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振兴东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兄弟我不是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卫伯儒,本名卫觊,这人年岁虽小蔡邕一轮多,但其人天赋好,书法写得确实不赖,十几年未见,说不定…

    若是旁人这个年岁蔡邕可能不知道,但是这卫觊可是得到过他的指导的,他蔡家多与河东卫氏有过交往,互相走动得多

    “不对!伯儒写不出…”蔡邕开始仔细一览文中内容,“此移社文也!我得之矣…我得之矣!”

    刘备不懂其中的道道,只见蔡邕时而自语,时而沉吟,时而狂喜,时而揣摩…

    自古艺术家皆好行为艺术耶…

    崔博就知道,蔡邕这厮保准儿知道这文章是谁写的!

    “得无崔子玉后人?”蔡邕反复拜读了好一会儿,终于想起了干站着崔博了,他幽幽的问道。

    崔子玉,就是崔博的太爷爷崔瑗。

    崔博点了点头,道“然也”。

    紧接着他又云什么“小子无学,借与君子鉴赏”云云,蔡邕当然是“不肯要”的,但是“架不住”崔博的好意呀

    此物珍贵,十分珍贵,换言之,没有崔博给这玩意儿拿出来,江湖上根本就没有流传的,是名家孤本,是在失佚边缘徘徊的孤本…

    哪怕只是借,也能让蔡邕高兴地不得了,光说书法价值,就值得他学习的。

    崔博算是号准了蔡邕的命脉了,有此物在前,蔡邕对他的印象…自然是好得不得了!

    于是乎崔博趁热打铁,先是硬着头皮的请教了学问,这刘备不感兴趣,就没插嘴。

    紧接着崔博隐隐透露出一个消息他家还藏有草书势。

    这可算是历朝历代专论书法艺术的文章,属于专业性论文,知道这文章存在的寥寥,恰好蔡邕就是其中不多的人之一。

    蔡邕听着…就差口水掉出来了!这玩意儿不传于世,蔡邕也只是听过,一直未能得见,本应是遗憾事,但是崔博的到来,这个遗憾能给它圆喽

    ……

    “尝闻蔡大家早年为河平长?”聊着聊着,崔博突然变了一个话题。

    蔡邕就说是啊,他是在河平当过县长,但没当太久,就被调走了。

    崔博接着问道:“河平县风物如何?”

    这就是崔博旁敲侧击想问的,公氏母女正是此地人,若按彼等所说,当年蔡邕就是在此地欠下了情债,而后一走了之…

    崔博问这个问题之后,蔡邕的脸色明显变得不好起来,不是说不怿,而是显得有点儿愧悔,他好半晌才回答道:“河平县啊…是个好地方,民风淳朴,惜乎…”

    崔博装作疑惑的样子:“惜乎什么?”

    刘备在旁边也是疑惑,只不过他疑惑的是崔博的异常行为…这事儿跟他们来此处的目的搭嘎吗?

    若是说前面是为了拉近关系,但是这话题,可就扯得太远了…

    蔡邕用手揉了揉眉心,随后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往事而已…”

    崔博心中了然,这事儿他已经确定下了,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

    说到这,崔博的目的也差不多完成了,最后还要帮助刘备,话说…这会面的前期,崔博可是对不起刘备啊。

    风头算是全被崔博出尽,好感亦是崔博占了大头,交流学术什么的,刘备更是搭不上腔…

    “博少时来过雒阳,尝闻蔡大家之女文思巧妙,学而优上,不失为奇女子,不知蔡家姊姊见在何处耶?”

第三十七章 兄弟我不是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