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逆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九章:气海金针(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升清降浊,消积通便,排出水湿。

    若是针刺带脉、五枢、维道三穴便可达到排出淤积、疏肝利胆的目的。带脉若是於塞油膏便会堆积在腹部,令人变得肥胖,这是最直接的影响。

    先天之气为元阳之气,后天之气为阴气。所谓后天之气便是人以口鼻吸入的天地之气。

    宋翊体内的金丹真元,即清且纯。因此,只需将真元之气移至上丹田,而将口鼻呼吸之气存于下单田即可将体内阴阳二气分开,省去了不少麻烦。

    若是修习普通内功之人,则需要先将真元之气剥阴存阳,还需大费一番周章。

    上中下三单田之说由来已久,绝非吕祖自创。但将真元尽数存到上丹田之中却是闻所未闻,至于如何施为更要自行摸索。

    宋翊的方法,便是将真元中的真气分出一丝游走经脉,最后止步于上丹田之中。如此一丝丝抽取,最后便可尽数将真元移到上丹田中。

    上丹田位于人脑泥丸宫,修炼时,宋翊身体直立,自真元之中分出一丝真气游走小周天,出会阴穴经背部督脉上行,至泥丸宫便止步不前驻留下来,而不再继续下行进入任脉。

    宋翊将真元化整为零,一丝丝汇入泥丸之中。真气不断注入泥丸,却不能重新凝聚真元而是散乱一的团。

    宋翊气海之中丹田内真元,乃是内丹所化,不但凝练而且精纯。若是换成同等的普通真元,约莫要有两倍大小,哪里是泥丸宫能够容纳?

    此时,宋翊勉强抽出三成真元进入泥丸,便已觉得脑涨欲裂已到极限。若再强行催使,恐怕脑浆也会从耳朵里挤出来。

    于是,宋翊只得引导泥丸中的真气由任脉回归气海,重新并入真元之中。

    散功之后,宋掩面伏地痛苦万分,犹如吃了满口芥菜籽般呛鼻而入,眉心双眼钢针穿刺一样难过,涕泪奔流了好一阵子。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宋翊才渐渐缓过神来,用冷水洗净脸面,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再次认真地审视着面前的纯阳剑法。

    经这么一折腾,宋翊头脑中反而清明许多,静静思索到:“难不成,将阳气存入泥丸反而是真元越弱越好修炼?可是无论谁能修到纯阳剑法这一步,都应是内功大成之人。看来自己还是未能明晰诗句中的奥妙所在。”

    自古以来,修真正道都是以下丹田为“炼精化气”之所。两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宫,却入二寸为洞房,却入三寸为上丹田。

    因此上丹田既是泥丸,脑也。乃为“元神之府”、“性之宫”。

    在“炼精化气”之时,上丹田是“还精补脑”、“去矿留金”的所在;在“炼气化神”时,为“阳神上升”的地点;在“性命双修”时,则为“修性”意守之处。

    因此,上丹田是藏神之府,练神还虚之处,是内气外放的气源之一,起到辅助下丹田真元修真练气的作用,并非储存真气的气海,只有下丹田才是真正气海储藏和孕养真元的所在。

    宋翊由此推想,若是结合烧炼内丹的法门,心火便是纯阳真火,肾水便是纯阴真水,难道说这梨花是指心田之火,而荷花是指真阴肾水?

    肾属水,肝属木,肾水不但可以滋养心火还可以浇灭心火。若肾水不足,则肝木不生且心火炽烈。

    人如巨鼎煮水,水足火旺鼎沸不衰则生命旺盛,火旺水涸则性命堪忧,如若抽水也必移火。

    宋翊想明其中缘由,于是打算先尝试着将肾水化作真阴水气尽数引入膀胱。

    若要引肾脏之真阴水气进入膀胱,需要先理出一条路径来。宋翊心中搜索一阵,最终选定了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于足内侧缘然谷穴之下,沿内踝之后别入脚跟中心,沿小腿内后侧上行至大腿内侧中心,再由大腿内侧后部进入脊椎内侧长强穴,之后穿过脊柱进入肾脏,自肾脏而出则变为两支。

    一支旁经直接向下进入膀胱,另一支为本经脉向上直行于腹腔内,穿过肝脏进入肺部,自肺出分为两支,一支本经联络心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交,另一支旁经沿喉咙直抵舌根两旁。

    宋翊依着心中盘算,将肾脏中的真阴之水化作真阴水气,通过足少阴肾经尽数引入膀胱。

    膀胱本为水府,可藏水而不可藏气。真阴水气入得水府归处,立刻化为大量阴水。此时,宋翊只觉尿意磅礴几欲将膀胱涨破。

第二百九十九章:气海金针(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