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逆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幻海明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地宫之中遇佛缘,一陷幻海数十年】

    宋翊只听耳边风声作响,几乎足不点地被静悟拉着一路狂奔。静悟真是内功了得,发力之下竟如野马脱缰一般,一路狂奔几十里地也不停不歇。宋翊毫无办法只能如布偶一般听之任之,只是刻时间便已回到袭庆府城墙之下。

    只见城门城楼之上已换为禁军把守,个个顶盔掼甲,刀枪铮亮,人高马大,军容严整,不是厢军?北?杀取

    一路上也曾遇到厢军马兵巡逻盘检,静悟远远便能知觉,早早绕道避开,是以有惊无险。但看城上情形,显然是禁军闻讯赶来接管城防。定是因张青报了宋江名号知府不敢大意,命人送去大量金银慰军,搬得陶县禁军前来助阵。

    宋翊正自愁苦如何才能进到城内,忽觉耳边风声大作,自己仿佛腾云驾雾而起。原是静悟寻了一个空隙将宋翊掷过城墙,城墙高进五丈,宋翊一百五六十斤的活人竟被一掷而过。

    静悟说做就做没打任何招呼,这一下突如其来弄得宋翊手足无措。宋翊正思考如何落地,却有一只手掌将他轻轻拖住放在地上,原是静悟后发而先至,飞身赶在宋翊之前跃过城墙。

    这一路上随着静悟赶路,宋翊心中已是十分惊骇。静悟膂力惊人神功盖世,若在武林之中也是一流高手中的顶尖所在。

    静悟拉着宋翊直接来到兴隆寺中,天色未明山门未开,翻墙入院自然不在话下。

    寺中广阔僧人稀少,此时都在禅房中睡觉。静悟带着宋翊藏在一棵老树之后,探着脑袋左右张望,最后竟把目光落在宝塔之上。

    你别看一路上躲避层层巡防官兵不在话下,此时孤零零一座宝塔却让静悟审视了好一阵子。

    宋翊心中猜疑,大和尚该不会是要带他进到宝塔之中,此地可是佛祖埋骨之地,岂能擅闯。正自瞎想之时,臂上力量一紧,果然朝着宝塔狂奔而去。宋翊心中叫苦,静悟果然够颠。

    宝塔乃是寺中圣地,仅有一扇木门却未上锁,料想寺中也不会有人无事生非。

    二人推门进了宝塔,却是沿着石阶一路下行。行约片刻,估计已经深入地下丈许,前方现出一道厚重铁门可容一人通过,这道铁门却用铁锁锁得严实。

    宋翊本猜想着静悟会用何种手段强行破门,没成想静悟竟从怀中掏出一把钥匙。铁锁老旧斑驳,钥匙却是十分崭新。

    打开铁门,二人一前一后进入地宫。地宫楞角方正,却是有些局促,方圆不足两丈高约一丈出头。中央有一眼水井,一人粗细,水质清澈,不知通往何处,是何作用。

    地宫顶部型为苍穹顶盖,由十六排斗拱架构,兼顾美观与承重,但却不似普通官宦人家以木质精雕细琢,却是砖石砌成以防潮腐。地宫中央自然形成一个方形天井,正中置有一个莲花宝座,托称着一个石函①,函有顶盖付于其上不知放有何物。

    石函四周皆有浮雕,左右两侧刻画了佛祖将欲涅??,众弟子、护法神等得知纷纷赶至,劝请佛继续住世,接受最后供养的故事。并有“梵王众”、“帝释众”、“天王众”、“波旬众”、“比丘众”等榜题铭文。

    而石函前后则分别为菩萨和天王形象,函盖浮雕龙、牡丹和金翅鸟图案。人物线条精美流畅,形象栩栩如生,图案纹样饱满,颇有唐风,不似现世之物。

    石函之前端端正正摆放一尊瓜楞型金瓶。金瓶高约半寸,顶端有一金雕比丘宴坐清静道场,双手合十行礼,神情肃穆坐姿庄重。雕刻落锋利索,线条朴拙有力。

    静悟并未说话,进到地宫便向着金瓶跪拜行礼,形容肃穆庄重不似平日我行我素的作风。

    地宫门口处?有一方石碑,碑文落款是嘉?八年十月六日。宋翊仔细?瞧,其上所载内容便是“法藏”用金瓶盛庄佛顶骨舍利自古滇国前来大唐进奉一事,与空明大师所讲一般无二。

    静悟参拜完毕起身对宋翊道:“此处乃是佛祖埋骨之地,清净隐秘短时间内不会有外人打扰。佛顶骨舍利拥有无上智慧,有助于你冥思参悟。前日我说与你摩顶受戒,实是与你玩笑。

    三脉七轮要靠自己觉悟,每一个自觉者都拥有大智慧,在得到世间真理后自己便成为自己的师父,即使通过我的帮助自觉七轮你也不必感谢我奉我为师。”

    宋翊想了想问道:“那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修炼出七轮?”

    静悟笑道:“三脉七轮人皆有之,只是未能自觉。慧根深厚者,朝夕可达,若无慧根者终生也不可自觉。”

    宋翊不由有些犯难道:“来时未曾准备些干粮,若是耗上几日岂非饿死?”

    自打进了地宫,静悟忽然变得一本正经起来,此时双手合十答道:“食物穿肠而过污染食道肠胃乱人心境与你修行无益。你若认真打坐冥思,脑中一片空明哪会有饮食之欲?井中水质清澈你倒是可以随意取用。而且我观你慧根深厚只欠一个缘字,缘分到了立时便可自觉。”

    宋翊继续问道:“若果自觉是否会拥有绝世内功?”

    好像此问题很难解释,静悟沉思半晌才缓缓说道:“这三脉七轮与你道家所说的内功真气略有不同。七轮自觉之后确实可以汇聚宇宙灵元,但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大智慧明悟世间真理帮助参悟佛法。”

    宋翊怀疑道:“世上哪有不读书不学习就能得到的智慧和真理?”

    静悟笑道:“文字和智慧本就不是一回事,一个人也许目不识丁,但却不能妨碍他拥有真正的智慧。你从书中从文字上获得的知识不过是一时一地的意义,而真理却是世界的实相。就好比,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也会做错事甚至做坏事,而一个一天书没念过的农民却会做正确的事做好事。”

    宋翊听罢竟然无言以对,想那蔡京、李邦彦等大奸巨恶无一不是饱学之辈,身居高位却以鱼肉百姓为乐,学识渊博反而做尽坏事。静悟所说确实有理。

    静悟看到宋翊哑口无言反而笑道:“我就说你慧根深厚,果然一想就明白。”

    宋翊偏不愿让静悟得意便说道:“明白什么,你这个和尚癫的很,你说的我一句也听不懂。再说,你怎知道我心里想的什么。”

    静悟听罢竟然大笑不已说道:“我行事言语不同寻常,皆是因为我能参透世间本相。我已打开‘眉间轮生有慧眼,什么事情也可看得清清楚楚。刚才你在林中与众兄弟诀别之时,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以为我不知道吗?”

    宋翊心思被静悟一语道破十分尴尬,干咳一声道:“大和尚,你口口声声修得大智慧,却还要强制我学习三脉七轮向三清挑衅,你说你悟的什么佛法?”

    静悟长叹一声道:“三清弟子倚仗天子之威强行打压佛门弟子,其实世间万法哪有高低之分,我只是想借由你向贵教证明三脉七轮并非虚妄之说。”

    宋翊心中哪管什么佛道之争,只要能令自己武功大进便是好的,于是说道:“你这说了半天,倒底教还是不教。”

    静悟也不着急,逐一将三脉七轮向宋翊解释一番:“中脉在身体正中,上至头顶下至海底②,左右两侧相距牛毛十分之一处是左脉和右脉。左脉下通右睾丸,右脉下通左睾丸,左右两脉交叉而行。只有在作静定的功夫时气脉通了,自己才会见到它们。”

    静悟等宋翊思考一下才又继续说道:“七轮分别是: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腹轮,海底轮。七轮分别由头顶至海底依次排列,轮穴只是一个位置,而不像道教所说的三百五十四个穴位一样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点,可以点摁或针刺。”

    静悟不厌其烦,又将每一轮细作解释:“底轮又称纯真轮,纯真和智慧是一个人辨别是非对错最根本的能力。轮穴的位置在会阴处,是生发灵元的根本,也是灵元的守护,因此也是需要第一自觉的轮穴。

    腹轮又称真知轮,轮穴在人体的小腹位置,围着脐轮不停地旋转。打开了这个轮穴的人,会得到纯洁的知识和从上天而来的创造力,所谓纯洁的知识既是世界的实相。”

    “脐轮又称正道轮,轮穴位于腹部中央肚脐的地方。开启这个轮穴的人心会变的平静和公正。

    心轮又称仁爱轮,轮穴的位置在我们胸部正中,胸骨的后面。心轮打开的人,会自然生出一种仁人爱物之心,能超越一己形躯之私,去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

    “喉轮又称大同轮,轮穴位于颈项底部喉咙处,此轮开启之后你会有一种任何事情都置身事外的平常心,你就像一个旁观者,无所存在而又无处不在。”

    “眉间轮又称慧眼,轮穴在眉心间的位置,左右两脉也在此相交。只有在这个交汇点畅顺健全时,灵元才能直透而升上,思绪静止,这时注意力能依附在这刹那停顿与平静中,从而达至完全醒觉却又无思无虑的状态,因此眉间轮开启已经算是一半自觉了。

    在无思无虑的状态中你的视线会变得毫无阻隔。眉间轮通畅灵元自然上升围绕在头顶打开顶轮,这里是所有灵元与三条脉络会合的地方,当灵量上升直透头顶天灵盖上方时,你就达到自觉了。”

    宋翊听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不过感觉有些玄妙又十分神圣,便问道:“大师,你说的我听不太懂呀。”

    静悟笑道:“这些只是我在自觉过程中的一些体悟,言语只是尽量描述一下。你没有经历打坐冥想进行自觉,听不懂是正常的。”

    宋翊问道:“大师那我应该怎么做呢?”

    静悟道:“你双盘坐定之后我来教你一些手印。”言罢,静悟双盘定做在宋翊对面,以拇指与食指的指尖相触,形成环状,置于丹田处,此处最接近海底轮部位。

第三十一章:幻海明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