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臣娇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然,nbsp阿才或者说佘曦最后也没回到慈幼院。毕竟,nbsp慈幼院里的孩子都是无父无母、无家可归的,nbsp而阿才找到了家人,nbsp又换回了原来的名字,nbsp自然不好再回慈幼院。即便佘黎肯,nbsp慈幼院的爷爷奶奶也是不准的。倒不是说缺他这么一口粮食,nbsp而是希望他能习惯有家人的生活。

    nbsp佘黎十分固执,但对于这个好不容易找回的阿弟,却是硬不起心肠,nbsp就连平日里的相处都是小心翼翼的。对于佘曦固执的想要回慈幼院,佘黎纠结了大半夜,最终还是找到覃府去了。

    nbsp他自己心里还挺清楚的,nbsp在佘曦心里,nbsp他这个做阿兄的,非但没有在照顾好阿弟,nbsp导致阿弟流落在外,nbsp而且在之后的日子里也没有及时将阿弟找回来。甚至,nbsp或许,nbsp在阿弟心中,nbsp期待的家人,nbsp根本不是像他这样的土匪山贼。

    nbsp佘黎求见的时候,覃九寒正在同杜涓商量凿井一事。盂县此前曾有过有夏旱,一连数月少雨,nbsp导致田地里的庄稼枯死,nbsp百姓的生计无以为继。前几日,田间有老农来县衙,颤颤巍巍的,瞧着很是怕官老爷,却仍旧将自己的担忧给说了。今岁过年时候落了不少雪,但三月份以来,满打满算也只落了三四场小雨,还都是没沾湿地就止住了。老农农事经验丰富,怕有大旱,又听闻新县令有爱民的名声,自己夜里一琢磨,便颤颤巍巍来县衙了。

    nbsp杜涓虽是读书人,但不是那种不理俗事的类型,性子是清高了些,但做事很是务实。此时,说起凿井灌溉的事情,也头头是道。

    nbsp“下官看了旧年的县志,那些大旱的年份,却是同今年的天气有些相似。都是年关前后多雪水,但立春一过就雨水少了大半。那位老爹爹的担心,下官认为不无道理。再者,大人您说的凿井一事,下官觉得值得商讨。今年的税银和税粮已经交上来了,没有匪患作乱,再加上县衙开支大大减少,腾出一笔余钱来凿井,并不是很难。端看大人您如何抉择了。就怕,这水井凿了,结果大旱天气没来,反倒落了个劳民伤财的恶名。”

    nbsp对于杜涓的担忧,覃九寒并不放在心上,凿井之事,开销不大,但福泽后世。他起身写了折子,将事情安排给杜涓,想了片刻,又将钱县丞点给杜涓做下手。

    nbsp钱县丞近来老实了很多,覃九寒也不是那种轻易能被蒙骗的人,但用人一事上,素来讲究制衡二字,将杜涓抬得太高了,怕养得他心大了。反正钱杜二人共事多年的,别的不说,但对于彼此的了解是旁人无法比拟的,将这二人放在一起,也不怕出了什么差错。

    nbsp他刚将事情安排下去,那边杨辉见屋内正事商量好了,便进来道,“大人,佘壮士在正厅,说是有事求见,您看,见还是不见?”

    nbsp覃九寒见手头无事,便一路到了正厅。佘黎为人爽快,也不做忸怩之态,上来便道,“大人,我想将舍弟送到贵府。跟着孙捕头学些本事。”

    nbsp覃九寒不置可否,淡问,“哪个?”

    nbsp佘黎也爽快道,“阿曦和童牙。我是个匪,没什么正经本事,也教不了孩子什么好东西,也省得祸害孩子。”

    nbsp覃九寒见他豁达,也高看了他一眼,但这并不能促使他将来历不明的人放在县衙。他单手托腮,询问道,“你可知道,这里是县衙。我想,当初剿匪时的两个要求,到现在,已经是两清了吧。”

    nbsp按理说,似佘黎这种身份,寻到阿弟后,能随意进出县衙都算是格外开恩了。还是杨辉见佘黎曾经来府上住过,才进来禀告一声,换做别的人,县令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也不是随意能求见的。

    nbsp被这般质问,佘黎并不觉难堪,坦然点点头,“是,大人的恩情,佘黎不敢忘。能够寻回阿弟,多亏了大人和孙捕头。”

    nbsp覃九寒懒得听他说这些,随意摆了摆手,道,“没什么恩情不恩情的,你当初在剿匪一事中有功,我不过是按照原先的约定罢了。只是——”覃九寒抬眸看向佘黎,淡淡道,“这一回,你打算拿什么来换?”

    nbsp他又不是做善事的菩萨,旁人的事情,同他有什么关系。

    nbsp“大人爽快,那我也不说什么废话了。佘黎知道,大人爱妻如命。大人也知道,护卫虽好,但却比不得婢女,能够不声不响伴在夫人身旁,即便是遇上

第119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