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4章 白虎露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864nbsp章:白虎露踪(秘密组织的危机)(至元四十三年春末?临安)

    nbsp临安府尹魏了翁的轿子停在清河坊街角时,檐角的铁马正被晚风撞得叮当响。他掀开轿帘,望着nbsp“虎记茶行”nbsp的灯笼nbsp——nbsp那盏绣着虎头的灯笼,比往日暗了三分。三日前,赵葵从扬州传回密信,说白虎堂的细作可能藏在茶行,“其账目往来诡秘,与北境商号勾连甚密”。

    nbsp“都备好了?”nbsp魏了翁低声问捕头。捕头点头,身后三十名衙役已换了便服,腰间藏着铁链:“按大人吩咐,只围不攻,等里面的人睡熟了再动手。”nbsp魏了翁摸着袖中那半张虎纹茶引nbsp——nbsp这是赵葵托人送来的证物,引面的白虎纹与茶行灯笼上的图案分毫不差。“记住,要活的,尤其是掌柜李默。”nbsp他瞥了眼茶行后巷,那里埋伏着弓箭手,连翻墙的路都堵死了。

    nbsp三更梆子响过,衙役们撞开茶行的朱漆门时,柜台后的伙计正往墙缝里塞东西。“不许动!”nbsp捕头的刀架在他脖子上,火把照亮了满墙的皮毛nbsp——nbsp看似寻常的貂皮里,竟夹着几张桑皮纸,上面用朱砂画着长江水师的布防图。

    nbsp后院的李默被惊醒时,窗纸已映出火光。他反手从床板下抽出匕首,割断床腿里的密信,塞进嘴里嚼烂,又将虎纹佩扔进灶膛。“掌柜的,走后门!”nbsp副手王砚撞开柴房的门,外面却传来弓弦响nbsp——nbsp后巷的弓箭手早等着了。李默拽住王砚:“你从地窖走,我引开他们!”nbsp说着抓起一件沾着桐油的皮毛,点燃后往院外扔去,火光中,他故意往相反方向跑去。

    nbsp王砚没跑多远,就被衙役按在青石板上。他怀里的nbsp“江南商户名册”nbsp掉了出来,册中用墨笔圈出的名字,大多是与北境有贸易往来的茶商。魏了翁坐在府衙的堂上,看着遍体鳞伤的王砚,将名册拍在他面前:“这些人都是白虎堂的外围吧?说出来,饶你不死。”

    nbsp王砚起初咬紧牙关,直到魏了翁让人带上来他的老娘nbsp——nbsp那是衙役从他临安的家中nbsp“请”nbsp来的。老娘哭着捶打他:“儿啊,你就说了吧,咱不跟北人掺和了!”nbsp王砚的防线瞬间崩溃,断断续续供出了nbsp“龙井队”“碧螺队”nbsp的分布,还有几个负责传递情报的茶馆掌柜。“李默……nbsp李默说,下个月要在镇江船坞动手,具体要做什么,他没说。”nbsp他瘫在地上,汗湿的头发粘在脸上,像条脱水的鱼。

    nbsp李默往火里扔完皮毛,趁衙役扑火的混乱,钻进了茶行隔壁的绸缎庄。庄主见他穿着茶行的短褂,吓得直哆嗦nbsp——nbsp这绸缎庄本就是白虎堂的nbsp“暗桩”,后门连着三条小巷。“往南走,第三个岔口有辆运绸缎的马车。”nbsp庄主塞给他一套长衫,“马车上有块绣着牡丹的布,掀开就是暗道。”

    nbsp李默换上长衫时,听见外面传来搜捕声。他跳上马车,果然在牡丹布下摸到个暗格,里面藏着把匕首和二十两碎银。车夫是白虎堂的外围成员,见他上车,二话不说扬鞭赶车,马车混在凌晨送菜的队伍里,慢悠悠出了临安城门。李默掀开车帘回望,清河坊的方向火光冲天,他攥紧拳头nbsp——nbsp虎记茶行完了,但白虎堂不能完。

    nbsp魏了翁将查获的密信与王砚的供词整理成册,连夜送进皇宫。理宗看着信上nbsp“三月为期,必破江防”nbsp的字样,手指冰凉nbsp——nbsp这些信大多用明矾水写在茶包装上,遇火显形后,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刺骨的寒意。“原来北人在江南布了这么多眼线!”nbsp他把册子扔给史宅之,“若不是魏了翁得力,咱们还蒙在鼓里!”

    nbsp史宅之翻到nbsp“镇江船坞”nbsp那页,眉头紧锁:“李默没被抓住,恐怕会提前动手。”nbsp他立刻请旨:“陛下,当速令镇江知府严查船坞,凡近日入职的工匠,一律盘查;再命赵葵将军协查军中,看是否有细作混在里面。”nbsp理宗点头:“准奏,告诉魏了翁,顺着王砚供出的线索,一查到底!”
第864章 白虎露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