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与古筝玉瑶始终保持着亦师亦友的深厚之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玉弦声里是长情
nbsp凌霄宝殿的晨露还凝在玉阶上时,张兴东已对着星象图看了半个时辰。案头的鎏金烛台爆出个灯花,他指尖无意识地敲着玉案,忽然想起昨日路过瑶池,听见水榭里传出断断续续的筝音,错漏处像初春解冻的冰棱,带着股莽撞的鲜活。
nbsp“太白,”他头也不抬,金冠上的明珠在晨光里流转,“去看看玉瑶今日练到哪段了。”
nbsp老仙长刚踏云而去,殿外就传来银铃般的轻响。张兴东抬头,见玉瑶抱着古筝站在丹陛之下,白衣沾着些微的草屑,显然是从桃林那边跑过来的。她怀里的古筝弦轴上还缠着根桃花枝,花瓣随着呼吸轻轻颤动。
nbsp“陛下,”她把古筝放在地上,像献宝似的举起张乐谱,“晓姐姐说这段《平沙落雁》我弹得有进步,您听听?”
nbsp张兴东放下朱笔,忽然想起三百年前,这柄玉如意刚到他手里时,也是这般迫不及待地要显露出温润的光泽。他示意仙娥搬来矮案,看着玉瑶跪坐调弦,指尖在弦上试音的模样,忽然觉得凌霄殿的庄严里,多了些柔软的烟火气。
nbsp筝音漫出来时,殿外的仙鹤忽然振翅落在栏杆上。玉瑶的指法还有些生涩,转调处总带着点犹豫,像怕踩碎花瓣的小鹿。张兴东却听得认真,见她卡在某个泛音上,便从案上取过支玉簪:“泛音要轻,像这样——”
nbsp他站在她身后,握住她的手腕往弦上轻点。玉簪刚触到琴弦,满殿忽然飘起细碎的金光,那是暖玉与玉灵相触时才有的景象。玉瑶的耳朵红了,却没躲闪,只专注地感受着腕间传来的力道,像当年化作玉如意时,默默记下他每次握柄的轻重。
nbsp“记住这感觉,”张兴东松开手,指尖还残留着她衣袖上的桂花香,“弹筝和做帝王一样,要知轻重,懂收放。”
nbsp玉瑶点头,重新弹奏时,那段卡住的泛音忽然变得清越起来,惊得殿外的梧桐叶都簌簌落下。她望着张兴东笑起来,眼里的光比案上的夜明珠还亮:“陛下教的比晓姐姐的竹尺管用。”
nbsp“那是自然,”张兴东挑眉,忽然从袖袋里摸出个锦囊,“昨日巡查南天门,见凡间商队在卖这个。”里面是副牛角指甲套,边缘刻着细密的云纹,正是他照着当年玉如意的纹路画的图样。
nbsp玉瑶接过时,指尖触到锦囊里的温热,忽然想起昨夜王晓晓说的话:“陛下待你,早不是器物与主人的情分了。”那时她还不懂,此刻握着这副用心的指甲套,倒觉得心里某个角落被温水浸得发涨。
nbsp***瑶池的荷花开得正好时,玉瑶迷上了《广陵散》的刚烈。她总在暮色四合时抱着古筝去桃林,弹到激昂处,指尖的指甲套都崩飞了,却还是对着满地落英跺脚:“为什么总差口气?”
nbsp“因为你心里没有那股决绝。”张兴东不知何时站在桃树下,手里还提着个食盒。他打开盒子,里面是王晓晓新做的桂花糕,热气裹着甜香漫出来,“尝尝?晓姑娘说你练琴太狠,连饭都忘了吃。”
nbsp玉瑶捏起块糕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晓姐姐弹这段时,弦音能震落桃叶。我也想弹出那样的气势。”
nbsp张兴东在她身边坐下,拾起片掉落的指甲套:“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你化作玉如意替朕挡金箍棒时,那股劲儿比《广陵散》烈多了。”他忽然指着天边的火烧云,“你看那云,看着绚烂,其实骨子里藏着风的刚劲。”
nbsp玉瑶望着天边翻涌的云霞,忽然想起三百年前的碎片:金殿上炸开的金光,他紧蹙的眉头,还有自己挡在他身前时,那股“玉石俱焚也甘愿”的决绝。指尖落在弦上的刹那,筝音忽然生出股凛冽,桃林里的风都跟着呼啸起来,吹得花瓣漫天飞舞。
nbsp“就是这样!”张兴东抚掌笑道,眼里的赞许藏不住,“不过刚易折,你看这琴弦——”他指着根微微颤动的弦,“太过用力反而会断。做帝王要懂制衡,弹筝也一样。”
nbsp玉瑶低头看着那根弦,忽然明白过来。她重新弹奏时,刚柔相济的调子漫过荷塘,引得游鱼聚成漩涡,连天边的火烧云都停住了脚步。张兴东坐在桃树下,看着她白衣翻飞的模样,忽然觉得这三界的繁华,都不及此刻弦音里的通透。
nbsp夜深人静时,玉瑶总爱往凌霄殿跑。张兴东批阅奏章,她便坐在旁边弹些舒缓的调子,像《春江花月夜》或是《渔舟唱晚》。有时他对着星象图发愁,她就停下琴,听他说些三界的琐事:西海龙宫又在闹分家,凡间的瘟疫需要降下甘霖,甚至哪个仙官又在蟠桃宴上多喝了几杯。
nbsp“做帝王真难。”玉瑶托着腮,看着他在奏疏上盖章,忽然觉得那方玉玺比
第470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与古筝玉瑶始终保持着亦师亦友的深厚之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