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锄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古柘(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则孤王地贫,军费紧张,是以,自明日起,进出城池者,但穿异服,皆收取三枚铜钱,以资军费,留发辫者,收两文以资军费……”

    ……

    朱慈炯曾经读过一首现代小诗: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他倒是想要改两句——只要金钱到,随你任逍遥。

    个人的自由他不干涉,但是,他的自由,除非将他干掉,否则谁也不能干涉!

    ……

    牛二娃带着两百兵卒,前往二郎庙乡去了。

    张若泰说那边都是山区,大山直耸入云,道路很是难行,如此一来,使得二郎庙那边几乎就是化外之地。

    甚至,除了盐铁之外,那个地方也不大和外界来往……

    朱慈炯有了猜测,那传令兵怕是凶多吉少了。

    他派遣牛二娃前往二郎庙而去,并让张若泰随军给他带路。

    不过是一个地方乡堡的抗拒而已,朱慈炯并不在意。

    他部火枪装备率已经达到了一半以上,对付一个地方小蛇,若是牛二娃这个跟着他一路从京师辗转返回的十九骑士之一,竟然都搞不定……

    那么牛二娃就不要在军中混了。

    朱慈炯带着五百兵卒,带着足足两千人之多的本地乡老、保长,朝着博望而去。

    博望乃是方城张氏的发家之地。

    此地在汉时连出两个大人物,甚至,白水张氏的崛起,都因为方城张家。

    只不过,后来方城张氏,渐渐地没落了。

    甚至,不得不依附在南阳张家的羽翼下。

    后世人很难理解郡望制度,若有人夸夸其谈祖先的荣光,则会让人很是反感。

    在古代,依附于大家之下,有很多好处。

    在草菅人命的时代,有一个显赫的背景,会少了很多磨难。

    这也是为什么武蠢货掺水世家之后,郡望制名存实亡,却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

    当年的博望城已经已经衰败了。

    就像那些没在交通要道上的城池一样……

    南阳是南船北马的中点,境内更是有赊店、紫荆关这两个河南四大名镇之二,但是,一些古城的衰落,却是无可避免的。

    (河南省四大名镇赊店、朱仙镇、回郭镇、荆紫关镇)。

    博望街道狭小,屋檐低矮,甚至行人稍不注意就会碰到了屋檐……

    这是一个遍布古迹的集镇。

    博望境内有白马寺、一步三眼井、四步三孔桥、张骞桥、火烧博望坡古柘刺树,等汉唐古迹遗存。

    ……

    一株浑身漆黑,两三人方能合抱的柘树,耸立在官道之畔。

    朱慈炯弯腰对古树长拜。

    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位据说是前明遗子的三皇子殿下,究竟要干什么,却听到朱慈炯缓缓开口道:

    “当年汉室孱弱,刘备领军新野,为了阻断曹操追兵,一把火烧了此地,断了曹操追兵,此后才有汉室延续五十年之事……”

    众人半信半疑。

    这只是一个传说,这里究竟是不是当年的古战场,谁也说不准啊!

    有人推了推博望镇的三个乡老,想让他们出来解释,三人却裹足不前。

    推了好几下,那三人只得站了出来,最年长者开口道:

 

第九十四章:古柘(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