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对天庭和人间的管理最终得到了世人的认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罚他断手。张兴东却在镜中见那小偷偷钱时泪流满面,事后还在富户门前磕了三个响头。
nbsp“他虽犯了偷盗之罪,却有孝亲之心。”张兴东沉吟道,“罚他帮富户干活三年抵债,既让他知过,又全了他的孝心。”
nbsp这般处置,渐渐让人间明白:天庭的奖惩,不在形式,而在人心。百姓们不再盲目求神拜佛,而是学着约束自己的行为,多行善事。
nbsp三、仙凡隔与共此情
nbsp最让天庭头疼的,始终是仙凡之恋。三百年前,天规规定,仙凡私通者,仙要剔除仙骨,凡要打入十八层地狱。可张兴东知道,当年他的师父,就是因为与凡间女子相爱,被剥夺了千年道行,郁郁而终。
nbsp那年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哭得肝肠寸断。织女的两个孩子跪在天河岸边,一声声喊着“娘亲”,连河水都为之呜咽。
nbsp“陛下,该断鹊桥了。”千里眼捧着时辰沙漏,低声提醒。按旧规,相会时辰一到,便要拆散他们。
nbsp张兴东望着桥上相拥的身影,又看看岸边哭成泪人的孩子,忽然道:“再加三个时辰。”
nbsp“可是陛下,天规……”
nbsp“天规是死的,情是活的。”张兴东打断他,“若连这点念想都不给,天庭的仁慈何在?”
nbsp消息传到人间,百姓们无不感动。有个书生写下《鹊桥赋》,说“天庭亦有怜民意,不教鸳鸯两处愁”,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nbsp但真正的变革,发生在三年后。东海龙宫的三公主爱上了凡间的一个渔夫,为他放弃仙籍,隐姓埋名住在海边。龙王暴怒,要水淹渔村,逼女儿回来。
nbsp“陛下,这次绝不能姑息!”西王母难得与张兴东意见一致,“若仙凡都可相恋,天庭的威严何在?”
nbsp张兴东却去了海边。他见那三公主正和渔夫一起修补渔网,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脸上却带着从未有过的笑容。渔夫虽然知道了她的身份,却依旧每天为她挑水做饭,晚上还会给她讲凡间的故事。
nbsp“你们不怕天规吗?”张兴东化作老渔翁,坐在他们身边。
nbsp三公主握紧渔夫的手:“我宁愿做个凡人,也不愿回龙宫做个没有心的神仙。”
nbsp渔夫也说:“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哪怕下地狱我也愿意。”
nbsp张兴东回到天庭,在凌霄殿上宣布:“从今往后,仙凡相恋,不再一概而论。若仙为凡舍弃仙籍,凡为仙坚守本心,经土地神见证,可许他们一世姻缘。只是仙不可用仙法干预凡间之事,凡不可借仙名鱼肉乡里,违者严惩不贷。”
nbsp此令一出,天庭震动。但当众神看到那对渔夫妻子恩爱和睦,百姓们都称赞他们是“神仙眷侣”时,反对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后来,甚至有仙官主动上奏,说凡间有对仙凡夫妻,丈夫为救落水的孩童牺牲,妻子守着他的牌位终身未嫁,请求天庭赐她一个“贞烈”的匾额。
nbsp张兴东准了。那块匾额挂在女子家门口,风吹日晒却始终崭新,成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nbsp四、风雨过与万邦宁
nbsp张兴东在位第三百年,人间出了个暴君,沉迷享乐,不顾百姓死活,还下令拆了各地的神庙,说“朕就是天,何须敬神”。
nbsp土地神们上奏,请求天庭降灾惩罚。太白金星也道:“陛下,这暴君如此无礼,若不严惩,天庭的颜面何在?”
nbsp张兴东却在听风镜中,见暴君的宫殿外,有个年轻的书生,正冒着杀头的风险,在墙上写下“民为贵,君为轻”。还有无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抗苛捐杂税,保护被拆的神庙。
nbsp“若天庭降灾,受苦的还是百姓。”他摇头道,“真正能推翻暴君的,不是天雷,而是民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他没有派天兵天将,只是让文曲星托梦给那些有识之士,指点他们如何联合起来;让灶王爷在百姓的饭里多加了些力气,让他们有力气反抗;让风婆婆把暴君的恶行传遍四方,让更多人知道他的残暴。
nbsp三个月后,暴君被起义的百姓推翻,新帝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下旨修缮神庙,减免赋税,还派人到泰山祭天,感谢天庭的庇佑。
nbsp祭天的文书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陛下知民心,故天下归心。”
nbsp那天,张兴东站在南天门,看着人间传来的万民伞,一柄接一柄,在云海中连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每柄伞上的名字,都带着真挚的敬意,化作愿力,融入天庭的每一寸土地。
nbsp赤脚大仙端着酒走来,这次他没有反驳,只是举杯笑道:“陛下,如今谁还敢说您资历浅?”
nbsp张兴东接过酒杯,与他共饮。酒液入喉,带着人间的甘醇。他想起刚登基时,有人说他“太心软,镇不住三界”,可正是这份“心软”,让他看到了规矩之外的人心,看到了仙凡之间共通的情感。
nbsp“其实朕没做什么。”他望着下方安居乐业的人间,轻声说,“只是记住了,天庭在云端,根却在凡间;神仙有法力,心却和凡人一样,需要爱,需要敬,需要一份对得起天地的担当。”
nbsp话音刚落,云海中突然升起万道霞光,将凌霄宝殿映照得如同白昼。人间的万民伞化作点点星光,汇入天庭的星河,与日月同辉。众神纷纷跪倒,山呼万岁,声音响彻三界。
nbsp这一次,没有质疑,没有轻视,只有发自内心的敬佩。他们终于明白,真正的领袖,不是高高在上的威严,而是能低下头,看见众生的苦难;不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冷酷,而是能伸出手,托起万民的希望。
nbsp张兴东站在霞光中,玄衣上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在光芒中舒展。他知道,这不是终点,三界的安宁需要一代代守护。但他心中安稳,因为他看到,天庭与人间,早已在这份相互理解与尊重中,连成了一片不可分割的天地。
nbsp很多年后,凡间的史书上,记载着一个“无名玉帝”的传说,说他在位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是个懂民心、重情义的好玉帝。而天庭的玉座上,张兴东偶尔还会拿起那颗露珠,看里面映出的人间烟火,笑容温暖而坚定。
喜欢。
第480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对天庭和人间的管理最终得到了世人的认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