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5章 虎食需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显用黄绸包裹,指着封面上的虎纹:“这策子不仅是给大汗看的,也是给江南士绅看的nbsp——nbsp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要毁了这片地,是要治得更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和林使者再次被请进虎豹阁时,案上摆着三样东西:《江南治理策》、淮南新收的税粮样本、修堤工匠的名册。萧虎先请他看税粮:“这是刚从扬州收的新麦,比去年南宋治下多三成nbsp——nbsp百姓肯交粮,就是心松动了。”nbsp再翻到名册:“这里有两百个蒙古兵的名字,都在涡河工地上泡着,手上的茧比农具还厚。”

    nbsp使者的脸色渐渐缓和,萧虎趁机递上《江南治理策》:“大汗担心夜长梦多,臣怕的是‘贪多嚼不烂。三年后,淮南不仅能自供军粮,还能为大汗输送丝绸茶叶nbsp——nbsp比现在硬打下来,只剩一片焦土强得多。”nbsp他忽然压低声音,“何况,临安若急了,把传国玉玺送给阿里不哥,大汗更难办,不是吗?”

    nbsp这话戳中了忽必烈的隐忧。使者捧着策子,指尖在nbsp“三年养兵十万”nbsp处反复摩挲,终于道:“萧将军的意思,我会原话带回和林。”nbsp他没再说催促的话,只是多看了眼阁外那口虎头铡nbsp——nbsp铡身的猛虎噬羊纹,此刻倒像在咬一块难啃的骨头。

    nbsp消息传到虎都的蒙古勋贵圈,立刻炸了锅。“咱们的铁骑能踏平花剌子模,还怕江南的水网?”nbsp万户阿勒泰在酒会上拍着桌子,“萧将军是被南人的丝绸茶灌软了骨头!”nbsp有人附和:“再等三年,史宅之早把楼船修好了,那时更难打!”

    nbsp帖木儿奉命去安抚,把淮南送来的新麦饼摔在桌上:“你们尝过这饼吗?这是百姓自愿交的,不是抢的!”nbsp他扯开袖子,露出修堤时蹭的泥痕,“咱们的人在泥里滚,不是为了学南人干活,是为了让他们别再帮宋兵nbsp——nbsp等淮南成了咱们的粮仓,打临安时,他们说不定会送船来!”nbsp勋贵们哑了火,却仍有人嘟囔:“哪有猛虎等羊长肥了再咬的?”

    nbsp为了让nbsp“三年之约”nbsp显得可信,萧虎故意放缓了军事动作。他命张诚把江北的虎头船调回盱眙整修,让南宋的细作看得清清楚楚;又让李默在江南散布nbsp“虎都正忙着种地,暂时不打仗”nbsp的流言。临安的理宗收到消息,果然松了口气,对史宅之道:“看来萧虎真被淮南绊住了,可暂缓造船。”

    nbsp对内,他则在虎豹阁顶层的密议室里,与陈六研究新的楼船图纸nbsp——nbsp比之前的虎头船大了两成,船底装着孟珙建议的nbsp“分水棱”,能破南宋的铁链阵。“让外面吵去吧,”nbsp萧虎摸着图纸上的虎形撞角,“他们以为咱们在嚼骨头,其实在磨爪子。”nbsp阁外的虎头铡在阳光下闪着光,像在提醒所有人:这不是放弃,是另一种进攻。

    nbsp《江南治理策》用鎏金函封装好,由萧虎的亲卫队长亲自护送,快马加鞭送往和林。出发前,萧虎把一封密信塞进函底,信里没提军事,只说nbsp“淮南的新茶已备好,秋分时可献与大汗,比西域的马奶更解腻”,还附了张茶引,上面盖着虎都与淮南的双印。

    nbsp使者一路疾驰,在漠北的草原上遇到忽必烈的巡哨,对方见函上的虎纹,竟直接放行nbsp——nbsp萧虎的威名已透过之前的贡品,在漠北有了分量。当函件送到和林时,忽必烈正在研究西域地图,拆开一看,先被税粮样本惊了下,再翻到nbsp“三年养兵十万”,忽然对身边的耶律楚材道:“这萧虎,倒比咱们懂怎么啃江南这块硬肉。”

    nbsp楚材指着nbsp“以汉治汉”nbsp四字:“他这是把南人的法子,变成了咱们的刀。”nbsp忽必烈沉吟半晌,在策子上批了个nbsp“准”nbsp字,却又添了句nbsp“明年开春,朕要见淮南的新茶”——nbsp既给了时间,又没松最后的缰绳。

    nbsp深夜的虎豹阁,顶层密议室的灯还亮着。萧虎站在窗前,望着虎都的万家灯火nbsp——nbsp其中三成是南迁的汉人商户,窗纸上映着他们算珠的影子。周显进来时,见他正对着《江南治理策》出神,案上摆着刚收到的淮南快报:“涡河堤坝修好了三成,已有百姓来登记户籍。”

    nbsp“你看,”nbsp萧虎指着报上的数字,“这就是‘嚼的效果nbsp——nbsp比炮轰慢,却更扎实。”nbsp他忽然想起忽必烈的批语,冷笑一声,“大汗要新茶,我就给他新茶,还要让他尝到带淮南泥土味的甜nbsp——nbsp到那时,别说三年,再要三年,他也会点头。”

    nbsp窗外的月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只伏在暗处的虎,不急着扑,只是慢慢磨着爪,等猎物的警惕渐渐松懈。而虎豹阁前的虎头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既是对外的威慑,也是对内的警诫:吞下江南的路,得一步一步走,一口一口嚼,急不得。

    喜欢。

第835章 虎食需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