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 商业中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

    nbsp34;这些不属于我的,即便你硬塞给我,我也绝不会接受。

    nbsp34;常规平静地看着超哥说道,34;所以我并不着急,毕竟人在此,东西自会随行。

    nbsp34;

    nbsp超哥笑着回应:34;你倒是沉得住气,我还以为你早就急不可耐了呢。

    nbsp我刚办好,就赶忙来找你了。

    nbsp34;说着,他递过一个文件袋,34;这就是你要的,电懋的所有股份和十处商铺的契约。

    nbsp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常规接过文件袋,在他面前仔细查看后说:34;谢谢超哥!这只是交易,无需言谢。

    nbsp你既完成了承诺,我们自然也会兑现。

    nbsp既然东西没问题,我也该回去了。

    nbsp34;超哥准备离开。

    nbsp常规拦住他说:34;超哥,如果不忙的话,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nbsp咱们好久没聚了,一起喝一杯如何?34;

    nbsp超哥略作思考后回答:34;改天吧,今天还有事。

    nbsp下次我请你。

    nbsp34;常规点头:34;那好,我送您出去。

    nbsp34;

    nbsp目送超哥远去,常规紧握手里的文件袋低声说道:34;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时机成熟!34;

    nbsp随后,常规回到座位,再次翻开文件袋,确认其中电懋的全部股份文件无误。

    nbsp1953年,国泰机构进入香港,设立国际影片发行公司,简称“国际”,由英籍犹太人欧德尔领导,负责港星两地的影片引进与发行。

    nbsp1955年,陆运涛接手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并于次年将其重组为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即“电懋”。

    nbsp然而,1964年陆运涛意外离世,公司由其妻弟朱国良接管。

    nbsp1965年,朱国良将电懋更名为“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

    nbsp按常规发展轨迹,1971年,该公司终止制片业务,将永华制片厂转交给嘉禾。

    nbsp如今,这家历史悠久的电影发行公司已落入常规名下。

    nbsp尽管它设施完备且根基深厚,但因缺乏优质影片及知名演员,最终被嘉禾收购。

    nbsp然而,常规手中掌握着《唐山大兄》的剧本,并即将迎来李小龙加盟。

    nbsp更重要的是,他脑海中还存有多个高票房潜力的创意。

    nbsp即便暂时缺乏顶级明星资源,只要剧本出色,难道还会愁找不到合适的演绎者?在常规的规划下,电懋未来必将在香港电影界大放光芒。

    nbsp确认完相关协议后,常规打算第二天亲自考察一番。

    nbsp同时,他注意到那份包含十处商铺产权的文件——分别位于港岛四区、九龙三区及新界三区,每处面积均超过一千平方米,其中有几处更是达到两千平方米以上。

    nbsp显然,这正是早前约定的内容,且对方并未主动提及这些细节,似乎是有意为之。

    nbsp或许,那段难忘的深夜剃头经历,对超哥影响深远。

    nbsp他故意这么做,意在取悦常规。

    nbsp然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最终获利的还是他自己。

    nbsp因此,常规并未过多思虑。

    nbsp商业中心已经落成,接下来的事便容易处理。

    nbsp电视机的销售渠道无需重新搭建,只需向商场内的商家交代一声,他们便会积极为常规推销商品,即便是一些陌生品牌,也会被摆放在显眼位置。

    nbsp毕竟,现实面前,权威不容置疑。

    nbsp次日,常规上午前往电懋了解情况,发现这家企业已近乎瘫痪。

    nbsp“朱总,如今电懋状况,应如何改善?”常规低声询问坐在身旁的朱国良。

    nbsp“苏总,若我知道怎么改善,就不会让公司陷入这般境地了。

    nbsp”朱国良苦笑道,“我姐夫在世时,人脉尚可,许多人给面子,虽未亏损,但也仅能收支平衡。

    nbsp我本非此道中人,不过是硬着头皮勉强撑到现在。

    nbsp目前,我们有一家制片厂、一家发行公司和一家收购公司,但我们的明星资源与剧本储备寥寥无几,连自主拍摄都难以实现,更别提购买其他电影版权了,现金流根本不够。

    喜欢。

第236章 商业中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