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逆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有错有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错将奸贼认良师,半载辛苦付流水】

    宋翊正在闭目等死,乎听一声法号响亮:“无上天尊,祖师爷慈悲!”。

    洞口望去,一老者傲然而立,此人身穿玄色得罗①头戴混元巾,手持拂尘白须飘然,虽然是一身平常道士的打扮,但却掩饰不住仙家风范。

    “梁总管,深夜在此与小徒如此亲密所谓何事?”说话时内息充足,震得狭小的洞穴嗡嗡作响,京城之中除了张虚白,还有谁能有此功力。

    原来,今日雷击太一宫,一众道士皆被击昏,只有云守清一辈的弟子可以运功化解。宋翊修为低微本应是最惨的一个,却也能运用打坐调息的方式化解雷电之力,张虚白虽然心中疑惑,但当时情形也不便多问。

    待便堂用过斋饭之后,张虚白回屋调息一番,自觉真元已然恢复了八成,便吩咐道童去将宋翊传来细细询问。没想到,用了一盏茶的时间,负责去传宋翊的小道士才来回复,找遍太一宫也没有寻着宋翊。

    张虚白六壬之术通神,立刻掐指算来,六壬之数落在了空亡②上。又经详细推演便得知宋翊位在东北方向、陷于土石之中而且身处绝境。而开封城内,唯有万寿山的环境与方位能够符合。于是,立即换了一身轻便道服直奔万寿山,翻墙跃脊自然不在话下。

    万寿山长不过六里、方圆不过七百亩,张虚白刚到山中便听得宋翊声音呼喊:“吾命休矣。”。寻声望去,果见一洞中有微弱亮光,神形如电飞至近前,便见那名老者正对宋翊施展妖术。

    张虚白经常出入大内之中,一眼便认出那老者身份,正是执掌大太监梁师成。而他正在施展的功法,正是九转天魔功中的天魔移魂大法,当年邪派高手“自在天魔”所修炼的武功。

    梁师成③听到张虚白高唱发号已然暗道不妙,天魔移魂大法正在关键时刻,若是此刻被人趁虚而入自己毫无还手之力。虽然机关算尽,却未曾想过张虚白这个大煞星竟然能找到这里来。别人还好对付,偏偏这个张虚白是无论如何也打发不掉的。

    眼下势比人强,虽然梁师成舍不得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却也只能就此罢手。

    梁师成把持朝政多年,身兼百职,最懂得权衡利害、玩弄心计,心念电转立刻便有了计策。

    只听他哈哈一笑,收了眼中绿光站起身来与张虚白对面而立,可是右手依然摁着宋翊的脑袋慢慢调整自己的内息。

    梁师成并没有答话,反而向张虚白发问道:“仙长深夜来到大内禁地有何公干?”

    梁师成既能成为当朝的“隐相”暗地里把控朝局,足见其城府之深。皇上既然命他督造万寿山并长期修缮,这里就是他的地盘。

    他心想:“你们到了我的地盘上我怎么说都行,反正这个宋翊现在迷迷糊糊的也开不了口。你还别和我抢人,否则我随时一掌碎了他的脑袋。”

    张虚白一百多岁也不是白活的。俗话讲年老成精,他是不是地仙没人知道,老成精却是可以肯定的。

    片刻间,张虚白心中便已有了计较,当即哈哈一笑答道:“前日,我与圣上饮酒,圣上问我国运如何,贫道不敢妄言欺瞒,便回答:‘需要择日观星推演。

    圣上又问我何地观星最佳?我说:‘万寿山夺天地之造化集神州之灵气,虽为人造之所,却包容南北之气像,天下绝无仅有。而且设计巧妙,五行均衡,龙气充沛,乃是人间难觅的仙家宝地。

    圣上听罢龙颜大悦,恩准我随时到万寿山推演天象。”

    张虚白心道:“我经常与皇上饮酒,皇上每次都喝的大醉,胡言乱语,酒醒了便什么都不记得,我随便说什么他梁师成也没法验证”。

    梁师成心中暗骂一声:“好奸道!你喝醉了酒,枕在皇帝腿上睡觉的事谁不知道?

    那个昏君整日当自己是长生帝君降世④,除了打坐就是吃金丹。朝政之事扔到一边,每天与这帮道士为伍,喝多了酒什么话也能说,鬼知道这个奸道的话是真是假。

    现在他这样说便是奉了圣旨,我也不能过分刁难。”当即冷笑一声道:“即是如此,真人请便。”

    张虚白却又装作无知地说道:“这道童本是奉我之命前来布置法台,不知为何被总管扣住?”

    梁师成回道:“老奴奉圣上之命看管万寿山不敢有丝毫懈怠,每晚必亲自前来巡查才能入睡。方才看到你家小童赤裸上身坐在洞内,我疑是贼人躲在此处欲图不轨便上前问话。谁知他并不答我,于是才到近处详查。”

    张虚白又借机问道:“总管即是巡查,为何不带随从兵丁,遇见贼人孤身上前岂不危险?”

    梁师成却反问道:“你家小童即是前来布置法台,为何身边未见一物?”

    张虚白赶忙就坡下驴,装做着急地样子说道:“这道童路遇贼人被抢也未可知,我那些法器十分珍贵也想知道下落,既如此不如将他唤醒问个明白。”

    话未说完,张虚白便已抢先出手,说是去寻宋翊,却并指如剑向梁师成压着宋翊的右手手腕削去。指尖金色剑气吞吐,锋利程度不亚于精钢打造的宝剑,剑气未及便已让人皮肉生痛。

    梁师成识得厉害,未带兵刃不敢硬接,急忙抽手闪身必过,身法尤如鬼魅一般。

    张虚白也暗自吃惊:“单看此人身法与我相差不远,虽不知其武功如何,料也不会太差。今日我与林灵素比拼道术,真元只恢复了八成,若想杀他绝非易事。

    况且,以他的身份和势力,如若猝死影响太大恐会危及朝局,先救宋翊才是要紧。”当即拱手施礼道:“没想到总管深藏不露,倒是贫道妄自担心了。”

    天底没人愿意与张虚白交手,以梁师成深藏不露的性格当然更是能避则避,要不怎么会有一个“隐相”的雅号。

    只听梁师成陪笑道:“老奴整日陪伴圣驾,勉强学了几手粗浅功夫,随时准备为圣上尽忠,让真人见笑了。现在令徒已然交还,老奴公务在身不能相陪,告辞了。”说话间便闪身出了洞口。

    此时宋翊仍然浑浑噩噩地坐在那里,方才发生的事情听了个迷迷糊糊。张虚白赶忙运功查看,将一缕真气渡入宋翊体内,凝神而视。即使修道百年的张虚白也不由破口骂道:“阉狗奸贼!”。

    怪不得梁师成会轻易放过宋翊,宋翊真元几乎被他抽光,只剩下绿豆大小的本元也是暗淡无光,要不是怕宋翊当场毙命自己失了后路,估计梁师成稍微再施些力气就将宋翊抽干了。即使如此,宋翊也不过比死人多口热乎气,想要救他也是势必登天。

    张虚白立即渡入一缕真气将宋翊本元敷住,生怕喘息之机便溃散了。此处并不是久留之地,张虚白扛起宋翊施展绝世轻功蹿房越脊奔回太一宫。

    幸好一路上未曾再生枝节,张虚白直接将宋翊放到自己床上,又将何守圆等三名弟子叫到屋内,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事后张虚白又叮嘱几人,梁师成党羽众多势力根深蒂固,今后行事定要多加谨慎。之后三位师叔又轮流查看了宋翊的情况,纷纷哀声叹气表示无法可解。

    张虚白自言自语地道:“本元乃是先天之精,有损无补,要想宋翊醒转除非大罗金仙临凡,九转大还丹在手,可是这世上哪里去找大罗金仙”。

    正急切间,却听云守清道:“师父,大罗金仙是没有,这九转大还丹可未必。”

    “此话怎讲?”张虚白立刻反问道。

    云守清继续说道:“林灵素武功不及师父,却是炼丹画符的大行家。皇上对他的丹术深信不疑,四处收集珍惜材料提供给他,命他为自己炼制金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若是动手,什么稀世奇珍找不到?我听闻林灵素手上连龙鳞、凤羽都有,我就不信他不藏私。”

    张虚白心知所言不虚,只是拉不下脸来去找林灵素,但是宋翊是张守真的临终嘱托,岂能碍于面子见死不救。

    云守清看出师父的想法,于是说道:“不用师傅亲自去求丹,弟子一人前去便可。”

    张虚白皱眉道:“若是去求九转大还丹,你的面子怕是不够?”

    云守清却道:“不是谁的面子,他打坏了咱家的宫观理应赔偿,而且师傅替他将此事摁下,他也欠了咱一个大人情。”

    张虚白想了想道:“也好,你姑且去试一下,切记勿要强求,而且不要提及宋翊受伤的原委。”张虚白知道云守清虽然年岁轻,但是心思活络、办事周到,所以放心让他前去。

    云守清答了声:“师傅放心。”转身便走。张虚白却将他叫住,取出掌门玉佩给他作为信物。

    开封城内房屋错落密实,骑马反而受限,云守清一路狂奔蹿房越脊赶往神霄派万寿宫去见林灵素。

    神霄派万寿宫大殿之上,林灵素盘膝而坐,虽然气色不佳但也大为好转。待云守清躬身施礼后便问道:“师侄深夜前来有何要事?”

    云守清退到一旁恭敬答道:“师叔道法通神,雷动九天更是天雷降世。”

    林灵素最不愿提到此事,一听云守清开口便觉头痛,于是咳簌两声化解尴尬。

    云守清听罢暗自发笑,赶忙继续说道:“您走之后,我们为众弟子施治。有一名刚入门还未冠巾拜师的小道童,修为尚浅难抵天威,真元几乎震得溃散。

    治了一晚,我师父也束手无策,这才前来打扰。听闻师叔炼丹之数天下第一,特来求一粒九转大还丹救命。”说罢还将掌门信物取出进行证实。

    林灵素听罢更加头痛,此事确是因自己而起,毁了别人宫观不说,还牵连了他人性命,实在不妥。可这大还丹乃是道家至宝,若要给人确实肉疼。

    但是,林灵素转念又一想,“今日斗法我本输给了张虚白,日后见他免不了低人一头。况且几个徒弟当时也在场,传扬出去更是无地自容。

    此事我正自头痛如何化,没想到眼下竟有一件连张虚白都束手无策的事情,我正好显些本领让那张虚白瞧瞧。

    九转大还丹事小,找回本真人脸面事大。他说我炼金丹是下品,今天我到要让他看看谁是下品。”

    穷人常念道:“面子能值几个钱”,那得分是谁,林道爷的面子怎么也值一颗大还丹。

    心念至此,林灵素长叹一声道:“九转大还丹乃是仙家宝物,我这里确实没有。我可予你理脉丸一粒,保命灵符一道,你且回去试试。”说罢便更衣开坛画符。

&nb

第十章:有错有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