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逆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杭州城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林门外的瓮城周回百丈,城墙略薄,成拱形扣在城门之外,真像缸瓮一样。

    其实瓮城孤立在外,城墙又薄乃是最容易攻取的所在。但攻取瓮城之后还要继续再攻城墙,同时还要受到城门楼上士兵的阻击,让攻城士兵加倍受苦。因此,敌军都转而去进攻城墙还要来得容易些。

    熙河军在武林门留下了一个活口,粮队来到城外,值夜的守城兵士只用火把照了照,却认一下人数,便将粮队放入瓮城之中。

    放下瓮城的闸门却不急着打开城门放粮队入城,却是由城门官站在城楼之上再次细细审查。

    此时身在其中才知瓮城之威,四周坚壁高耸,堆牒后箭羽如林。四五百人肩肘相碰地站当中,任你有天大的本领,箭失齐下立时也要命丧当场,真如瓮中捉鳖一般。

    宋翊此时才切身地感受到刘唐身陷瓮城之中的无助与绝望,心中也是暗自捏了一把汗。

    此情此景,宋翊心中不由得生出悔意,暗骂自己太过冲动,此时一但事迹败露插翅难逃,不由提心吊胆起来。

    城门官站在城楼之上,将头探出城墙细细查看,身后有还有四五个亲兵手持火把为他照亮。那押粮官此时也命人燃起火把,却听城门官问道:“你们是谁的部下。”

    押粮官回道:“你奶奶的王大屁股,老子大老远的给你送粮食来了还不快开门,怎的当了官连你爷爷我都不认识了?再不开门饿死你个王八羔子。”

    那城门官与押粮官显然是老相识,当着手下被他一通奚落脸上无光,干笑两声回道:“李大棒槌,你他娘的别废话,我这就下去。”

    说话间城门大开,王大屁股带着一队人马赢了出来,俩人甚是相熟见了面一阵寒暄,也不再去检查粮队,只待粮队进了城便要将城门闭合。

    王大屁股正在城门口和李大棒槌聊得起劲,突然间一支冷箭钉在了喉咙之上。

    那李大棒槌看到老友捂着伤口冒出一连串的血泡,一时间竟然呆住了。正在此时,同样一只冷箭穿喉而过,两人便一前一后到那边拉家常去了。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花荣连发两箭便放倒了两个头目。此时间,城门口乱做一团。又有领头叛军指挥闭合城门也被花荣一一射倒。

    那横门闩乃是根足有一人粗细的方木,宋翊抢上几步挥起尽斩,用尽全力一刀斩向门闩。那门闩虽然质地紧密,但尽斩乃是神兵利器锋不可当,在宋翊巨力加持之下,乌光一闪而过将门闩断为两节。

    此时,城门处涌来大批叛军。宋翊畏惧城墙上的羽箭,只能缩在门洞之中拼死抵住想要抢夺城门的官兵。

    宋翊几人如临虎口,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宋翊早已开启轮穴,不但知觉大进,灵力隐入全身之中身法、力气何止强了一倍,手中尽斩拽出一道道乌黑光华,犹如暗夜中的鬼魅,刀枪盾牌视若无物挡者睥睨。

    眼看官兵越聚越多,宋翊喝道:“花荣,将那大瓮点了。”

    此时,押粮的叛军都来围攻宋翊等人,那赶车的民夫见状全都蹲在地上不敢动弹。有几个胆小的民夫想要逃得远些,全都被城头上的守军当做宋翊的同党射杀了。因此,运粮车队全都齐齐整整地排在大门附近。

    花荣先发一箭射破一口大瓮,瓮中果然有黑油喷涌而出。花荣又发一箭将旁边一名守军射到,那守军手中的火把掉到黑油之中立刻腾起一团烈火,将一旁四车大瓮一并引燃。一股熊熊烈火带着滔天热浪,又将粮草车辆全部点燃。

    几名叛军因离得马车稍近被火焰裹住,立刻化为火人或四散奔逃或就地打滚。有的拉车马匹受了惊吓,拉着一车火焰跑出几步也都被花荣一一射到。

    火焰一下散得均匀,犹如一道火墙将叛军与宋翊等人隔开。

    这猛火油乃是朝廷军器监猛火油作所造,是专门用来守城的利器。将此物装入猛火油柜中,抽拉套筒便可从“火楼”喷出烈焰烧伤敌军,而且水越浇火越炽,中者皆亡。①

    此时,宋翊几人身边死尸躺到一片,杨志、秦明手中的单刀早已缺刃,此时已不知换过了几把。

    杨志又从地上捡起一把朴刀,靠在城墙上喘息道:“也不知那王禀信还是不信,若是没人过来,咱们兄弟四人的小命可就交代了。”

    秦明性子最是刚烈火爆,不过此时身上力气消耗过巨也只能席地而坐,但仍是朗声笑道:“咱们兄弟不求同生只求同死,今日也算杀个够本,有这一二百条人命陪衬也算值了。”

    也就只剩宋翊与花荣的体力还算充实一些,宋翊此时并未说话只是暗自想到:“那王禀怎样看也是个精明人,不像是会让机会从指缝间划过的主儿,而且我们这里搞出如此大的动静他又岂能不知。

    这座城池易守难攻,若是放过如此机会那就是十足的傻蛋。只是不知这几个兄弟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没过几时,已有叛军士兵开始用铁铲从地上铲土扑灭火焰。花荣在射倒几名叛军之后,箭桶中也已空空如也。而围在火焰边上的叛军却是越来越多,只等火焰一灭便要冲上来将几人乱刃分尸。

    杨志几人也艰难地站起身来,深深吸了口气,用一根布条将手与刀柄敷在一起,准备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火焰刚熄,便有一人一骑当先越过火焰,正是方七佛闻信赶到。

    那秦明性如烈火一般才得了个霹雳火的绰号,看到方七佛挺抢来刺当先挥单刀迎了上去。但秦明的武功只能算是二流,而且此时体力消耗甚巨岂是方七佛的敌手。

    秦明身形一转避过大枪,转到马腹侧面挥起单刀便要将方七佛坐骑开膛破肚。

    那方七佛见秦明身形斗转便知他想法,冷笑一声,早已调转枪头对准地下,只待秦明身形一停便将长枪直直一插而下,仿佛在水中用鱼叉取鱼一般。

    秦明措不及防,只能将头一偏躲过当头一枪,却将一只右腿就给了人家。长枪穿过大腿直直钉在地上,方七佛也不动手,自有手下兵卒一拥而上。

    秦明不能躲闪只得挥刀拒敌,叛军却围着他用长枪攒次,直到捅了几十个窟窿才一拥而上将秦明乱刀砍下头颅。

    宋翊几人本想去救秦明,却被叛军涌来阻住去路,虽然急得眼中喷火却也只能眼看着秦明被人砍得体无完肤。

    方七佛自地上拔出长枪,大喝一声分开兵卒直奔宋翊而来,却要亲手干掉这个宿敌。

    宋翊也不示弱,灵气不断隐现,此时体力早已透支,若不是靠轮穴灵元勉力支撑,恐怕早已瘫软在地。

    方七佛知道宋翊手中长刀厉害,因此并不与他硬碰,长枪一抖磕开刀身直点宋翊面门。

    宋翊侧身避让,回手一刀去削方七佛的枪身。若论武功套路而言,宋翊远不及方七佛精妙,只是手中神兵利器煞是降人。

    其实这方七佛的大枪也是通体精钢打造坚固异常。宋翊的尽斩,虽然刀刃乃是玄金铸就坚不可摧,但也正因如此,刀刃难以研磨锋锐不足,不能做到削铁如泥,若要斩断精钢打造的枪杆必须加以巨力。

    方七佛却是不知其中缘由,只是一味圈转避让专找宋翊不能防备之处刺击。宋翊挥起刀来却是毫不避讳,大开大合横冲直闯,只要力量足够真是万物尽斩。

    宋翊此时身处绝境,早已将生死之事抛到脑后,使得都是舍身招式,正应了高汉武的话“一招既出有去无回”。

    此时宋翊等人已成困兽之斗,一夫拼命十夫不挡,宋翊悍不畏死只攻不守反而将方七佛逼得捉襟见肘。

    宋翊三人就像三只扁舟,在叛军的惊涛骇浪之中搏命,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微险。正在毫无生机之时,却听背后杀生四起金鼓齐鸣。

    熙河军早已在武林门外十里处聚集了两万兵力,由统制王禀亲自率领相机而动。

    王禀在西北浴血多年,攻守拉锯最是在行。此时见武林门成头上乱作一团火光冲天,便知属下所言不虚,那张横等人真能得手。

    这瓮城在攻城之时谁也不愿去碰,但此时既然知道城门已开,瓮城便成了最薄弱的关键。

    王禀②一声令下,熙河军对瓮城展开猛攻。瞬时间,不过百丈长短的城墙已然搭满云梯。

    熙河军这些日子过得实在憋屈,每日都要安排人到这里送死,却连敌人的影子也摸不到。今日胜利近在眼前,众兵士各个如狼似虎血气飙升,前赴后继地登上云梯。

    城墙上的守军慌了,从未见过有人如此攻城,两万人围着一个小小的瓮城猛打。瓮城的城头上布满了云梯,守城叛军只有三四百人。

    探头向城下望去,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一般,在漆黑的夜里仿佛漫无边际。瓮城仿佛已成了惊涛骇浪中的一只孤舟,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

    熙河军此时是疯狂的,压抑的宣泄把他们变成了红着眼睛的野兽,他们的情绪在互相感染着。

    守城的叛军崩溃了,有人呼喊:“快快来人,人手不够呀,多拿些滚木来!”又有人喊:“快从城外打过去!”

    当然,在这个时候谁也不敢打开城门。因为每一个城门之前都有熙河军兵严阵以待。

    杭州城唯一的希望就是盼着瓮城的守军能多撑一会,城内的人能尽快杀死扼守城门的宋翊等人,只要城门一关,熙河军的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事实上,就杭州的地位而言,此时武林门的归属,已经成了整个两浙路战局的关键。

    此时此刻,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集中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了。可以说,胜负的决定权就在宋翊三人的身上。

    然而,瓮城并没能坚持多长时间。因为,每一名熙河军都知道这是他们最接近胜利的时候,要么现在进城,要么明天继续来送死。

第六十一章:杭州城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