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勋二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下江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闱之后便是殿试了,流程也便大同小异了,张忠便没再关注此事了,毕竟结果他已经知道了,而状元,榜眼,探花,他都认识,并且三人都已经是格物书院的学生了。

    nbsp这几日张忠在格物院与阮安正在忙着如何将“饾版拱花“这种套印技艺实现出来。

    nbsp此事的起因便是如今依然有落第士子滞留京师,虽然这些人没有考中,但是毕竟是举人,各方面还是不错的,所以张忠想多吸纳一些人才进入格物书院。

    nbsp张忠便动了印刷招生简章的心思。

    nbsp话说时下的木活字是用梨木、枣木或者杨柳木雕成的,因为取材比较方便,成本不高,制造起来又比较简单迅速,所以乃是最常用的活字印刷了。

    nbsp至于金属活字中的铜活字还需等到明朝弘治初年江苏的无锡、常州、苏州一带,有不少富豪巨商制造铜活字印书,其中最有名的是无锡华家和安家。

    nbsp但是张忠不想印些纯文字的简章,他想简章图文并茂,更有逼格一些。

    nbsp在张忠的设计中简章只需开篇点明书院宗旨“格物致知,实事求是”便可以了,之后便请画师将书院的优美环境与主要设施展现出来,并配上说明文字。

    nbsp而这是木活字印刷难以做到的。

    nbsp于是张忠便想到了明朝末年书画篆刻家胡正言发明的饾版拱花。

    nbsp饾版印刷根据印色需要,每色刻一小版,印时依序逐次套印,状如拼凑饾饤,故名“饾版”。

    nbsp“饾版”是很细致复杂的工作,先勾描全画,然后依画的本身,分成几部,称为“摘套”。

    nbsp把一朵花或一片叶,要分出颜色的深浅,阴阳向背,看起来好似北宋人没骨画法。

    nbsp后世的木版水印便是源自于此种套印技艺。

    nbsp但是由于这项技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所以在后世纯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

    nbsp“效果如何,能将我们书院的优美环境表现出来吗?”张忠看着眼前已经停下工作的阮安问道。

    nbsp阮安闻言直接将印好的简章递给张忠,张忠连忙接过,发现简章中绿叶红花、书院建筑,还有树下读书的学生都展现的琳琳精致。

    nbsp虽然是无法与后世彩印相提并论的,但是对于眼下的人来说这个视觉冲击已经十分强烈了。

    nbsp“好”

    nbsp张忠满意的颔首道。

    nbsp“印刷作坊你办好了吗?”张忠将简章放下,随即问侍立在一旁的陈管家道。

    nbsp“国公府以前没有涉猎书籍印刷,伯爷又催促得急,短时间难以建立新的作坊,我便将东城的一家印刷作坊买了下来,那里人员设备都齐全,可以立刻开始动工。”陈管家恭敬道。

    nbsp“这样也好,你将这个简章拿给作坊的印刷师傅,让他们按照阮安的制作流程尽快将招生简章印刷出来。”张忠吩咐道。

    nbsp“是”

    nbsp陈管家连忙应道。

    nbsp张忠见此事解决了,便没有多待,他还得入宫一趟。

    nbsp.......

    nbsp乾清宫东暖阁:

    nbsp“朕今日召你入宫是有个新差遣让你去做。”朱瞻基端起茶盏轻轻啜了口茶不紧不慢道。

   &nbs

第122章 下江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