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囚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七四 闫寸:不知不觉,拥有了整条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吴关被他噎得不轻,启程后干脆躲进车厢睡觉,直至快到鄂县,才打着呵欠探出脑袋。

    “打仗闹得,又萧条了不少啊。”吴关道。

    “是啊,我听说许多商队都折返了,或者停留在京畿道以外,观望战况,近日长安米价盐价均涨了一倍,其余货物也都有不同的涨幅。”

    “既然突厥撤兵了,滞留在京畿道周围的商队应该很快就会赶来吧,说不定鄂县会比之前更繁华。”

    “但愿吧,”闫寸道:“不知鄂县的房屋价格是否如你所料地跌了,也不知荷花买到多少。”

    荷花此番收获颇丰。她交给了吴关厚厚一沓房契。

    吴关一一查看了房契上所标的位置及买卖成交价格,不由对荷花竖起大拇指。

    “姐姐可真厉害,半个鄂县都被你买下来了。”

    闫寸则诧异道:“咱们的钱应该不足以买下那么多铺面吧?这……得有多便宜?”

    荷花道:“我怕错过机会,也怕有人跟咱们抢,因此没敢等价格降到最低,降了五成我就开始陆续收购铺面,后来钱确实不够了,但县令帮我挪了些税金……”

    见闫寸瞪圆了眼睛,荷花忙拉住他道:“嘘——天知地知,就咱们几人知,钱已挪了,你就别责备我了。”

    吴关道:“所以……咱们现在欠了县衙多少钱?我算着有三千贯?”

    “不止,”荷花道:“许多新买的铺面都需装潢,咱们拿不出钱,我便又额外借了五百贯,因此总共欠了县衙四千贯。”

    闫寸不禁咋舌,“你胆子也忒大了,若朝廷查账……”

    “又不是不还。”荷花抖了抖吴关还回来的房契,道:“我已算过了,待这些铺面都开起来,四五个月就可还清四千贯外债,快的话或许三个月就能还清,拿别人的钱来赚钱,岂不快哉。”

    吴关不禁拍手道:“姐姐倒真是块经商的材料,我没看错。”

    闫寸气得左拳在右掌上砸了几下,“你们真是亲姐弟。”

    吴关则更关心另一个问题,他道:“如此一来,咱们可欠了县令一个大人情,他就没提什么要求?”~

    荷花挽住两人的胳膊,道:“正好我定制的花船造好了一艘,今日头一次下水,不如咱们摆上一桌酒菜,登船聊个畅快,个中细节我慢慢告诉你们。”

    “好得很,”吴关道:“秋高气爽,正是河里的鱼蟹最肥美的时候吧?咱们弄点来吃啊。”

    “就知道你想那蟹丸子了,我这就打发小二,前去那蟹丸店,叫上一笼屉,给咱们送到船上去。”

    “如此甚好。”吴关又问道:“燕子呢?他没在姐姐身边?”

    荷花被他一问,脸颊上飞起了一团红晕。

    “他……确留下帮忙了,近日多家铺面一同重新装潢,他忙着管理干活的工匠,很是辛苦……”

    “那就更应叫上燕子,好好向他道一句谢。”

    燕子很快就被伙计请了回来。

    闫寸和吴关几乎已认不出他了。

    分别不足半月,燕子的相貌自不可能有什么变化,但他的气场完全变了。

    他换下了做杀手时的那身纯黑劲装,该穿粗布短打。

    “我洗把脸,一身臭汗,让两位见笑了。”

    他一边洗脸,一边说道。

    吴关忍不住围着燕子转了一圈,道:“你不是吃坏东西了吧?怎会如此……搁在以前,打死我也不信你能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来。”

    若从前的燕子是一把利刃,那么现在的他更像是一把锯子,或者一把榔头。

    依旧是好用的,但已不是一件兵器了。

    被吴关如此打趣,燕子又恢复了腼腆的样子,嘿嘿一笑,脸红了起来。

    几人步行往停泊花船的船坞走去,沿途荷花不时指着街边的铺面来一句“这是咱的”“这也是咱的”,吴关只看得心花怒放。

    见闫寸一路默默无语,吴关知道他心里或还有些别扭,便没话找话,悄悄道:“哎,我给你讲个笑话如何?”

    “什么?”

    “从前有个人,挺穷的,老幻想以后有钱了买条街,现在愿望实现了。”

    “然后呢?”闫寸问道。

    “没了。”

    闫寸愣了许久,才道:“那个人不会就是你吧?”

    “正是。”

    “所以呢?”

    “所以什么?”

    “就是……哪里好笑?”

    吴关算是明白了,千万别指望古人理解冷笑话,当然,也有可能是他这个冷笑话太烂了。

    他搓了搓胳膊上冷出来的鸡皮疙瘩,道:“算了算了,当我没说。”

    “你怕不是有病。”

    吴关:……

    吴关:我特么……忍住忍住,我是文明人,我不生气……

    船坞。

    几人看到了准备入水的花船。

    那是一艘三丈余长,近两仗宽的船,船头视野开阔的位置摆了一张圆桌,确是宴请的好地方,春秋可将船划出城去,一边饮酒一边赏景,夏日则可在其上纳凉,到了窝冬时节,安上挡板,架起火炉,约上三五好友,于船上小酌,那可太惬意了。

    “姑娘来了?”造船的老工匠在岸边摆出一张小小的供桌,供桌上有一副近两尺高的神龛,神龛内的神像漆黑,且张牙舞爪面目狰狞。

    那是一尊女神像。

    “女神”并不足以概括,说是“女婆”更为合适,因为能看出是个老妪。

    老妪身侧伸出六只枯瘦的手,奇怪的是六只手并非对称分布,而是左侧两只,右侧四只。

一七四 闫寸:不知不觉,拥有了整条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