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檀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茶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公子所言,路边有一处茶棚。

    nbsp虽不大,nbsp但因为临近乡邑,nbsp行人众多,生意甚好。

    nbsp公子兴致勃勃,nbsp执意要去喝茶。且林勋等人要去护卫,nbsp他也不让。

    nbsp“便去喝个茶,nbsp有甚可护卫。”公子道,nbsp“那茶棚不大,nbsp尔等跟在旁边反而招摇,有霓生跟着便可。”

    nbsp林勋见他如此说,也只好远远跟着。

    nbsp公子拿了钱囊,nbsp径自丢下众人,nbsp和我一道往茶棚走去。他以前从未来过这样的地方,进了棚子里,四下里看了看,神色好奇。

    nbsp他虽不曾带侍从,nbsp但衣饰相貌皆是不凡,茶棚主人看到他,nbsp忙迎出来,殷勤地招呼:“这位公子,nbsp想用些甚?小店茶炊饭食皆一应俱全。”

    nbsp我问他:“可有本地香茶?”

    nbsp茶棚主人道:“有,nbsp不知要哪种香茶,nbsp本店有桂香、槐香、芍药香……”

    nbsp我说:“便要桂香。”

    nbsp茶棚主人唯唯应下,nbsp引我和公子落了座,nbsp自去忙碌。

    nbsp乡间的用物皆是简陋,案台不过是粗木所制,漆也不曾上过,面上被蹭得一层油腻的光;而席子也是用了许久,多有残破,垫布上有些来历不明的污渍。

    nbsp我以为公子大概看一眼就会走开,但他盯着,皱了皱眉,少顷,坐了下去。

    nbsp“乡人无甚讲究,公子若觉不喜,还是回去再做。”我说。

    nbsp公子镇定自若:“无妨。”说罢,继续朝四周打量。

    nbsp桓府的人马足有二三十,颇有些鲜衣怒马之气,无论在何处都颇为显眼。此地行人不绝,自众人到河畔歇息之时,便已经引得许多来往的行人或当地农人驻足观望。

    nbsp当然,被看得最多的仍然是公子。

    nbsp他相貌气度皆出众,无论在何处,总能吸引一大片目光。如今亦然。他才在案前坐下不久,驿馆就变得热闹起来。一些来兜售果物特产的乡人女子,笑嘻嘻地站在不远处,也不做生意,只扎堆聊着天,将目光频频瞅向公子。

    nbsp我看着公子,只见他一脸淡然,只拿起案上刚刚呈上的茶,往上面轻轻吹气。

    nbsp“所谓桂香,便是加了桂花?”他问我。

    nbsp我说:“正是。”

    nbsp公子低头,轻轻抿了一口。

    nbsp我感觉周围的嘈杂声忽然安静了些,瞅去,只见无论男女,都看着公子,各种目光都落在他的神色。

    nbsp心底叹口气。乡野之地的人尚且如此,谁说喜好美男子不过是京中士人的癖好。

    nbsp看着公子放下杯子,我问:“如何?”

    nbsp“甚好。”公子道。

    nbsp我心中大慰。

    nbsp这时,茶棚主人又呈上两盘豆糕。公子提箸夹起一块,尝了尝,问我:“这也是当地特产?”

    nbsp我也吃一口,停顿片刻,正要说话,忽而闻得邻座道:“你听说不曾,荆州那边的蝗灾,又加剧了些。”

    nbsp我一怔,看去,只见是两个人在闲聊,听口音,当是本地人。

    nbsp“哦?有这等事?”另一人道。

    nbsp“你不知么?原本只是在荆州,如今连豫西也有了。”

    nbsp“我等怎未听闻?昨日我家妇人还说,她去汝南探望舅母,路上的流民少了。”

    nbsp“这当是明光道之力。听说那道门中筹措了许多粮草,入门者都有粥吃,还有房住。”

    nbsp“啧啧,这么好……”

    nbsp我听着,未几,看向公子。

    nbsp只见他正吃着豆糕,不紧不慢,不知是专心品尝还是想这事。

    nbsp正在此时,忽然,门口一阵吵嚷。

    nbsp“走开走开!”只见是一处案席上的旅人正驱赶三个来乞讨的小童,不耐烦地挥着手,“我等无钱无食,快走开!”

    nbsp那三个孩子衣衫褴褛,身形瘦弱,脸上也脏兮兮的,嘴里说着“公台大恩大德”,又去了别处。

    nbsp别处的人也是一样驱赶,只听邻座道:“想来都是那些荆州流民的孩子,也是可怜。”

    nbsp“可怜不得,你若是给了,不久就要来一群……”话才说着,却见那三个小童朝这边走了来,连忙噤声。

    nbsp公子看上去比周围人都有钱,三个小童目光一亮,即刻走了过来。

    nbsp茶棚主人忙拿着笤帚走出来,凶神恶煞喝道:“都出去!谁教你们进来!出去出去!”

    nbsp小童们吃了一惊,忙后退开去。

    nbsp“主人家,无妨,不必驱赶。”公子忽而道。

    nbsp我讶然。

    nbsp茶棚主人忙道:“这位公子,他们都是些乞儿,小人怕他们烦扰了公子吃茶……”

    nbsp“不过行乞,何来烦扰。”公子说罢,让那些小童上前。

    nbsp小童们看着他,犹豫不已。

    nbsp公子将面前的豆糕推了推,他们眼睛一亮,即刻过来,拿起豆糕就吃。

    nbsp我看着公子,不知他意欲何为。

    nbsp只见他看着小童,神色平和。看他们吃完,又吩咐店主人再加三盘。

    nbsp店主人露出诧异之色,三个小童也看着他,目光狐疑不定。

    nbsp“公子是善人,小人这就去取来。”店主人满面堆笑,往后厨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公子回头,向小童们问道:“你三人姓什么?家住何处?父母何在?”

    nbsp小童们面面相觑,一个年纪大些的壮起胆来,用浓重的荆州口音道:“我等都姓于,我叫于宝,二弟于侨,三弟于植,南郡人,父母都*屏蔽的关键字*。”

    nbsp公子问:“怎来了豫州?”

    nbsp“祖父母带来的。”他说。

    nbsp“祖父母何在?”

    nbsp“上月也*屏蔽的关键字*。”

    nbsp公子眉间一动。

    nbsp少顷,他问:“你们平日便乞讨为生?”

    nbsp于宝点头。

    nbsp公子神色沉下。

    nbsp他将钱囊拿出来,交给他:“拿去吧。”

    nbsp于宝目光闪了闪,与旁边的两人对视片刻,将钱囊接过。接着,三人齐刷刷向公子跪下,嘴里一边说着“恩公福如东海波寿如南山石”一边要行三叩九拜大礼。

    nbsp公子伸手虚扶,道,“不必多礼,去吧。”

    nbsp小童们起身,又鞠躬再谢,向外面跑去。走到门前时,于宝忽而回头来看了看。

    nbsp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外面,公子皱着眉,长叹一声:“民生多艰。”

    nbsp“公子还是想想自己。”我也叹一声,指指他的腰上,“公子的玉佩不见了。”

    nbsp公子看一看腰间,愣住。

    nbsp林勋就在外面,要拿住人并不难。

    nbsp我跑出门口,朝他喊了一声,林勋和两个侍卫即刻将那三个小童拦住了。

    nbsp他们虽看着瘦弱,却颇有些江湖本事,躲人时像泥鳅一般灵巧。不过到底是孩童,且桓府的侍卫也不是好对付的,未过多时,就被抓了起来。

    nbsp公子走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瞪着眼,气喘吁吁。

    nbsp钱囊和玉佩已经被搜了出来,林勋拿在手里,向公子问道:“公子,如何处置?”

    nbsp公子看着那几个孩童,面无表情。

    nbsp“为何偷窃?”他问。

    nbsp于宝涨红了脸,不说话,将头扭向一边。

    nbsp我问:“你三人,背后主使是谁?”

    nbsp听得这话,三人的眼神动了动。

    nbsp于宝狐疑地瞥我一眼:“甚主使,我家中就三兄弟,主使就是我。”

    nbsp我颔首,道:“如此,便休怪我等不客气。”

    nbsp三人一声不吭,于宝绷着脸,另外两个年纪小的则紧紧闭起眼睛。

    nbsp大概以为我要动粗,公子皱眉,低声道:“霓生,不必……”

    nbsp我对他摇了摇头,对林勋道:“老林,启程之后,可将他们放了。”

    nbsp老林亦诧异,问:“为何?”

    nbsp“他们不过是小童,拿了也无用。”我说,“走之前,莫忘了将那茶棚主人捉起来送官,再将茶棚烧了。”

    nbsp此言出来,三人面色大变。

    nbsp“你……你这毒竖!”于宝骂道,“你不得好死!”

    nbsp我看着他,一笑:“如此说来,我未曾猜错,那茶棚主人才是主使。”

    nbsp于宝愣住,瞪着我,说不出话。

    nbsp如我所料,那茶棚主人与这三个兄弟是一伙。

    nbsp被林勋拿来之后,茶棚主人声泪俱下,说他们也是无法。他叫杜之洋,是三兄弟的舅父,家人相继死去之后,只剩下他们舅甥三人相依为命。杜之洋原本在荆州时,也做过茶棚买卖,手艺甚好,如今到了豫州,他见日日乞食也不是办法,便想着重拾旧行当。但他身无分文,只得去借贷。无奈他们是流民,钱甚是难借,好不容易借到,利钱也奇高。杜之洋起早摸黑,茶棚生意也不错,但还是捉襟见肘,难以还清。眼看着要走投无路,舅甥四人便只好想出了这行乞偷窃之策。

    nbsp杜之洋也不算糊涂,知道要在本地立足,乡人定然不能惹,所以兄弟三人一向只盯着过路的外乡人行窃。不过公子虽然也符合这规矩,但他一看就不是凡人,杜之洋唯恐惹麻烦,其实并不想下手。他用笤帚驱赶兄弟三人,就是在打暗号

第64章 茶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