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章 弘治皇帝的调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奉天殿的朝会结束,百官退却,弘治皇帝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nbsp内阁六部,大部分部院级别的高官都在反对他,虽然他提拔上来一群人以此和内阁六部对抗,但现在朝廷的办公效率已经开始低下,国家运转陷入停滞。

    nbsp若是长此下去,大明的稳定性势必会遭到动摇。

    nbsp弘治皇帝疲惫的揉了揉额头,但现在既然斗争已经开始,他也没有任何后路可言。

    nbsp只是现在他不得不想着最坏的打算。

    nbsp离开奉天殿后,弘治皇帝便直奔乾清宫。

    nbsp“去将大明的吏部的官吏考核册子拿给朕。”

    nbsp一旦到逼不得已的时候,朝廷的治国班子势必会要调整,其他无足轻重的官吏他可以随意任命,但这些人良莠不齐,大部分都是没有实际治国能力之辈,不能调整到重要岗位上。

    nbsp他现在得对内阁六部的班子进行预备调整,需要选一批有能力的官吏候选,做好最坏的打算。

    nbsp先是吏部尚书屠滽,作为反对弘治皇帝的一员,又加上前段时间外察的争论,屠滽在官场的地位已经不稳,调整屠滽不会引起太大的骚动。

    nbsp兵部尚书马文升虽持观望态度,但此前马文升对王越的敌意早就让弘治皇帝不满,一旦吏部尚书屠滽退下去,可调整马文升去吏部任职。

    nbsp兵部尚书则可由户部左侍郎刘大夏接任,刘大夏此前履历中就在兵部任职过职方司主事和郎中,掌兵部事再合适不过。

    nbsp礼部尚书倪岳已经下台,徐琼可接替礼部尚书,左侍郎可调整傅瀚递进,但礼部还少一名右侍郎。

    nbsp至于其他三部,暂时不需要动,目前只需再调整一人进礼部即可。

    nbsp弘治皇帝快速翻阅着吏部的名册,最终他看中了两人,第一是东宫左春坊杨廷和。

    nbsp杨廷和在此前伴太子和蔚王出宫,已表明了他的忠正之心,但问题是杨廷和太年轻了,陡然调到礼部恐怕会承担很多压力,况且现在朱厚照还需要杨廷和去执教。

    nbsp这是弘治皇帝给朱厚照选定的内阁班子成员,还需要给杨廷和时间去成长。

    nbsp最终弘治皇帝将目光聚焦到了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焦芳。

    nbsp焦芳这个人嫉恶如仇,他若入礼部,势必会遭到很多人反对,这正是弘治皇帝想要的结果,他需要平衡各衙之间的关系,不能让这群人关系太好,升焦芳入礼部,正好可以利用焦芳平衡其他官僚。

    nbsp除此外,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也需要调整,但怎么调整还需要好好思索。不过很快一封兵部的奏疏引起了弘治皇帝的注意。

    nbsp这一日,弘治皇帝都在乾清宫安静的思索着朝廷重要权力机构的领导班子调整事宜。

    nbsp……

    nbsp八月份的第二场朝会将会在中秋前一天举办,距离中秋还有半个月时间,时间还很多。

    nbsp在今日朝会结束后,内阁内众人齐聚,只是此时却已经少了礼部尚书倪岳,不免让气氛变得有些沉默。

    nbsp李东阳打破了这份沉寂,沉声开口道:“诸位,皇上已然铁了心要封蔚王就藩于昌平,吾等若在争执下去,恐会伤害根本。”

    nbsp“不如……就此作罢。”

   &

第178章 弘治皇帝的调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