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檀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半食(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怎话说一半又不说。”冯旦急道。

    nbsp“都是些玄里玄乎的卦辞,说了你也不懂。”我拍拍他,nbsp道,nbsp“不过我有太上道君护体,nbsp你是知晓的。且昨夜太上道君也托梦说了,nbsp只要我凭天机所示行事,自可化险为夷。”

    nbsp冯旦面色释然,忙道:“自是如此。姊姊你连那日食都可知晓,还有何事不晓。府中昨日都传开了,nbsp说你是神仙再世。”

    nbsp我笑笑,nbsp却叹口气。

    nbsp“虽然如此,nbsp可太上道君护的是我,旁人可就不一定了。”我说,nbsp“你与我相熟,nbsp我便不瞒你。我这命数通了天机,乃如顺风满帆之舟,nbsp可乘风破浪,亦可抛人性命。”

    nbsp冯旦愕然:“怎讲?”

    nbsp我说:“以此为喻,nbsp我便是那舟。舟上带挈之人,若有一丝异心,nbsp不但富贵全无,nbsp还会遭天机反噬,nbsp落得身首两处。”

    nbsp冯旦愣了愣,目光有一丝摇摆。

    nbsp“反之呢?”他问。

    nbsp“反之,”我说,nbsp“则可尽然得那顺风顺水之利,逢凶化吉,富贵发达,拜相封侯,荫子封妻。”

    nbsp冯旦目光一亮,即刻笑道:“原来如此!小弟日后便做姊姊那舟上之人,将来吃粥吃肉,全赖姊姊提携!”

    nbsp我亦笑,道:“客气了,好说好说。”

    nbsp还未到下雪之时,但天气已经变得寒冷。

    nbsp秋冬干燥,从上谷郡到雒阳的道路并无泥泞难行之处,一行人走得甚为顺畅。

    nbsp不过谢浚随行虽是我的主意,但目的不过是为了办事方便,对于他,我先前的看法并未消弭。路上,就算是对坐用膳,我也不大搭理他,就算闲坐无事,我也只跟冯旦或者别的随从聊天。

    nbsp谢浚显然对此甚是了然,虽见了我仍神色平和,但并无多余废话。

    nbsp我虽然不再隐姓埋名,但此去雒阳,我不打算引人注目,忽而仍须得乔装改扮。将要到雒阳的时候,我穿起男装贴起胡子,并告诉谢浚,在人前称我阿生便是。

    nbsp冯旦看着我,啧啧称奇。

    nbsp谢浚亦满是惊诧之色。

    nbsp“这三年来,你就是这般躲过了追查?”他问。

    nbsp我不以为然:“天下这般大,有心藏匿,换个名姓便是了,何须这般大动静。”

    nbsp谢浚淡笑,没有追问,却道:“霓生,你让我来雒阳,究竟是为何?”

    nbsp我看看他,道:“秦王不曾与你说?自是让你来斡旋王府之事。”

    nbsp“雒阳王府中的府吏皆干练,只要殿下一纸任命,他们皆可听命于你。”谢浚道,“为低调之计,你全然可孤身前来。可你仍执意要我跟随,为何?”

    nbsp我愣了愣。

    nbsp这谢浚看着是个唯命是从的人,原想秦王看中他乃是在于老实,不想也有这等透彻心思。

    nbsp不过这事我迟早要跟他谈,他既然说起,倒可先说明白。

    nbsp“长史所言不假。”我笑了笑,道,“确有一件事,非长史不可。”

    nbsp“哦?”谢浚问,“何事?”

    nbsp我说:“乃请长史劝说一人。”

    nbsp“何人。”

    nbsp“皇太孙的母亲,前太子妃谢氏。”我看着谢浚惊讶的脸,道,“长史与她是亲戚,可名正言顺与她见面并取信于她的,也只有长史。”

    nbsp“谢妃?”谢浚皱起眉,问,“你要我劝她何事?”

    nbsp“请她带着皇太孙,随我等离开雒阳。”

    nbsp“皇太孙如今已被东平王立为皇帝,太子妃也成了皇太后。”谢浚道,“他们如何肯走?”

    nbsp我说:“此事不过是个闹剧,谁人不知今上是东平王傀儡。他与谢太后当年皆经历过生死大难之人,自也知晓此理。二人如今虽顶着至尊之名,可性命皆捏在东平王掌中,缺的不过是能将他二人救出去的人罢了。”

    nbsp谢浚沉吟片刻,看着我:“救他二人出来之后,又如何?”

    nbsp我说:“此事我会做得声势大些,教东平王掩盖不住。今上从宫中消失,定然教天下震动,无论东平王如何处置,也摆脱不得弑君之嫌。只要有人以弑君之罪起兵反东平王,将其斩杀,到时天下便陷入了群龙无首之境,诸侯必乱。而秦王到时挺身而出,亦师出有名。”

    nbsp谢浚道:“为何不是让殿下直接以弑君之罪讨伐东平王,入主雒阳?”

    nbsp我说:“夺位登基并非殿下唯一所愿,就算他入主雒阳,天下诸侯兵马仍在,他得到的仍是一个隐患重重的天下,只怕反受其累。”

    nbsp谢浚似明白了我的意思。

    nbsp“你想教这些诸侯自相残杀,自行消耗?”

    nbsp我说:“殿下虽有十余万兵马,但要对抗所有诸侯乃远远不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省事获利最大的办法,便是做那渔翁。”

    nbsp谢浚不置可否,少顷,道:“东平王乃众宗室之首,弑君之罪不曾落定,只怕未必有人敢起头反他。”

    nbsp“东平王当权之后,眼红他的人多得是。”我说,“赵王便是其一。”

    nbsp谢浚眉间一动:“赵王?”

   &nb

第214章 半食(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