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劝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内阁,当三名阁老折返回内阁后,吏部尚书屠滽,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齐聚。

    nbsp五人脸色都不怎么好,昨日还并肩作战的礼部尚书,才过一日就被卸职。

    nbsp一天啊!仅仅只过了一天,六部部堂级别的高官,就这么被卸掉了。

    nbsp这场战争比他们料想的要难很多,弘治皇帝寸步不让,宁愿牺牲一名礼部尚书,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

    nbsp此前弘治皇帝都从谏如流,这一次却听不进去任何意见。

    nbsp“阁老,吾等拳拳之心,皇上却视而未见,本官明日祈求致仕!”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开口。

    nbsp刘健压了压手:“宣之,你若是退下了,吾等清流之官便又少了一人,怎可轻言放弃?”

    nbsp“可皇上分明听不进去任何忠言忠语,非要等蔚王成人乃至兄弟反目,才能幡然醒悟吗?到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大明江山社稷会再次出现叛乱!”

    nbsp刘健深以为然点头:“皇上爱子心切,未尝考虑这些因素,吾等身为人臣,自当忠心直谏,若吾等都退缩,谁还能为大明江山社稷考量?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皇上暂时被亲情蒙蔽双眼,不知其害,吾等决不能退半步!”

    nbsp一旁许久没开口的次辅谢迁忽然开口道:“阁老,原博乃蔚王师,可否让原博劝谏蔚王?”

    nbsp既然从皇帝身上暂时无法突破,那为什么不找吴宽出面呢?

    nbsp刘健愣了愣,倒是忘了这么一个关键人物,他深深看了一眼谢迁,问道:“何以为?”

    nbsp谢迁道:“让原博劝蔚王放弃就藩昌平。”

    nbsp刘健摇摇头:“如果这么劝谏蔚王,蔚王未必会听原博的话。”

    nbsp“那就让原博告知蔚王其中利害关系,相信蔚王会明白。”

    nbsp刘健道:“他不过四岁孩童,不会知晓其中利害,需换一种方式。”

    nbsp谢迁有些不解。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是个急性子,问刘健道:“我的阁老大人,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该怎么办?”

    nbsp刘健道:“只需让蔚王改变说辞,对百官说明代耕架非他发明,乃皇太子发明即可。”

    nbsp要从源头解决问题,蔚王和太子兄弟情深,只要让蔚王改口,将代耕架之功劳转让给皇太子。

    nbsp那个时候蔚王则无功,无功皇上则无法借功劳赏赐蔚王封藩。此事则可完美解决。

    nbsp谢迁狐疑的道:“蔚王会如此改口吗?”

    nbsp刘健微笑道:“需要善意的引导他。”

    nbsp“去召原博来吧。”

    nbsp“好!”

    nbsp吴宽现在不仅挂着东宫左庶子的职,还兼内阁敕造,很快吴宽便从外走来。

    nbsp最近朝堂的风向,吴宽自然也有所耳闻,他大抵也知晓今日内阁阁老召自己所为何事。

    nbsp在来之前,吴宽就心中衡量过利害关系,要么站队百官,要么站队皇帝。

    nbsp没得选择,不仅仅是他,所有人都没得选择,墙头草或许可保一时太平,可一旦事了之后,两头不讨好,不管谁胜了,墙头草都没办法在日后官路上亨通。

    nbsp一边是皇室,一边是百官,吴宽早就做好了抉择。

    nbsp当初为了保程敏政,他可以对蔚王说善意的谎言维护程敏政,现在也是一样。

    nbsp“见过诸位阁老大人。”吴宽拱手行礼。

  &nbs

第175章 劝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