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天遁剑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心念不在剑上,而气剑自安的境界。
正如宋翊刚才的处境,必须时刻止念,将神识一念全部用来控制着气剑。但是如何才能做到,不用止念,不用刻意以神识去控制气剑,而气剑却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宋翊面临的最大问题。
宋翊相信,往下寻找一定会有答案。
下一句“正义三尺剑,摒邪驻帝京,”。“帝京”,乃是皇帝所居之城,为一国首重之地,也是天下之中枢,一切政令都从那里发出,对应的应是人的头脑。
脑部泥丸宫乃是神识居所,再联系文中“摒邪”二字,宋翊判断这“帝京”应是指人的头脑没错。
以此推断前句,“正义三尺剑”应为一念。这无形之气剑,一念即动锋锐非常,因此这三尺气剑应为正义所趋。这句话应是要求,修炼者的头脑中应时常保持摒除邪念与杂念。
再往下看,“束之灵霄殿,十方共光明。”。“凌霄殿”乃是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处,在人间之上。不过,此处应该还是指代泥丸宫,用以突出泥丸的重要。
若按字面理解,是要将剑存放在泥丸之中。泥丸倒是有上丹田之说,可也不能时刻存着气剑。而且前文也说过,“灵剑匣中藏”。因此,这句话的本意应是以神识时刻束缚着气剑。要修炼者使此一剑之念常驻神识居所,束之于灵霄宝殿。
而“十方共光明”应该是描写入静止念后出现的情景,属于功景描写。不过,宋翊也是经过入静止念之人,却从未出现过“十方共光明”的情景,因此这句有待商榷。
回过头来综观第一段,即是对天遁剑的一个简要说明和提示,也是对修炼者心境的一个要求,而其中的控剑之法却是说得极为简略。
概括说来,对于“天遁剑”的控剑之法还是与修炼元婴吸一样,需要静心止念。这到也符合道教修行之根本——静心。
如此看来,这吊钟洞中的功法还真是环环相扣。若不是学会了止念,怎能修习元婴吸来重铸真元。若没有金丹真元,也练不成纯阳剑法。没有纯阳剑法的根基,也悟不透这天遁剑法。而此时,天遁剑法所用止念却又早已水到渠成。
天下间虽然仍有可能流散着《天遁剑法》的抄本,但若不将这些基础功法拼凑到一起,根本就炼不成这绝世武功。
宋翊暗自庆幸,好在自己寻踪觅迹找到了吊钟洞,否则一辈子也搞不明白那张桑皮纸上的内容与绝世武功的关系。又或者是被人捷足先登毁了壁上文字,自己一辈子也难以修回真元,习练上乘武功。
宋翊回想这一切机缘巧合,好似上天早有安排。也许,自从自己真元尽失开始,这一切在冥冥之中便早已注定,如何也摆脱不掉。
收回思绪,宋翊又深思起来。这无形气剑时时刻刻都在气海真元之中,稍一动念便会四处游走,总不能时刻分出神识约束着它。
若是自己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时都要留意控着真元,岂不是要将神识一分为二?那不是成了疯子、得了分魂症?
宋翊琢磨了半天,还是觉得继续向下看,些许下文会有解决的办法。
“云重天将雨,铮尔剑有声。”按照宋翊的推断,第二段应是“铸剑”。此句作为第二段的首句,按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这句诗描写的应该是铸剑时的情景。
“云重天将雨”,此为天生异像,乃是宝物出世之兆。“铮尔剑有声”是即将出世的天遁剑与上天异象产生共鸣。字面上如此理解没错,但却对铸剑没有任何实在的帮助。宋翊认为,吕祖断然不会在有限的篇幅中,写出这样一句废话。
按照宋翊的猜想,“铮尔剑有声”应是指修炼者与剑进行沟通。当然,也就只有宋翊能想出这种匪夷所思的答案,因为他就曾经用自问己身的方式,成功地与刀灵进行了沟通。
但刀灵毕竟是上古邪灵所化,而这剑气却是没有神识的东西,与它沟通能有什么结果?真的疯了不成?而且,“云重天将雨”这句同样也是派不上用场。
宋翊越想越是头大,怎样也寻不出准确的答案,索性带着疑问继续向下看去。
“煌煌七星文,照耀三天兵。”这句若按字面意思,应该描写铸剑功成,天遁剑出世,剑身誊刻着七星图案,且带着照耀三天的宝光。照此理解,这也是句毫无帮助的废话。
但若想得深些,这“煌煌七星”文却又大有文章。天罡乃是道教的信奉,什么剑会与七星相伴,自然是“道剑”。
自从吊钟洞出来,宋翊可没少搜罗吕祖的事情。但凡与吕祖相关,不论是成篇的经典,还是只言片语,哪怕是一句传说,宋翊都会深深记在脑子里。
吕祖曾经说过,他有道剑、法剑各一柄。道剑,乃元神之剑,心剑也。
以此推断,天遁剑是要以元神铸剑!如此一来,与剑沟通便也能说得通了。
宋翊终于有了沾边些的答案,仿佛阴郁的天空终于有一丝放晴,他欢喜地向下看去。
“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结合上文心得,此”神龙“应指代的是已经铸成的天遁剑,是神识与剑合一的产物,与自身之气向互感应,便可应鸣。
最后一句“龙吟常思去,跃匣削不平”,应是说天遁剑有自己的神识,会自行跃匣而出,削斩天下不平之事。
最后一段,讲的是“出剑”。是对持剑者心境的要求和应有的行事原则。天遁剑应为斩妖除魔之用,使剑者应以道心处事,救万民于水火,息天下之兵戈。道心长存,上问苍天下探九幽。
通篇梳理了一遍,宋翊最为不解的就是关于神识铸剑的部分。这么重要的部分,吕祖却只是一直在强调以元神铸剑,并没具体提及如何以元神铸剑。难道是要把元神与真气合到一起,那不人就真疯了吗?
宋翊怀疑自己是不是疏漏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将《天遁剑法》反复看了几遍,却仍旧是一无所获。
正在宋翊一筹莫展之时,门外却响起了轻轻地敲门声。
宋翊赶忙折好经卷放入怀中,轻声问道:“谁呀?”
门外之人回道:“主事,我是王焕之,戏堂主请您去一趟。”
宋翊笑着答道:“哦,是焕之兄弟呀,我这就过去。”
传过话,王焕之便自行离开了。宋翊心想,戏秋风平常最懒得管事,他他若是找我肯定有什么大事,指不定又要有什么差派下来。
想到这里,宋翊却未急着起身,而是再次静心止念,凝神内视召唤刀灵。
刀灵并未现身,只是用极为疲惫地声音问道:“怎么样,行了吗?我快撑不住了。”听声音已是十分虚弱。
宋翊却回答道:“事情很难办,你尽量在撑些时候。”
刀灵也没答话,只是无奈地哀叹一声,似乎要将说话的力气都省下。
宋翊出了止念,心中暗道:“虽然不能分出自己的神识,却庆幸有刀灵暂时压制着真元。不但真元可以暂时稳定,而且同时还能消耗刀灵,免得他生出事端,真是一举两得。看来这刀灵倒是派上了正经用处。”
虽然有刀灵压制体内真元,可保宋翊一时无忧,但终究不是长久之际。宋翊还是要抓紧练成天遁剑,才可一劳永逸。
第三百零九章:天遁剑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