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勋二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郑和航海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忠与郑和出了东暖阁后便相互作别,因为郑和曾做过内官监太监,对于宫中十分熟悉,多年没有归京,他也要去见一见以前的宫中旧人。

    nbsp张忠出东华门不远,便来到紧挨着皇城的棋盘街。

    nbsp棋盘街乃是京城里第一等繁华之地,四围列肆、百货云集。

    nbsp有一首诗单道棋盘街的繁华:“棋盘街阔静无尘,百货初收百戏陈。向夜月明真似海,参差宫殿涌金银。”

    nbsp“卖春帖了,名家手笔,寓意吉祥!”

    nbsp不远处一家店铺伙计正卖力吆喝道。

    nbsp张忠好奇的看了过去,瞥了一眼,心中暗道“这不就是春联嘛!”

    nbsp其实明朝的春帖除了自己手书或请人手书之外,有些商家已经开始印制出卖。

    nbsp“如今都腊月底,的确是要过年了。”张忠这才恍然。

    nbsp想到此处,张忠不由加快了脚步向英国公府走去。

    nbsp刚进入英国公府所在的春华胡同,张忠便听“砰”的一声,不由停住了脚步。

    nbsp便见胡同交错的地方,几个总角孩童正在点燃炮竹,而这声音便来自于此。

    nbsp张忠看了会,不由会心一笑,只见孩童点燃引线后,炮竹还在地上旋转了几圈,这才炸响。

    nbsp其实明朝此时的烟花种类繁多,诸如:

    nbsp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装的叫“花盆”;只发出声响的叫“响炮”。

    nbsp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飞上天空后发出响声的叫“三级浪”;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

    nbsp张忠见此情景不由想起自己前世小时候也是十分喜欢玩炮竹的。

    nbsp他记得玩的入门鞭炮便是摔炮,玩法简单,只要摔就行。

    nbsp当年用脚踩,放凳子下坐,扔街上吓路人这样的坏事没少做....

    nbsp后来诸如三到五响的划炮;造型像火箭,点燃时有很尖锐的声音,咻的一声窜的老远,东奔西窜完全找不到踪迹的窜天猴......都是他比较喜欢的。

    nbsp张忠从回忆里清醒过来,迈着轻快的步子进入了英国公府。

    nbsp......

    nbsp英国公府绛云院:

    nbsp“伯爷,今日正月初一,是要拜神祭祖的,你赶快起床吧!”蓉儿看着赖床的张忠不由苦笑催促道。

    nbsp“昨日守岁太晚了,我再睡会。”张忠嘟囔道。

    nbsp“伯爷,国公爷那边已经催过了,你实在困的话,还是祭祖后再回来休息吧!”蓉儿见状不由急了几分。

    nbsp“哎!”

    nbsp张忠见蓉儿急的额头上冒汗,不由叹气坐了起来。

    nbsp很快张忠便在蓉儿的服侍下洗漱完毕。

    nbsp“你头上戴的是什么”张忠看蓉儿头上用金箔纸折成的蝴蝶形状的饰物,不由好奇问道。

    nbsp“这是闹嚷嚷,大的闹嚷嚷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如铜钱大小,过年时戴在头上,表达喜庆。”蓉儿抬手摸了摸头上的闹嚷嚷对张忠笑道“伯爷,我戴着好看吗?”

    nbsp蓉儿的皮肤本就白皙,如今过年,正穿了件浅红色的褙子,再加上头上的闹嚷嚷是由金箔纸折成的,走动间,不时会有金光一闪而逝。

    nbsp三者交相辉映,更是让蓉儿仪态万方。

    nbsp“不错,很适合你!”

    nbsp张忠毫不遮掩眼中的欣赏,笑着赞道。

    nbsp蓉儿闻言,两颊布满红晕。

    nbsp张忠不再耽搁,出了绛云院径直向祠堂走去。

    nbsp中国人信奉祖先崇拜,所以祭祖仪式十分的隆重而严格。

    nbsp诸如:把草纸剪成纸钱,配以不同的供品,供奉于祖先牌位前。祖先牌位的供品为三牲熟食,纸钱则在三天后焚毁。

    nbsp一套仪式下来,张忠早已累的够呛,在祭祖结束后便匆匆回绛云院补觉去了。

    nbsp......

    nbsp说起来,明朝官员的福利待遇之差,可谓历朝历代之最了。

    nbsp不提俸禄,只说休假。

    nbsp最初在工作狂朱元璋手下,官员们一年只有三天法定假日——元旦、冬至和他老人家的生日。

    nbsp后来朱棣看不过去,下令将冬至假期延长到三天,上元节再放假十天。

    nbsp到了如今朱瞻基时又把元旦假期延长到五天。

    nbsp如此一来,三天冬至,五天元旦,十天上元,再加上当朝皇帝的寿辰(万寿节),这十九天便是大明官员的全部法定假日。

    nbsp正因为

第166章 郑和航海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