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金刀斩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山之中传刀法,化繁为简杀人技】
“刀亦有名,并非你给他起的名字,在你了解他之后自会知道它的名字。”这是高汉武对刀名的解释,也许是他的感悟,但是宋翊却从未听过。
刀名“无碍”,无所阻碍,锋刃过处,尽为刀斩。这是高汉武对“无碍”的解释,的确是气势磅礴。若要配得上如此气势,持刀之人必须刻苦修炼。
宋翊每日清晨起身便要双手持着木棍弓步站桩,木棍前端还要用滕蔓系上一块二十来斤的石头,一站就是一个时辰,直至双臂麻木才算结束。用高汉武的话说,持刀必须要有腕力,刀都握不住怎样砍人。
高汉武为使宋翊信服,双手各持一根木棍,棍梢搭在身侧两块一人来高的青石之上竟能双脚离地,仅靠腕力将身体稳稳撑起。看得宋翊瞠目结舌,心道怪不得如此长刀在他手里竟然使得轻如无物。
到了下午,宋翊还要用木棍练习劈砍三千下,棍梢也被绑了一块十余斤的青石。高汉武解释说,战场上往往要劈砍一天,战刀也要劈断几口,一场仗活着打下来手臂也会肿起老高。
虽然宋翊每日都要重复不停地练习,心中仍对彭晓月念念不忘。说也奇怪,彭晓月这段时间也没有上山来找宋翊,难道是高汉武将事情告诉了彭老叶?
宋翊也不好相问,只能将思念之情深埋心底,高汉武交待他的任务他都要加倍地练习,希望用修炼的苦累将思念遮掩住。
宋翊每日都要练得汗水淋漓,四肢肿胀才勉强放过自己,浸过温泉几乎是爬到床上去睡觉。说是睡觉,基本上就是累得昏过去。即使是如此,在沉沉睡去的那一瞬间,眼前出现的也是晓月的身影。
也就是宋翊筋骨异于常人,对于如此艰苦的训练尚能承受,第二天却又精神饱满恢复如初。
超强的筋骨,刻苦的训练,仅一个月的时间,宋翊的根基已经十分扎实。就连高汉武也是大为羡慕,看来大还丹配合更骨术已将宋翊的身体打造得十分完美,身体的适应能力已经达到了人体的巅峰。
宋翊已经习惯了山中的作息,每日清晨天光微亮便早早起床,趁着天气凉爽手持木棍练习腕力。
这日清晨,宋翊正在持棍练腕,高汉武持着长刀站到宋翊面前一丈左右的空地上开始说教:“更骨术对你的身体帮助之大超乎我的设想,加之你修炼刻苦所以精进神速。
现在你已经具备了练刀的基本条件,从今日起我就利用你练习腕力的时候将‘断金刀法交给你。”
宋翊棍梢所敷青石已有五六十斤,高汉武要他听讲却没让他放下木棍,宋翊只能保持姿势一动不动。从远处看去,高汉武仿佛在对石像说话一般,可以说宋翊的修炼真的有了一定的境界。
高汉武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刀不论长短样式,只有两种使法,砍和刺。虽然各门派都有不同的招式,但只是真对砍、刺的不同细化。
但无论怎么变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砍倒敌人而已,所以我认为最简单直接的招式才是最好的。因为速度够快,力道够猛,你先砍倒敌人敌人自然就无法砍到你。”
高汉武第一次给人上课,需要宋翊听得明白才继续向下讲。看到宋翊点头才继续说道:“劈砍是刀的主要使法。握刀分双手和单手,单手灵活但双手力道更猛。
刀的样式长短不同,也决定了刀的使用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配重,你看我的‘无碍,刃长四尺三寸柄长一尺二寸,持刀时力道集中在刀锋上,劈砍之力十分强悍,但是普通之人使起来却十分费力。
若是刀柄再多占三寸,力道则集中于刀刃中央,普通人也能轻松使用,但是劈砍的力度也会倍减。
然而,一些能功巧匠为了综合平衡,会在刀身之中内藏滚珠铁球,刀的配重会根着使用者的动作而改变,但是技巧很难掌握,而且局限性太大,只能做一些直来直去的动作,否则容易伤到手腕。
而双手刀的刀柄很长,可以通过改变持握的姿势来进行弥补,若是需要加强劈砍的时候可两手握在刀柄末端,需要灵活快速的时候可以握得靠近刀格一些,以此来改变整体的配重,就像秤砣一样来回移动进行均衡。”
其实宋翊心思是何等灵巧,自幼便通晓“权衡”之理并活学活用,高汉武说的话自然一想便透,哪里用得到他在这里掰开揉碎的??隆
高汉武讲完之后让宋翊用手中的木棍进行尝试,宋翊试着将两手逐渐前移,果然觉的轻松很多。怪不得高汉武能将一柄五尺长刀使得得心应手,原来其中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高汉武对自己的“无碍”知晓得分毫不差,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无碍的优势。别人只想着如何驾驭手中的兵器,而他却将兵器作为自己的同伴,这种境界实在令人佩服。
高汉武又说道:“所以,作为一名刀客,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一柄趁手的刀,是非常重要的。仡佬族人善于制作铁器,下山之后你可以请他们专门为你打造一柄。”
提到仡佬族,宋翊不由得又是一阵出神,却听高汉武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谈到刀法,主要是劈砍,这也是它强于剑的地方。剑,脊厚而两侧锋薄,力道均衡地散于两侧剑锋。
刀,背厚而单侧锋薄,力道皆在一侧更力于劈砍,而且不易折断。劈砍,简单地说有三种,横劈,直劈,斜劈。有人说撩、挂、带也是刀的动作,我认为只是说法不同。
我说撩,就是由下自上的直劈或斜劈,挂和带则属于刺和劈的半招动作。
临阵对敌讲求先发制人,最好在敌人尚未出招时便将对手砍死才好,能杀人的招式就是最好的招式不要过分拘泥。
你看我在林中对付那两名辽人,表面上将刀扛于肩上似是毫不在意,实则已经先发半招,刀在肩上犹如箭在弦上,随时激发便可雷霆万钧。”
宋翊听后方觉恍然大悟,不住点头,高汉武临敌经验确实丰富。看起来放浪随意,实则暗藏杀机,还可麻痹敌人。
高汉武并没有在意宋翊的想法,继续说道:“持刀和普通劈砍的基本功你每天都要进行锻炼,自己体会就好,我就不再多说了。我先将自创的‘断金刀法招式讲一下。”
说话间高汉武已将长刀双手握住,刀尖上挑,弓步倾身对着前方。口中说道:“所谓劈砍的招式,就是用身法加强斩击的力量和连贯性。
第一招:小旋斩,刀随身转,借旋身之力将刀横向或斜向斩出,力量起于大地,由脚至腰,由腰至臂在传于刀身,应其锋者尽断。”
说话间高汉武右脚为轴,左脚猛力蹬地,身体拧转一周,长刀借旋转之力顺势由上自下斜斩而出,势如饿虎扑食劲力刚猛,真有劈山裂土的气魄。
高汉武收刀站回原处,又说道:“第二招,大旋斩,反手持刀,刀背贴近身体,连消带打,攻防一体。”
只见高汉武左手反手持刀在上右手阳握在下,左肘托着刀身,双脚交替为轴,身体轮转不止,雪亮的刀尖在周身二尺舞出层层寒光。好似银璨璨的刀山翻滚,平地起了一阵旋风,卷入其中瞬间便被千刀万剐,观之令人胆寒。
高汉武忽地停住身形,喝道:“应月斩”!右手紧握刀柄,左手托住刀背中心,双足蹬地,纵起一丈多高,刀尖自下而上划出一个巨大的弧形。
此时,高汉武人在空中,双手已将刀托过头顶,身形一顿已致顶点,随即改为双手握刀,借着下坠之势长刀自头顶向下劈出,口中怒喝一声:“落雷斩”。
此招自天空批下,确是雷霆万钧迅如闪电。长刀势头不减劈在一颗一人来高环保粗细的树桩上,树桩自上而下齐齐分为两半。高汉武耍得性起,全将讲课抛在脑后,长刀自下而上斜斩在另一棵两人环抱粗细的大树上。
高汉武未尽全力,“无碍”嵌在树身之中进退两难,高汉武大喝一声:“牛角斩”。左腿撤步,右脚奋起神力蹬在刀背之上,长刀旧力本尽又得新力,将树身斜着斩断,就像顶牛斗角一样,不用撤刀原地就可发力。
高汉武收回刀势,对宋翊说道:“这五招都是主攻的招式,刀招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要去其形而留其意,刀随心发,位置、角度、力道,是虚是实都要视情而定,随意组合变换如流水般没有定势才好。”
高汉武递给宋翊一根新的木棍说道:“你以此棍为刀攻我,还有六招反攻的招式教你”。
宋翊听罢心中一惊,看了一眼被砍断的大树,心道:“高汉武性格猛直,如若练得性起我可不如这棵大树结实。”
却见高汉武也换了一根木棍才略感放心,自己练过更骨术到不至于被木棍打死,顶过断上几根骨头。想罢,打起精神,双手持了木棍与高汉武对面而立。
二人拉开架势由宋翊主攻,宋翊仍然有些心虚,凝神防守不敢轻易出击,只是试探着用木棍佯装劈砍不敢将招式使老。
高汉武见状大怒道:“你这样畏畏缩缩,怎样上阵迎敌。你忘记我说的?使刀最重气势,你这样偷鸡贼一般,不用打也输了。你若不攻我便要出手了!”
宋翊听罢突然想到了张守真,心中气势一涨,一棍直直刺出。高汉武闪身让过,口中喝到“断桥”,同时一棍削到宋翊手背之上,宋翊手背吃痛木棍落地。
&
第十八章:金刀斩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