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逆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东京夜战(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刺杀的都是朝中显贵,却派你我来杀一个没品阶的进武副尉,法师也是太看得起此人了。”

    没移安猜显然老成许多,沉声道:“你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韩世忠。据说此人天生神力,勇武过人,十二三岁就能赤手空拳打败三四个成年壮汉。那时,宋军围攻我大夏肃天城,韩世忠仅为一攻城兵卒,竟然仅凭一人之力爬上城楼砍下守城将领脑袋至于城外。

    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日后定非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必成大患。而且,蒿平岭一战,宋夏两军鏖战于野,韩世忠竟然于万军之中,单枪匹马突入重围,阵斩监军驸马兀移,以致我军大败。太后亲自嘱托法师将他列入必杀名单,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此人。”

    都罗吐黑任然不忿道:“法师太是看不起我二人,就算韩世忠凶悍也不过匹夫之勇,哪里用得到你我二人同时招呼,未免小题大做。一会儿待得他出来,你就在一旁观阵,我自己三两下便将他结果了。”

    两人正说话间,只见一名三十来岁的汉子晃荡荡从丰乐楼中走出来。此人身着短衣便服,昂扬六尺身高,体态魁梧,鹰眉虎目面净无须,与画像上一模一样。

    都罗吐黑一眼便认出韩世忠,又见韩世忠拐进一条偏僻小巷,自己便挺胸阔步迎了上去。没移安猜则将短挝扣在手中,身藏黑巷之中偷偷观察。

    丰乐楼的寿眉酒闻名京城,韩世忠此次进京办事当然少不了美酒佳人。此时喝得醉意熏熏,猛一抬头却看见都罗吐黑双手环抱大马金刀的站在自己面前。韩世忠虽然有些醉意却也不是人事不知,此地四下无人对方背负短刀拦在眼前便知是敌非友。

    都罗吐黑轻蔑地问道:“你是韩世忠?”

    都罗吐黑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回答他的是一只迎面而来,饭碗大小的拳头。都罗吐黑口鼻出血,只因他太不了解眼前的对手。

    韩世忠自小混迹市井,性格粗犷,嗜酒豪纵,好勇斗狠,人送外号韩泼五,无论打架还是打仗从来不讲章法,向来先发制人出奇制胜。

    都罗吐黑也算是一名好手,虽然一时大意挨了一拳却也不至于伤了根本。脸上虽然吃痛,却也不忘了拔刀还击。但右手刚刚摸上刀柄,韩世忠第二拳以致肋下。都罗吐黑来不及拔刀,只得回掌去切对方手腕,却见另一只拳头又到眼前。韩世忠得了先机绝不饶人,一通老拳打得都罗吐黑疲于招架。

    都罗吐黑武功本是强过韩世忠,怎奈被对方占了先机得了先手,一时间只能被动挨打。不知没移安猜是否在暗处偷笑,一时间恼羞成怒。只听都罗吐黑一声暴喝,胸口硬抗韩世忠一拳,同时拍出一掌打中韩世忠肩头,两人各退三步,都罗吐黑已将短刀抄在手中。

    都罗吐黑右手持刀左手揉了一下胸口心道:“这个韩世忠果然彪悍,而且膂力惊人,被他打中的地方就像被铁锤砸到一样,若是普通兵卒被他方才那样一顿暴打命也没了一半。”

    经过刚才一通殴斗韩世忠酒醒过半,已然看出对方不是易与之辈。现在对方短刀在手更难应付,自己出来吃酒却只有一柄随身匕首藏在靴中。韩世忠战场经验老道,眼下情况匕首只能做为杀手锏使用。

    都罗吐黑恼怒之下急于挽回颜面,晃动短刀向韩世忠当头劈去。韩世忠不退反进栖到都罗吐黑近身,右手托住刀柄,因他身高臂长对方刀势刚起便被封住力道。都罗吐黑未及变招韩世忠已旋至身后,左手勒住脖颈右手将都罗吐黑的手和刀柄死死攥住,双腿攀上小腹施了一个千斤坠将都罗吐黑仰面拖倒在地。

    韩世忠身长力大,都罗吐黑一时间难以挣脱,只能用左手去与韩世忠角力。韩世忠一只左臂粗如常人小腿,死死勒住脖颈,都罗吐黑仅凭一只左手一时间竟然难以撼动,只得僵持在那里。此时若是没移安猜出来补上一刀,定能轻易了结了韩世忠。

    说来倒不是没移安猜存心看笑话,却是有苦自知。自己留心观战,却没想黄雀在后,不知那一路的高手在背后施了定身法将自己困住,心中着实憋闷。

    云守清站在没移安猜身后,手中冰冷的长剑架在没移安猜脖颈之上心中暗笑:“本是奉了师傅之命前来救人,想着会有一番恶战。谁曾想这个呆瓜直挺挺站在那里,被我悄没声息的一道黄符贴到背上,得来全不费工夫。话说这道符?实在好使,那日看到林灵素使出来连师父都能困住片刻,这种弱狗休想一时半刻解开。”

    却见没移安猜背后确实贴着一道黄色“铁枷符”,与那日林灵素施展雷动九天之前用来困住张虚白的那道符?一模一样。云守清还真是聪慧过人,看过一次便牢记于心,如法炮制用起来爽快无比。

    这边云守清正寻思着是否出手将韩世忠那边事情了结,却见事情已起了变化。

    韩世忠与都罗吐黑相持不下。此地并非荒郊野地迟早被人发现,都罗吐黑心中甚是焦急,一个鱼跃便要翻身而起反被韩世忠借机压在身下。

    都罗吐黑脸面朝下四肢伏地,根本无法攻击扒在背上的大汉,正欲双手撑地解脱困局,突然感到肋下一冷。原是韩世忠趁着都罗吐黑肋下空挡,拔出靴筒中的匕首顺了进去。韩世忠本是好勇斗狠的性格,岂能给他喘息之机,接连一通猛刺便了结了都罗吐黑性命。

    都罗吐黑也是奇刃堂的好手,以自身能力完全可以杀掉韩世忠。但他却被韩世忠激怒,舍长取短与韩世忠近身肉搏,选择对方擅长的作战方式,被韩世忠以市井无赖的打法撕皮落肉趁机痛下黑手。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战场自有战场的打法。可怜都罗吐黑只发挥了一半的战力便一命呜呼,真正杀招都未使出,死的甚是不甘。

    可是,若论不甘当数没移安猜。刀未出鞘、拳脚未动便被他人制住。云守清见韩世忠顺利结果了敌人,到街上去找巡逻兵丁,自己不易多事,便卸了没移安猜随身兵刃将他扛在身上,蹿房越脊高来高去,避免百姓目光直奔龙德太一宫。

    备注

    1开宝塔: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门大街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文物,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元年),是1961年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在900多年中,历经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

    2挝

    明茅元仪《武备志》上图示了一种双飞挝,「用净铁打造,若鹰爪样,五指攒中,钉活,穿长绳系之。始击人马,用大力丢去,著身收合,回头不能脱走。

    《中国兵器史稿》说:「此器仅一绳一爪,爪以铁制,与人掌同;惟而略短,每指除大指外,亦均三节。第一节之端锐利有如鸡爪,每一节相连之处,皆活络,装有极小及灵活之机关,能使各节伸缩活动,盖每节小机括,亦有弦索通於总索也。飞爪著人,将索一抽,小机括使爪深陷入人体,敌挣奔则愈深,万难逃脱。

    3横山之战

    政和四年(1114年),宋军在童贯、种师道的率领下,在古骨龙大败西夏军,宣和元年(1119年),攻克西夏横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面临亡国之危,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

    4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北宋名将。狄青出身贫寒,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累官延州指挥使。他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常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5种师道

    种师道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被尊称为“老种”。

    6御街

    开封城外城南墙正中为南薰门,与里城正南门朱雀门,宫城正南门宣德门构成全城的中轴线,称御街。御街宽约二百步,折合280米(一步为1.4米),两边为御廊,中心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行人皆在杈子之外。杈子里有砖石?砌御沟水两道,尽植莲荷,近岸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这条御街设置的很宽,从宣德门到朱雀门里的州桥(汴河桥)之北的一段御街,实际上是宫廷前南北向的广场,扩大了宫城前的视野,以显示宫城的高大雄伟。而中央官署也多布设在这段御街的两侧。

    7燕居服

    宋朝男子在家中穿的衣服,也叫私服。

    8童贯外貌

    《宋史》有载“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

    9丰乐楼

    前身为白矾楼,又称矾楼,后被人误称为“樊”楼。因最初经销白矾被称为“白矾楼”,后改为酒楼,同时也是京城最大的酿酒坊。丰乐楼内拥有京都第一流的艺伎,“李师师”便是其中之一。《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宋宣和六年(1124)宋徽宗册封李师师为瀛国夫人,矾楼内专门设置御座。又有《翁天脞语》里也有记载:“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京访师师”。(施耐庵先生的书中包揽历史,极具研究价值,无怪为四大名著,实在佩服。)

    靖康二年(1127)3月金军攻陷汴京,焚毁丰乐楼,截止笔者写书的时候,矾楼的仍位置仍难断定。一说在御街北端也就是现在的重建位置。一说在东华门外景明坊棚板街,此种说法根据棚板街的位置可与宋徽宗通过地道与李师师幽会的传说相联系,比较可信。(景明坊系北宋时左军第二厢16坊中之一坊。)至于丰乐楼的具体样式更不清楚,只能借鉴《东京梦华录》的原文用以形容,不敢乱写。

    10进武副尉

    北宋朝武官共分五十二个官阶,承信郎三班借职从九品为第五十二阶,以下自进武校尉至守阙进勇副使等八阶无品级。

    崇宁四年(1105),西夏扰边,韩世忠所在部队抵达银州(在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御边抵敌,韩世忠斩将夺关,夏军大败,经略上报其功,为童贯所疑惑,“止补一资”。后又立战功,方补进义副尉。后来继续以军功转进武副尉。

第十五章:东京夜战(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