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先婚后宠的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1章 探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苏黎世国际机场。程曦和李明渊并未直接返回亚洲,他们的下一站是瑞士——李明渊心中早已计划好的一个惊喜。

    nbsp取完行李,走向接机大厅时,程曦才想起询问接下来的具体行程:“我们是在苏黎世住一晚,还是直接转机?”

    nbsp李明渊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不急。我们在瑞士会待几天。我有一个朋友很想见见你。”

    nbsp“见我?”程曦有些惊讶,“你在瑞士的朋友怎么会知道我?”

    nbsp“因为我对他说,我认识了一位将星辰装进画布里的艺术家,”李明渊温柔地回答,接过程曦手中的行李车,“马提亚·荣格,听说过吗?”

    nbsp程曦猛地停下脚步,眼睛睁得大大的:“马提亚·荣格?那位被称为‘光影诗人的马提亚·荣格?你认识他?”

    nbsp李明渊点头,显然很享受程曦的反应:“我们是老朋友了。在日内瓦读博时,通过一个科学与艺术的跨界项目认识的。他当时就对天,而我则被他的艺术观念深深吸引。我给他看了你的‘星轨系列作品照片,他非常欣赏,坚持要邀请我们去做客。”

    nbsp程曦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马提亚·荣格是当代欧洲最受瞩目的艺术家之一,以其对光、空间和感知的探索而闻名全球。他的作品被世界顶级美术馆收藏,艺术评论家称他为“21世纪的透纳”。能见到这位大师本人,对她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荣誉。

    nbsp“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她半是兴奋半是责怪地问。

    nbsp“想给你一个惊喜,”李明渊笑着解释,“而且我知道,如果你提前得知,可能会紧张好几个星期。”

    nbsp程曦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即使是现在,她的心跳已经开始加速,手心微微出汗。

    nbsp一辆低调但舒适的奔驰旅行车来接他们。车子驶出机场,不是朝苏黎世市中心,而是沿着苏黎世湖向东南方向行驶。湖光山色逐渐展开,瑞士特有的整洁与宁静扑面而来。

    nbsp约一小时后,车子开始爬坡,驶入一个名为“埃伯里根”的小镇。这里仿佛明信片中的风景——传统的木结构房屋点缀在山坡上,远处阿尔卑斯山雪峰隐约可见,湖光在阳光下闪烁如钻石。

    nbsp车子最终在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前停下。门外看起来朴素无华,但当司机按下门铃后,木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景象让程曦屏住了呼吸。

    nbsp门内是一个极简风格的现代庭院,一栋玻璃和钢材结构的房子巧妙地建在坡地上,几乎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最令人惊叹的是,从这里的视野可以俯瞰整个苏黎世湖和对岸的雪山,风景如画卷般展开。

    nbsp一位身着舒适亚麻衬衫和长裤的老人从屋内走出。他满头银发,留着精心修剪的短须,眼神锐利而充满活力,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至少十岁。

    nbsp“明渊!”老人张开双臂,用带德语口音的英语热情招呼,“好久不见!”

    nbsp“马提亚!”李明渊上前与老人拥抱,“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nbsp然后荣格转向程曦,握住她的双手,深邃的眼睛仔细端详着她的脸:“这就是那位捕捉星光的女士。程曦,我终于见到你了。明渊在邮件中对你的作品赞不绝口,现在看来他丝毫没有夸张。”

    nbsp程曦感到脸颊发热:“荣格先生,这是莫大的荣誉。我是您作品的忠实仰慕者。”

    nbsp“请叫我马提亚,”老人微笑道,“艺术家之间没有‘先生,只有同行之间的对话。来吧,进来吧,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听听你们在法国的经历了。”

    nbsp荣格的住宅内部与外部的简约风格一脉相承,但处处透露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高挑的客厅几乎完全由玻璃构成,将湖光山色引入室内。家具设计现代而舒适,墙上挂着几幅大型抽象画作,程曦认出那是荣格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nbsp最吸引程曦注意的是空间中光线的变化。荣格显然精心设计了天窗和反射面,让自然光在不同时间以不同角度洒入室内,创造出不断变化的光影效果。

    nbsp“你的家简直是一件活的艺术品,”程曦情不自禁地赞叹。

    nbsp荣格满意地微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光线是它的节奏和旋律。我一直认为,建筑师应该是光的诗人。喝点茶?我有上好的大吉岭。”

    nbsp他们坐在面向湖泊的露台上,李明渊讲述了尚蒂伊之行的经历。荣格听得十分专注,特别是对路易十六天文笔记的部分表现出极大兴趣。

    nbsp“科学与艺术的对话!”荣格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一直倡导的。人们总是将它们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它们源于同一种人类冲动——对世界的惊奇与探索。”

    nbsp程曦点头赞同:“我在创作时也感受到这一点。科学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艺术则提供了另一种。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nbsp“正是!”荣格兴奋地拍了一下膝盖,“告诉我,程曦,你如何看待色彩与光线的关系?在你的星轨系列中,我注意到你使用了大量蓝紫色调,但又不乏温暖的金色点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这个问题开启了长达数小时的深入对话。他们从色彩理论谈到宇宙射线,从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法谈到现代天体物理学,从水墨画的留白谈到宇宙暗物质。李明渊时而加入讨论,提供科学视角,时而安静地倾听两位艺术家的思想交流。

    nbsp程曦发现自己前所未有地畅所欲言。荣格不仅是一位大师,更是一位难得的知音,能够理解她作品中最细微的意图和尝试。

    nbsp傍晚时分,荣格带他们参观他的工作室。那是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位于主宅下方,通过巧妙的设计引入北向光线。墙上挂满了正在进行中的作品,桌上摆放着各种颜料和工具。

    nbsp最令程曦惊讶的是工作室一角的天文望远镜和一堆科学书籍。

    nbsp“我每晚都会观星,”荣格解释道,“这些遥远的光点总是给我带来新的灵感。你知道吗,我们看到的星光很多是数百万年前发出的,当我们凝视星空,实际上是在仰望过去。”

    nbsp程曦走到一幅几乎完成的大幅画作前。画面主体是深蓝色的宇宙背景,上面有无数光点和旋涡,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中央一道金色的光芒,仿佛穿越时空而来。

    nbsp“这是...”她轻声问。

    nbsp“灵感来自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传回的第一批照片,”荣格站到她身边,“但我试图表现的不仅仅是星云的外观,更是那种...时空的深度和神秘。我称之为‘光之记忆。”

    nbsp程曦被深深震撼了。画面中既有科学的精确性,又有诗意的表达,完美诠释了荣格所说的“光的记忆”。

    nbsp晚餐时,荣格亲自下厨准备了简单的瑞士传统菜肴。餐桌上继续着白天的对话,但更多了几分轻松和亲密。

    nbsp“你们知道吗,”荣格品尝着白葡萄酒,眼神变得深远,“我最欣赏你们‘微光计划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关于艺术或科学教育,更是关于希望。每个孩子都需要知道,他们内心都有一束光,可以照亮自己的道路,也可能照亮他人的。”

    nbsp程曦感到眼眶湿润:“这正是我们最初的想法。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天文学家或艺术家,但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发现自己的独特光芒。”

  &

第531章 探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