验了一番,只见飞速行驶如疾风骤雨,现场瞬间又被点燃一阵新的惊叹:听闻归听闻,眼见才能真正让人叹服。

    nbsp同学们的眼中都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nbsp谁不会渴望拥有一部这样先进的代步工具呢?“对了柱子,你知道这样一辆车成本得多少吗?”

    nbsp何雨柱回答说:“大概需要700万元左右吧,主要原材料搜集起来相当麻烦。

    nbsp要批量生产的话还得靠国家协助才行,

    nbsp仅靠个人力量完成整个流程难度是非常大的。”

    nbsp听到价格,周围的人都感叹不已——这不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能承担的价格。

    nbsp接着有人开始盼起来,“希望能尽快看到国家启动这个项目,到时候我也能享受到这份便利。”

    nbsp“唉,真的很向往呢。”

    nbsp没过两天工夫,

    nbsp关于何雨柱制造电动车一事便迅速扩散开来。

    nbsp清北一些教授很快找上了林正国,

    nbsp“老林,听说这电动车效果惊人至极,可别蒙我!你知道海外研究多年却未能取得重大进步,

    nbsp甚至一度决定停止相关的开发工作,

    nbsp你真敢相信这东西是出自一个大学生之手吗?听起来简直难以置信。”

    nbsp“话是这么说,老林,难不成他是照搬国外现成车型进行仿制?

    喜欢。

第51章 递交专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