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逆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金错剑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直在死人堆里打滚。

    要说高汉武的规矩,那就是最大可能地限制敌人的战力,用最省力的方法杀死对手让自己活下来。此刻,他并不会给李自远喘息之机。

    李自远身法了得,左躲右闪虽然狼狈却也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一身上好的衣衫被削得破烂。

    虽然躲得一时却也躲不了一世,高汉武狂攻之下,李自远却也难以长久。

    就在李自远慌乱拔剑之时,长剑堪堪拔出三寸,高汉武飞起一脚踩到剑柄之上,又将长剑闷了回去,顺势一个大旋斩拦腰劈来,眼看要将李自远腰斩。

    李自远哪还顾得到身份体面江湖规矩,惊呼一声:“救我!”

    随着喊声横刺里杀出一人,剑如惊鸿直奔高汉武眉心,乃是围魏救赵的计策。

    高汉武剑指眉心岂能不救,回手一刀拨开长剑,抽身退出战局。

    出剑那人并未追击,还剑入鞘双手抱拳,说道:“在下救人心切,不宣而战贸然出手,得罪。”

    这人二十出头年纪,身高五尺三寸开外,略显消瘦,面净无须皮肤白净,剑眉入鬓窄口薄唇,一双大眼皂白分明,白衣皂靴腰扎革带,虽然不算俊美但也有十分的英气。

    这人便是李自远的外甥——李石奇。

    李自远虽然平日里刻意保持儒雅,但是心性不稳,遇着突发之事不能冷静处置。此时,他在高汉武面前颜面大跌却要外甥出手相助,不由得恼羞成怒,将一腔火气都撒到了李石奇身上,说道:“南荣世家的事情岂容你个外人插手,退下!”

    李石奇的母亲李玉竹本是李自远的亲姐姐,那时李自远的父亲李承基执掌着南荣世家,怎奈人丁却不兴旺。

    李自远只有一个亲姐姐再无兄弟姐妹。因此,李承基便给李玉竹招了个上门女婿,生下孩子便随李姓,取名李自远。

    本来这事情到也没有什么,但是李自远他媳妇肚子不争气,偏偏只生了一个女孩后便再无产出,便是那娇声惯养的李秀云。

    这样一来,李石奇在名义上却成了李承基这一枝唯一的男丁,李承基也是对他另眼看待。

    李自远每每想到,南荣世家很有可能落到外人手上,便气不打一处来。他当着李承基的面不敢说什什么,私下里却将李石奇叫做“外人”,找个机会便要羞辱一下。

    后来,李承基一死,南荣世家便由李自远顺理成章地接了过来。但李承基每每想到,自己不过是代人家暂时打理,就更为火光。于是,他便倚着家主身份,变本加厉,明里暗里地打压李石奇。

    李石奇早就习惯了李自远的刻意刁难,处处以忍隐为上。此时,他听到李自远出口不逊并未反驳,双手一抱拳向李自远行了个礼,便退到后面去了。

    南荣世家的族人见李自远这般不讲道理,也是暗地里替李石奇鸣不平。

    李自远越是失态,越觉颜面扫地,心中越发火光,处事也越发失当。此时,李自远急需战胜高汉武来挽回颜面。

    高汉武这人表面上粗枝大叶,实则心细如发。越是混乱的场面,他心中越是冷静。

    此时,高汉武已经准确地看到了李自远心中的焦躁,却还要激他一下,说道:“两军对垒,主将在阵前一绝雌雄虽死犹荣,你却怕得喊出声音来,实在可笑!”

    李自远已是盛怒不下,怒吼一声:“放屁!要不是你这小人不宣而战突施杀手,我怎会如此被动。”

    却听高汉武讲道:“正所谓兵不厌诈,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还妄想与西夏结盟。人家让你南荣世家的人来这里当马前卒送死,这你都看不出来?”

    李自远虽非学富五车,却也饱读诗书,怎能看不出其中利弊。他心中虽然也明白钟守离的用心,但西夏虽小却也是一个国家,若不拿出些诚意怎能与其结盟,倒不如装作不知不觉,还能保住自己的清高形象。

    此时,李自远被高汉武揭破痛处,心中盛怒又上一层,仓啷一声将宝剑出窍。只见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却是那南唐国主世代相传的佩剑,名曰“鎏彩虹”。

    相传,此剑出自唐代铸剑大师张鸦九之手,剑身长有三尺,七彩流光,锋刃吹毛可断。

    李氏后人痛定思痛,将亡国之则全部归咎于后主李煜只知音律书画,崇文废武所致。

    因此,李氏后人定下喜文擅武的家规,励志要将李家后人各个都培养得文武兼备。有朝一日,武定天下文治国,重新夺回江南之地。

    李煜之书画功力自成一格天下闻名,李氏后人实在不愿丢下先祖名声,便倚着李煜最为出名的“金错刀”书画手法,创出一套“金错剑法”,经过几代大能先祖的不断磨砺,已是大有成就。

    这“金错刀”的书画手法,书作颤笔?颓??矗?倬⑷绾?伤?瘢?睬笠槐嗜??

    若为绘画,每作一点画虽微如黍米,皆须三折笔锋,始得完成。

    其三折法为:落笔藏锋为第一折;提笔转锋顿挫引笔为第二折;回锋收笔为第三折。作书时忌讳顺笔平拖,而点画经过三折。

    “金错剑法”便是存留“金错刀”之神韵,剑势凌厉,每出一招必有钩挑,即使回剑入鞘也要经过斜削、倒插两式,运剑之时绝无圈转圆滑一说,剑势转换全部棱角分明。

    若说这“金错剑”,强借“金错刀”之意韵,过于死板不够圆融,实则不明其剑招的奥妙。

    创出此套剑法的李家先辈乃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此人书画造诣极高,幼年饱读诗书,成年后遍寻仙山学习剑法,才从最为熟悉和得意的“金错刀”书法中悟出了这套金错剑。

    “金错刀”运笔速度讲究“徐”、“疾”,力度讲究“提按”、“顿挫”。“金错剑”只走直线却可以随意停顿增减剑速。

    例如,剑锋若从左至右画一半圆当头斩下,无疑剑锋走了一个最短且流畅的路径。但,刀剑乃是人力所控,自身体左侧挥剑至右侧时臂力已尽,速度与力量反而下降。

    若以剑锋直上头顶,稍加停顿在做劈斩,力量与速度反而增加。圆和折谁快谁慢?

    而且,这一剑顿挫之后再斩出,落剑方位也可做任意变化,可直可斜妙变无方。

    因此,这“金错剑法”的“提按”、“顿挫”乃是剑法的精髓所在,一切变化都以此处为转折。

    但“提按”、“顿挫”时间太长容易被敌人寻找空隙,时间太短又蓄力不足。因此,虽然只是一停一顿,却要依着战局变化。

    “金错剑”练到极致,便犹如书画大家一般,提、顿徐疾由心而发,一副书画行云流水一挥而就,虽有提、顿徐疾却不留一丝痕迹。既不因运笔过快而浮滑;也不因运笔太慢,而做作、板滞。

    若要使剑势达到疾如闪电,行而不滑,留而不滞的效果,非要将剑力、剑速、剑势、顿挫等结合运用至自然合一的境界。

    李自远,身为南荣世家的家主。虽然气量狭窄,热衷功名,但也正是因此缘由,他在剑术上狠下苦工,深得“金错剑”的精髓,绝非空谈妄想之辈。

    之前,李自远被高汉武突施冷手,占尽先机,打了个灰头土脸。此时,宝剑出鞘,剑势行云流水,顿挫之间不留痕迹,剑锋斗转星移变换莫测,力道充足急如闪电。

    高汉武不知其中奥妙所在,一时间竟被逼的手忙脚乱,攻守逆转。

第一百三十七章:金错剑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