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叔伯抢家业?她科举杀疯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理在这规矩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洛嘉英伸手挠了挠头发,不好意思笑了笑:“您的授课简单明了,也多亏了您的举一反三,我才能够那么快的把事情给学会了。”

    nbsp他瞧着洛嘉英,笑了起来:“你啊你,所说的话不仅把我拍了马屁,就连你自己都不例外。”

    nbsp洛嘉英嘿嘿傻笑,顾琼林却也知道洛嘉英的底子,他思考片刻后,开口说道:“英哥儿,老师也不瞒着你,你的进度很快,所以接下去我得教你其他的课程了。”

    nbsp洛嘉英收敛起笑来,看向老师的神色,一下子就认真了起来。

    nbsp“今日要学的是八佾,英哥儿,你可以先自行看一遍,若有不懂的地方再来问我。”

    nbsp“老师。”

    nbsp“方才读至“八佾舞于庭”一句,洛嘉英眉头拧成了疙瘩,忍不住开口:“这‘八佾二字,到底是何意?”

    nbsp“‘佾字生僻,弟子查了《说文解字》,只说‘舞行列也,却不知为何要与‘八字连在一起,竟惹得孔夫子动了怒?”

    nbsp顾琼林抬眼扫过洛嘉英,嘴角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

    nbsp英哥儿心细,又胜在肯追问,倒是块读书的料。

    nbsp他走到堂中悬挂的《论语》刻石前,指尖点在“佾”字上,沉声道:“你且细看这字。”

    nbsp洛嘉英都往前凑了凑,只见那“佾”字刻得方正,左边是“人”旁,右边像是“逸”字省去了走之底,笔画间透着几分灵动。

    nbsp顾琼林待洛嘉英念完,才缓缓道:“音既正了,再解其形,你看这‘佾字,左边是‘人,右边本是‘逸,为何省去走之?因‘逸有‘放纵之意,而‘佾却偏要‘收束——古人造字,最讲深意:一群人列成队伍,不可散漫放纵,需得整整齐齐,方为‘佾。”

    nbsp“上古时,乐舞非是寻常戏乐,多在祭祀、朝会、宴享时用,是‘礼的一部分。凡用‘佾处,必是有等级、有规矩的——”

    nbsp“就像大家族内,按长幼排名,不可乱了次序,乐舞的队列,自然也得按身份定规制,这便是‘佾的深意。”

    nbsp他转身走到案前,取过一支狼毫,在素帛上写下“佾”字,笔锋顿挫间,特意将右边的“逸”字省去走之的笔画描得粗重:“你瞧,这字里藏着‘收束,藏着‘次序,藏着‘不可逾越。”

    nbsp洛嘉英眼睛一亮,追问:“那‘八佾,便是八人一列?”

    nbsp“然也。”顾琼林点头,将素帛举起来让她细看:“一佾八人,八佾便是八八六十四人,这般庞大的舞队,可不是谁都能用的。”

    nbsp“就像你穿的衣裳,布衣学子不可着锦缎,庶民不可戴官帽,这‘佾的规制,比衣裳帽子更重,因它关乎‘上下二字。”

    nbsp他放下素帛,拿起戒尺轻轻敲了敲案上的《论语》:“方才你读的‘八佾舞于庭,是说鲁国大夫季氏,在自家院子里用了六十四人的舞队,你们且想想,什么样的人能用八佾?这‘佾字背后藏的规矩,又为何让孔夫子动了怒?”

    nbsp洛嘉英捧着竹简,眉头渐渐舒展——

    nbsp原来这一个字里,竟藏着这么多讲究,既有笔墨的筋骨,又有礼法的重量。

    nbsp顾琼林看着她若有所思的模样,戒尺轻轻归位:“记着,读经先识字,识字先识理,这理,便在笔画里,在规矩里。”

    喜欢。

第二十七章 理在这规矩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