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囚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八二 吴关:万万没想到,我竟然吐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杀人的部分先审到这儿,审分尸的部分吧。

    县令坐直身子,捋着胡子换了换思路,又对堂下的衙役道:“将张五王六带下去,赵福且留下。”

    赵福有些羡慕地看着可以离开“是非地”的两人。

    “赵福,本官问你,你那义父赵徐来痴傻了,你可知道?”

    “小人已听说了。”

    “他痴傻后常常叨念河神莫来索我命……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因为……大约是被毛六的死吓到了,我们确造谣了。”

    “只是造谣?”

    赵福低头不语。

    县令一拍惊堂木,“你若知情不报,与罪犯一并治罪!”

    “我,我……他……”赵福慌了。

    县令趁热打铁道:“你是去凿船的,不方便偷用船坞的工具,难道不会回家找工具吗?”

    “我……”赵福再次语塞

    看到赵福如此,县令适时威胁道:“难道你想吃了苦头再招认吗?”

    被这话一下,赵福又开始抖,衣服后襟都被汗浸湿了。

    “那……那日小的确回家取工具了,可是……您也知道,小的家是经商的,又不做活,一时还真找不到趁手的工具。

    我在翻箱倒柜时,惊动了义父。

    义父问我半夜作甚,我便将想法说给他听。

    义父沉吟片刻,帮我找到了工具,一把锤子,一根拇指粗的铁钎。

    而后我们一起又到了河边,就在船坞附近。

    我下河去凿船,义父在岸边放风。

    我水性确还可以,也靠近到了船边,可是……可……”

    赵福脸憋得通红,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县令喝道:“你还想隐瞒不成?!”

    “不敢不敢!”赵福终于道:“可待我靠近船边,想要探头看看船上的情况,顺便换口气,却……哎,却不知谁在倒夜壶……”

    所有人都愣住了,赵福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县令张了张嘴,也不知是该笑话他,还是该同情他,堂下听审的人却已绷不住了,爆发出了一通雷鸣般的笑声。

    两旁所站的衙役,一个个低着头,肩膀耸动,都在忍笑。

    后堂,闫寸和吴关尴尬地对视。

    吴关问道:“那晚我没吐吧?”

    “不,你吐了。”

    “我有喝那么多酒吗?”

    “绝对有。”

    “那……我不会正好吐在夜壶里了吧?”

    “难道船舱里还有别的地方可让你吐吗?”

    “这样啊,那……大半夜你不会正好去倒过夜壶吧?”

    “我不倒掉,难道还留着它在屋里散味儿吗?”

    吴关嘴角抽了抽,不忍想象当时的画面。

    大堂之上,县令将惊堂木连拍了几下。 m.a

    “肃静!都肃静!”

    笑声是止住了,但憋笑的噗嗤声不断,就连县令都快忍出腹肌了。

    县令只好将球提给赵福。

    “你继续……就是那个……倒夜壶,然后呢?”

    “然后……小人被屎尿弄了一脸,十分惊诧,手中锤子掉了。没了工具,只好……只好先潜入水中藏着,待对方洗刷好夜壶,离开,再偷偷游回岸边。”

    后堂的吴关先是气愤地纠正道:“那不是屎尿。”

    而后他又不死心地跟闫寸确认道:“你倒完以后,洗夜壶了吗?”

    闫寸无奈地反问道:“我看起来像那种不洗夜壶的邋遢鬼吗?”

    “特别像。”

    “滚吧你。”

    吴关叹了口气,道:“我有什么错?可为什么我觉得很丢人?”

    闫寸:“那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别对第三个人提起。”

    两人立即在这件事上达成了共识。

    县衙大堂,众人终于忍住了笑,县令正色问道:“那么上岸以后呢?”

    赵福脸上的尴尬之色稍有缓解,他抬起袖子擦了擦额上的汗,继续道:“上岸后我看到义父蹲在河边,正在洗手,衣袖……他似乎也洗了衣袖,反正湿了一大片。

    我心下十分忐忑,最近义父着急上火,脾气不大好,此番我办事不利,恐怕义父会责备。

    可是义父并未责备我,只说让我连夜去办另一件事。”

    “何事?”

    “他让我去见其他掌柜们,通知他们明日一早去船坞,向荷花姑娘发难。”

    “赵徐来可曾说起以什么理由发难?”

    “义父只说到了便知道了,且千叮咛万嘱咐,机不可失,千万要来。”

    县令接过话头道:“然后大伙二天一去,就发现老船工死了,而你义父赵徐来立即放出谣言,说什么河神显灵。”

    “是……是。”

    县令也不下结论,而是问赵福道:“此事你怎么看?”

    赵福沉默了。

    沉默了约三个弹指,赵福长长叹了一口气,又磕了个头,道:“义父已痴傻了,刑罚无法教化一个痴傻之人,我愿代其受罚。”

    “抓你来时,本县将你当做凶手审问,你蒙了冤,吃了苦,却并未供出你的义父,这倒算是孝顺。

    唐律有云亲亲相隐,赵徐来虽非你的生父,却收留年少逃难的你,将你养大,并教你经商的本事,胜似生父。

    你包庇其罪,本县怎能责罚,此事可以不提。

    但你曾意图谋害荷花姑娘,以及与荷花姑娘同行的两位朝廷命官,虽然……呃……虽因一些原因没能得手……咳咳……但按律仍应受罚。

    按律你本应处徒刑,但本官体谅你义父痴傻,又有官司缠身,需有人在旁照料,因此准你以铜赎罪,你可愿意?”

    唐代一些罪犯可以通过向官府缴纳铜说白了,就是铜钱来赎罪。如徒刑来说,二十斤铜可抵一年徒刑。

    当然了,以铜赎罪也是有条件的。

    赵福的情况并不符合条件,县令属于法外开恩,赵福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只顾磕头,话都不会说了。

    县衙后堂。

    吴关道:“赵徐来分尸一事,我看审到这里也就到头了,剩下的就是县令去跟那痴傻人较劲了。”

    “不容啊,”闫寸叹道:“关键杀人一事,咱们还不得要领。”

    “不,杀人一事也快要水落石出了。”

一八二 吴关:万万没想到,我竟然吐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