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的光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贰师将军’与‘大司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这位倾城倾国李夫人的哥哥们,此时正在周亚夫操练的军中任职,他们被周亚夫接管已经很久了,作为曾经的一军统率,磨练他们似乎不在话下,让他担任小文官小军侯,也没人会有异议。

    nbsp李延年更喜欢舞文弄墨,作赋谱曲,周亚夫便把军侯位置给了更加适合的李广利,把记录粮草钱财花销的小令位置给了李延年。

    nbsp别人都认为从小兵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更能知道怎么了解兵将,并且合理布排、统军打仗。

    nbsp但周亚夫和一般将领不一样,他不喜欢搞那些形式主义,和刘彻很像的是,他会直接把有能力的人提到高位,他觉得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各司其职,凝结合一个集体。

    nbsp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nbsp人的品性天赋在这个年纪已经固定了,再怎么锤锻也只是习惯的过程,而军队里更不同于文官集体,将军照样可以与小兵同甘共苦,花时间锤锻不如让材尽其用,而不是虚耗那些时间。

    nbsp少年英雄为什么少?

    nbsp因为他们大多数有天资的人,被所谓规矩,给硬生生把时间花在了虚磨之上,才消沉了锐气,变得太过老成,再没有什么太大闪光点了!

    nbsp霍去病凭什么少年得志?

    nbsp就凭卫青与刘彻给足了他空间,

    nbsp而周亚夫给卫青舞台,

    nbsp同样是这个道理,

    nbsp卫青一样可以成为少年英雄!

    nbsp兵书谋略只有在实践中才会发挥它的光彩,一味闷在古籍兵法中,年纪再大再稳重,也只是迂腐、原地踏步!经验不经过实践能养成么?古代有能力的将才,他们缺的只不过是门槛而已!

    nbsp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是儒家理学摧毁人的鲜明特点,这是一种思想的倒退!熟不知更早的人们,便知道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nbsp而刘彻赞成以儒为首,不罢百家,使其相互争鸣便是这个道理!

    nbsp同在军营,又同被周亚夫任为军侯培养,李广利与卫青便这样相互认识了。(作者菌特意把李夫人和李广利提到与卫青他们一个时间段,纯属架构,望莫认真计较)

    nbsp两个人脾气很对头,李广利人虽然比较大条、粗旷,但他很欣赏卫青这样君子之风的人,一来二去,就成为了好伙伴,每日找周亚夫学习兵法,加以交流。

    nbsp刘彻回宫的一个月后……

    nbsp两人因探讨孙子兵法,而做了一个沙盘。

    nbsp“应该从侧翼包抄吧!”

    nbsp卫青摇了摇头道:“不对,他们肯定知道保护,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可能被我们轻易包困住?”

    nbsp“那万一他们疏忽了呢?”

    nbsp“那有那么多万一?统兵之道,重在以最小的伤亡夺得胜利,不能冒险!”

    nbsp“这倒也是,不能用兄弟们的命赌那个万一。”

    喜欢。

第一百七十二章 ‘贰师将军’与‘大司马’[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