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 民众工作稳局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nbsp下午两点,基层代表座谈会在区政府会议室召开。二十多位社区书记、企业主、居民代表到场。开场就有企业主提问:“现在外面传资本动荡,我们厂子订单本来就紧,再这么一闹,工人人心惶惶,政府能不能给个准话?”

    nbsp丁义珍没绕弯:“能。”

    nbsp全场静了。

    nbsp“京海的发展靠的是项目落地、企业赚钱、百姓增收,不是靠谁放几句话就动摇的。”他站起来,走到投影前,“我公布三件事:第一,安置房一期下月交付,二期年底前封顶;第二,城市主干管网升级工程已立项,投资十二亿,三个月内开工;第三,成立‘市民监督团,从今天报名的代表里选十位,全程参与重点项目验收。”

    nbsp他顿了顿:“有人说政府只顾大项目,不管小百姓。那我问一句——哪个大项目,不是为了让更多小家庭住上新房、喝上净水、孩子上学近一点?”

    nbsp一位社区书记举手:“可还有人私下串联,说只要闹一闹,补偿就能翻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那是拿自己的前途去赌别人的承诺。”丁义珍声音沉下来,“我可以明说——谁煽动违法聚集,谁就是在破坏京海的稳定。我们欢迎提意见,但绝不允许有人把民意当工具。”

    nbsp会后,几位代表主动留下,商量怎么在各自社区组织政策宣讲会。一位退休教师说:“我晚上就在小区广场摆张桌子,拿喇叭讲,谁爱听谁来。”

    nbsp丁义珍笑了:“您要是忙不过来,我给您配个扩音器。”

    nbsp傍晚六点,他回到临时指挥中心。墙上大屏显示各片区民情反馈数据:今日设立意见站十七个,接待群众四百余人次,现场解决问题五十三件,限时督办八十九项。

    nbsp秘书进来汇报:“阳光街道王桂兰的补偿款已完成审批,预计今晚到账。另外,三家媒体约了明天采访您,想报道‘干部下基层这件事。”

    nbsp丁义珍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不接受采访。”

    nbsp“那……总得发个通稿吧?”

    nbsp“不用。”他睁开眼,“群众看到我们做事,比我们说自己做了事强一万倍。”

    nbsp他拿起桌上的汇总表,翻到一页写着“李文博近期接触人员清单”,目光停在“市政信息中心宣传科科长张伟”这一栏。

    nbsp正要开口,手机响了。是安欣。

    nbsp“李响查到了,张伟上周和李文博一起在城南一家茶楼出现过,监控拍到他们进了包间,待了四十分钟。”

    nbsp丁义珍盯着屏幕上的时间轴,轻轻敲了两下桌面。

    nbsp“继续盯。”他说,“别打草惊蛇。”

    nbsp他挂了电话,站起身走到窗边。天已经黑了,街灯亮成一片。远处某个小区广场上,隐约传来扩音器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讲话。

    nbsp他看了一会儿,转身对秘书说:“明天上午,我去东湖新区。”

    nbsp“那边……最近有点动静,有人说要组织联名信。”

    nbsp“那就去听听。”丁义珍拿起外套,“群众愿意说话,说明还有信任。怕的不是提意见,怕的是连话都不愿跟你说了。”

    nbsp他走出办公室,走廊灯光平稳。值班员抬头问要不要派车。

    nbsp“不用。”他说,“我走过去。”

    nbsp夜风吹在脸上,他摸出手机,又看了一眼安欣发来的信息截图。那个茶楼的名字叫“清心居”,位置在城南老街,离市政大院步行不到十分钟。

    nbsp他把手机放回口袋,脚步没停。

    nbsp前方路口,一辆电动车缓缓停下,骑手摘下头盔,抬头望了望政府大楼的方向。

    喜欢。

第218章 民众工作稳局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