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政于朝之归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邓士载再出奇论(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不过与这五年以来所得到的成果来比,这些个代价自然是值得的。

    邓艾早在很久之前,也都已经料到自己终有一天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他也只是感慨了不久,便看开了。

    按照当初的谋划和约定,三省六部制是这盘大棋的第一步。如今这第一步已经安安稳稳的实施完毕,接下来自然便是第二步了。

    相对于第二步而言,三省六部制这第一步在它面前,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第二步只要面世,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无论实在朝廷中枢,还是地方民间,这场战争是无可避免的。

    不过,早在两年前的三省六部制第二阶段开始推行的时候,曹氏三兄弟以及邓艾就已经准备好这一步棋了。

    可是,毕竟人算不如天算。有些事情,即便是计划的再周全,可它的发展也会出现意外,这就叫不可抗力。当然在这意外出现之前,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

    这一天是大魏黄初十五年,公元249年,秋,九月十九,清晨卯时四刻,朝廷依例早朝的时刻。

    此时距离汉献帝.刘协禅让九五之位,已经过去了一十五年;距离五胡乱华以及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立已经过去了一十四年;即便是距离最近的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以及那萨摩公国的南下叛乱,也已经过去了五个年头。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那些个当年石破天惊的事情,都已然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如果不是特意提起,都不会有人记得那些事情了。

    人们往往都是健忘的,但健忘的前提是,他们现在过得很舒适,很安稳,比以往要好很多。当然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大魏朝廷确实使得整个帝国进入了百年难得一遇的繁华盛世。

    帝都洛阳,皇城中,金马门内,通往承明殿的官道道之上,文武百官们陆陆续续的都簇拥在这青石板路之上。

    众人本以为这只是普通的一天,谁也不会想到就这样的一个普通的日子,竟然会再次的被载入史册。

    此时人群当中,一位身着高山冠,身着大红色官服,手捧象牙芴[wu]板的中年人,正不紧不慢的朝承明殿的方向走去。

    就在此时,他的身后传来了一声略显苍老的轻呼,“士载稍待,士载稍待。”

    这个人自然便是当初在承明殿上提出三省六部制的邓艾,邓士载了。

    如今的邓士载,早已经不是身着粗布麻衣光腿在田中奔波的口吃小吏了。经过将近二十余年宦海沉浮,他早已经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沉稳有度的朝廷栋梁了。

    听得身后有人呼唤自己,邓艾随即暂停了脚步,缓缓转身向身后望去。

    待见到了那个人之后,他急忙双手捧着象牙芴板,微微行礼道,“见过太傅大人,见过大司马大人。”

    原来身后唤他的人,乃是江陵王.太傅兼尚书令的曹植.曹子建,还有在其一旁的任城王.大司马兼兵部尚书的曹彰.曹子文了。

    过了大概有十余息的功夫,那两位才堪堪来到邓艾的身边,由此可见当初那个潇洒飘逸的大才子,和威风八面的大将军,也着实是老了。

    不过想想也是,当初在洛阳宫城门下,当面顶撞汉帝的年轻人,都已经年过不惑,成为帝国栋梁的吏部尚书了,就更别说曹彰和曹植二兄弟了。

    如今五年过去,这二人头上的白发又添了不少,甚至脸上都开始崩现出些许老年斑来。

    相对比而言,江陵王.曹植还好一些,那任城王.曹彰跟当年相比,早已是大不如从前了。那个身材如铁塔,走路带风的大将军,如今也已经是英雄迟暮了。

    那铁一般的脊梁,在岁月催磨之下,也已经渐渐变得佝偻了。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江陵王.曹植虽说当年也很是操劳,但毕竟身旁不乏给他调理膳食和身体的人。

    可任城王.曹彰就不一样了。

    皇帝.曹丕对这两位兄弟虽然一视同仁,都特意派遣了太医和庖厨。但是任城王.曹彰常年行兵打仗,呆在军务之中,跟呆在中原之地的曹植自然是没法比的。

    最重要的是,几十年的刀光剑影下来,即便是曹彰这样有无数兵马保护的他,也不免会受伤。日积月累下来,受的伤自然也就很多了。

    ————————

第八十七章 邓士载再出奇论(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