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勋二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天作之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半月前张忠与周忱等人议定了《请治太湖疏》后,周忱与况钟便将精力放在了赈灾事宜上。

    nbsp而张忠则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西山岛。

    nbsp如今短短半月,西山岛已经大变样。

    nbsp“到了......”

    nbsp随着操船纲手的一声吆喝,沙船稳稳停在了大圣湾的码头。

    nbsp张忠率先下了船,紧紧跟随他的是西山沈氏的沈恺与徽州商人江风。

    nbsp“永春伯,你说今日要让我们见识一下新鲜事物,我们来的路上可是期待已久了。”江风笑着说道。

    nbsp“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张忠回头对江风说道。

    nbsp“不过没想到,会在苏州城遇见你。”张忠对江风道。

    nbsp“也不奇怪,我家主营的便是纺织业,以前经营的是纱罗绸绢,如今开始发力棉纺业,与伯爷在天津合办的张氏棉衣坊便是我打通北方商道的一个尝试。”江风边走便回答道:

    nbsp“而苏州府是纺织业的中心,家纺户织,远近流通,不过这里的人多以丝织为业,有很多熟练的纺织工人,但经营棉纺业的不多,远远比不上松江府。”

    nbsp“凭借着伯爷提供的新纺车,与苏州的熟练工人,我想在此办工坊,将苏州城变成与松江府一样的棉纺中心。”

    nbsp“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张忠闻言笑道“不过松江府号称衣被天下,你要做到你说的,可不容易。”

    nbsp“我有信心,也有耐心。”江风徐徐说道。

    nbsp“江兄还与伯爷合伙做过生意?”一旁的沈恺插话道。

    nbsp沈恺一直以为像张忠这样出身不凡,又少年得志的人,是不喜经商那套的。

    nbsp毕竟士农工商,人分四等,历朝都是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一向不高,凡是有身份的人大多瞧不起商人。

    nbsp“伯爷开明,与其他权贵子弟不同。”江风与沈恺多有生意往来,自然清楚沈恺的话外之意。

    nbsp沈恺闻言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微微点头。

    nbsp三人经过码头便见码头上延伸出三道栈桥,两道运货,一道供日常使用。

    nbsp此时栈桥上,停着一辆辆装满水泥的板车,工人们将水泥一袋袋卸下,扛在肩上,排队装船。

    nbsp这些工人便是此次水灾的受害者。

    nbsp太湖水灾过后,苏州府多了不少的流民,虽然官府有赈济,但短时间内失去家园的百姓需要找到养家糊口的活。

    nbsp而张忠的西山岛此时需要大量人力。

    nbsp不然凭借着张忠带来的五百人,就半个月,哪能让西山岛大变样。

    nbsp“伯爷这些人装运的是什么东西?”江风瞧着从他身边走过的工人不由好奇问道。

    nbsp“这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一会你们见到实物,便知道了。”张忠笑道。

    nbsp江风闻言暂时按下心中的疑虑,继续跟着张忠向前走去。

    nbsp三人过了码头便来到一处宽大的空地,这里以前便是渔村,不过在西山岛属于张忠后,便被张忠带来的五百勇士营的士兵推倒拆毁了。

    nbsp然后在上面建了如今的水泥厂。

    nbsp只见水泥场周围,已经竖起了将近一丈高的围墙,外围还挖了壕沟。

    nbsp张忠见阮安正在水泥厂前等着自己,不由加快了步伐。

    nbsp“阮公公辛苦你了,这半月以来若不是你一直留在岛上督促士兵与工人,这水泥厂也不会这样快的建好。”张忠来到阮安面前诚恳说道。

    nbsp“我的兴趣便是研究这世间千奇百怪的事物,跟着永春伯,我倒是涨了不少见识,我甘之如饴,不觉得辛苦。”阮安说道。

&nbs

第152章 “天作之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