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英雄吁天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四大堂主.营救少主.隆庆门前.生杀予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肤的杀气。何灭虏道声好剑,手中青钢剑更不迟疑,幻化长虹直袭前胸,而满人志掌中木棒已攻向傅传书的背后之至阳穴。这至阳穴与心包经、膻中穴是前后呼应的作用,可以保护人体的心脏,免受侵害;再有督脉是阳脉之海,至阳穴则是阳脉之海中最纯阳之气所在,是不可以受外界伤害,否则于任、督二脉有大伤害,所以临阵交敌最忌敌人伤害此处,可说只要一击,便是毙命,所以也最为凶险!今日满人志之所以棍击这傅传书背心处至阳穴,便是要一击毙命,速战速决,因为京畿之地多变,去留宜早不宜迟,否则说不定便会变故横生,便难以应付,因为他们只是三人,而京畿之地便是步兵营中也有几万人之多,更遑论那火器营和军机营各大营,兵力几乎不下十万之众,所以今日只要除去傅传书目地达到,全身而退,未尝不是胜算,所以出手便是不留情面的狠招!

    nbsp傅传书自然明白这三人用意,心想就凭你们三人也枉想拾掇本提督,未免太过狂妄,今日如若不让你们吃点苦头,我傅传书便枉为九门提督?他轩辕神剑出处,龙吟虎啸,大有震人心魄的威力,因为要知道这轩辕神剑本就是世之罕有的神兵利器,在世上再无其它兵器可以与之争锋,所以一经出招,便是天地为之变色,只是这傅传书非是剑之主人,所以并不能御剑气而为之,所以威力也是终究有限,不能横杀暴虐,因为此轩辕神剑本是仁者居之,若为奸邪小人得之,便不能够随意为之杀人无算;今日傅传书想仗剑而为,诛杀这三位忠良之后,便是不义之举,所以虽然剑气纵横,但是终不能杀人于剑下。一时之间,伯仲难分。何灭虏于分身之时,见到远处似乎有兵士向这边跑来,心想看来今日不能诛杀此獠,只待他日!他长身跃入战圈,呼哨声中已偕满人志和赵盾二人远远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傅传书仗剑并不追赶,因为他明白“穷寇勿追”的道理,所以止步不前,眼看着他们渐行渐行,心中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压抑着难受。寂寂长街也无语,人家都入息灯入睡,冬夜的京城长街竟有种空旷的感觉,仿佛万古如一,又有种离世的感觉,是离愁?是忧苦?是人生无尽的伤感?有时便想生而为人,多是艰难,有人虽为帝王,可是七情六欲也是不能幸免,所以世人堕入魔道,而又囿于成见,所以终日愁苦,不知何日可见光明?

    nbsp傅传书抬头见苍穹依旧灰暗,透着凄然,又低头见到这黑夜中的情形,不禁长长叹口气,想起碧儿——这位小师妹——偏偏钟情于袁师弟,——而袁师弟似乎意不在她,而是执念于清心格格!清心……一想起清心傅传书的心头便如被大铁椎重重击打,几乎也要悲伤无地起来。也许在世间喜欢一个人不需要太多理由,可是有时却是造化弄人,偏偏让有情人劳雁纷飞,天南地北余生永不相见,大抵是月老错牵了红线,以至人间恨事良多!

    nbsp他本来也是喜欢清心格格的,因为她秀外惠中,而且清新脱俗,不似凡尘中人,仿佛神仙女子;只是人家却不喜欢他,更况且她还是将军府的人,还有她身旁的额驸海查布,所以也只有内心喜欢而己,而不能公然说出口,也许深埋于心底才是正道!

    nbsp不知不觉到了军营,他之所以不回衙门而去军营,因为他内心总是隐隐感到京城似乎有种山雨未来风满楼的不祥预知,不可预见的是暗中涌动的各方势力。他们都在觊觎着皇帝的宝座,人人都想君临天下,只是他们不明白,天命所归,各个有主,不是紫微星座便是强求也是无功,甚至反而招至杀身之祸!只是世人为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不免心入魔道而不能置身事外,所以不免都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nbsp石牢之中本就潮湿,因为这刑部大牢本就是关押着朝廷点名的死囚,多是秋后问斩的,所以便无人去管牢房的难闻的气味和破烂茅草,因为里面的人与他们又毫无干系,生死便不怎么关心,便是瘐死于狱中他们这些狱卒也不会受到牵连,因为人之生老病死本就稀松平常,在常人眼中也不足为怪了,所以狱卒只管牢中不生出大乱便是有功。

    nbsp袁承天见送来的饭菜是一碗白米饭和青菜,还有几个馒头。他似乎着实饿了,便吃了馒头,青菜不多可是也够饱。他将饭筷又放在地上,抬头看了看石牢,心中竟有种莫名的伤感,不是惧怕生死,而是对前途的迷茫而不知所措!他想师父曾说人生世间,谁人不死?只要为了大义,死又何妨,只留清白在人间也就是了。可是话虽这样说,到了临头只怕真正能做到的人是少之又少,似乎也只有袁督师一人可以做到!当年的朝廷委以重任的洪经略不也是声称对朝廷皇上忠贞不二,可是到了生死关头不还是临危变节,做了汉奸,行那无耻之事竟得善终,这也是苍天不佑好人所至,空让天下多少英雄豪杰扼腕长泣于袁督师冢前!是千古英雄,虽寂寞凄凉一时,而赫赫声名却长留青史,光耀千秋,感醒这世间多少茫然不自省的人!

    nbsp夜沉沉,只有牢中的油灯在灰暗之中闪着狡黠的光,似乎试图照世间的人心,只是它也只有在这石牢中勉强发出微光,不知道天有多高,世上人心有多恶?袁承天将碗筷放下,心中竟有一种伤感,是忧愁?是可悲?是心有不甘?皆是不可知!也许人活世上虽经历不同,然而追求自由的态度不会放弃,也许前途满是虎兕在择人而噬,可是世间人心都是凶残,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杀人无算,灭国无数,可是终究不过黄土一坯掩埋了,只在世间留下不尽的故事。

    nbsp牢中两名狱卒浑浑沉沉地伏在桌上似乎入睡,其实倒是没有,只是稍微休息,因为实在太困了。忽然有人打开天牢大门,走了进来。两个狱卒本来正沉睡,听到些微的响动便一骨碌起来,因为害怕是长官前来查房,所以不敢稍有怠慢。有人走进,虽也身着官服可是面生的紧。其中一个狱卒不免心下生疑,怯怯相询。这人看了他一眼,说道:“我奉太后口谕前来提拿犯人袁承天!”这名狱卒看了看他,觉得不似宫中听差之人,心下不免犹疑。另一名狱卒见状说道:“只怕不能,这袁承天可是朝廷点名羁押的忤逆乱党,没有手诏谁也不可以提拿这要犯!”

    nbsp这人见状呵呵冷笑,忽然出手制住这人穴道。另外那名狱卒见事不对,猛可地向外奔去,到了一壁石墙下猛可拉动机关,眼见天牢石门便要重重落下。不防这时外面又跃进三人,猛可地将门外的一尊狴犴石兽推入——这狴犴石兽少说千斤之多,三尺有高足可以接受住这石门之重。耳中只听一声轰隆巨响天牢下落的石门正落在这狴犴石兽头顶,于是乎这石兽脑袋碎裂,不成模样,还好下面有二尺有余的间隙,可以出入。这一下动静不免惊动巡视的巡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这时这三人与石牢中先前那人会面。袁承天此时已出了牢房,见到这四人不免惊喜交加——原来这四人正是袁门四大堂主——紫微堂主鹿振衣、朱雀堂主朱啸山、节义堂主丁宽再有便是忠义堂主温如玉。他们此次身着官服而来,所以轻而易举便到了天牢,至于他们的官服和凭证自然也是真的,否则便不能够在宫掖长驱直入?原来他们四人初到京城是三日前事,恰在酒楼遇到清心格格。先前清心并未与他们交际,只是听袁承天说起过袁门四大堂主,虽未谋面然而却有大致印象,所以便过来相问。起先他们还有戒心,当清心说明自己的来意。他们便打消了疑虑,正愁不知如果去天牢营救少主,不意撞见了这位王府的清心格格。少主与这位清心格格的事迹他们自然是知道,看来营救少主有希望了。

    nbsp清心问他们四人要怎样救出他们的少主。四人一时无言,因为任谁都知道这刑部大牢向来守卫森严,有时连只飞鸟也难进,更何况于人?所以四人一时不知计将安出。清心却道无妨,她有一策,可以不着痕迹轻易进入天牢,不费吹灰之力将他们的袁少主营救出去。四人自然要问个明白。

    nbsp清心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便是找来官服让他们四人穿上,然而可以进了宫掖以太后之名提拿他们的少主,这样一来岂不是可以轻易救少主于危难,免却了杀伤人命!四人觉得清心所说可行,便依言而为,本来以为天衣无缝,可是偏偏这两名狱卒警觉性高,所以险被其识破,可是现在的响动已然惊动了巡兵,只怕不一刻便是众多兵士而来,到那时脱身便难,所以此地不宜久留。

    nbsp袁承天手镣和脚镣尽去,一时不得其便,大抵是在这石牢之中不见光明,而且困顿于筋骨多是连累,行动一时不得其便。忠义堂主温如玉便背负袁承天出得天牢,一行人趁夜色乱走——先前本是拟定好的线路,因为适才一乱全然打乱了,只有拼死杀出去。

    nbsp袁承天本来不要温如玉背负,可是温如玉却不答应,他知少主一向是倔强不屈,可是现在情形不对不是逞能的时候。袁承天只有暂时依其所言,虽然如此,他也不闲下来,暗运内功心法于体内大小周天统同融会贯通,让各个经脉活络起来,不至行动不便,将来待会还会有更加凶险的应付在后头,他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nbsp他们四人本是依照清心给他们的宫中图纸,奈何清心一时慌张竟而拿了一张二年前宫中的图纸,这样一来他们便南辕北辙起来,本是要冲出去,可是照这图纸走反而向着隆庆门而去,才过去便是皇帝的乾清宫。他们本就未到过皇宫大内,只见宫殿院落大同小异,所以并不知此时已迫近隆庆门——皇帝的中怄机构。袁承天虽然也曾到过这乾清宫,但是那是白日,而今却是黑夜,而且雾气之中不免朦朦胧胧,不甚真切,所以也不知不觉到隆庆门前。

    nbsp此时守卫的兵士和宫中侍卫军倾巢而出——因为他们得悉有人犯阙——冲着隆庆门而来似乎要刺杀皇帝的架式,能不心惊,但凡皇帝有什么些微差迟那便是诛杀九族的重罪,所以便蜂拥而来,因为保护皇帝的安危本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不可推卸!

    nbsp忽然抬头,当见到隆庆门三个大字时。袁承天这才惊觉已然误闯了大内禁地,待要杀回去已是不能,因为后路已为千万宫中守兵所阻断,火光之下只见为首便是职守京城治安的九门提督傅传书,只见他腰下悬得的却是轩辕神剑——他从袁承天手上夺去,据为己有,以为自己从此而后便可以笑傲天下,因为而今天下各大门派皆为朝廷所用,虽然袁门还在与朝廷为敌,可是终究是蜻蜓撼树,终不可为!因为袁师弟枉想以一人对抗一国世上焉有是理,所以终不可行!他想这位袁师弟太过倔强,不会融会贯通,就事论事,还想着反清复明的事业,便如他的先祖袁督师一味倔强不知伏就,所以身死国灭!眼见这袁师弟便是这般不通时务,偏偏自以为是,不想将来也许会置身于万劫不复之地步!他以为他秉承忠义,便可以日月可鉴,可是他也不想以他一人之力,纵使袁门只怕也难撼动乾坤!他真是愚不可及,那如自己现在身为九门提督,位高权重又是何等的威风,可以光大昆仑一派,强似师父当年克守道义,坐守那昆仑派,一事无成!

    nbsp此时嘉庆皇帝也是惊觉,来到隆庆门,火光之下只见情交莫逆的袁兄弟被四人所拥护——不问可知这四人自然是四大堂主。他目光所到之处,只见那温如玉果然明艳照人,真如其名温润如玉,难怪当初多铎王叔的格格倾心于他;再看朱啸山面色黎黑,却是透着刚毅;那丁宽和那鹿振衣都是虎背熊腰之辈,透着忠义之气,心下不由赞叹这袁兄弟的四大堂主人人肝胆昆仑,忠义千秋,果然是大英雄本色!

    nbsp傅传书对袁承天真如无视,而是越过众人,抢到皇帝面前甩马蹄袖恭敬跪下行礼,口称皇帝受惊,臣下来迟有罪的言语。袁承天见他这模样,心下一凉,心想掌门大师兄行为竟至如此?可见世上人心多变!有时变好,有时变坏,不一而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嘉庆皇帝见这傅传书抢步出班,也不为怪,亦不惊喜,仿佛见怪不怪的样子。只是臣下向他行礼,他亦不能不言不语,便让他起来说话。嘉庆皇帝本是紫微星座,自是威严尽出,一派帝王风范,是常人所无。他当着众人之面,自然无法卫护袁承天,只有让傅传书拿下这些忤逆之人。傅传书便拔剑相向,向着袁承天道:“袁承天你可知这是大内禁地,闯入者死。今日皇上下诏,你还不伏罪授首!”他此时已不能以师兄弟相称,毕竟身份场合不对,所以只能以公事而为。袁承天自然明白这层道理,只是见他手持自己的轩辕神剑,心中便生厌恶,心想掌门大师兄你是非要一意孤行,将师父的遗志抛至九霄云外,将有有你后悔的时候,莫忘了多行不义必自毙,世上之人谁能逃脱?

    nbsp这时天空又朔风又起,可也作怪竟又飘起了雪花。北国下雪的天本就稀松平常,只要天冷便会飘下满天雪来。袁承天于这茫茫雪花飞舞之中,似乎见到众人之外清心正在那翘首企盼,似乎如那闺中之女子盼望自己征外的夫君归来!她之与袁承天是何等的情深义重,世上之人再无第二人可以做着执念如一,不忘初心,——虽然他们似乎终究不可以在一起,因为袁承天命格天煞孤星,一生命运不济,祸及周遭至亲之人,所以他不可以害了清心,所以只有分离,也许分离才是最好的结局!——可是清心此生只是袁承天一人,便是余生不可以共处,她也不后悔,便如她臂上的守宫砂一般,清新脱俗,异于尘表!也许大抵世间之人逃不出执念,也许便如那首诗中所言:我问道长此生苦,道长一指笑青天。请问此生谁不苦,此身偏来这世间!此去青天无多路,好教人生念故人!故人已成陌生人,相见成恨泪成灰!

    喜欢。

第一百八十四章 四大堂主.营救少主.隆庆门前.生杀予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