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邓士载再出奇论(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场之事,并不能按照人的意愿走。所以,曹彰身体中的暗疾,每逢刮风下雨,也无时无刻的不在折磨着他。这种情况,也是自古以来每个行兵打仗的将军所必须要经历的。
世间万事万物,自然不可能两全其美,也必然是有得必有失的。
对于像江陵王.曹彰这样的将军而言,用满身的创伤,来换一生荣耀功绩,和名垂青史机会,也是值得。
诚如愿,毋宁死!
所以这样的结局,对于任城王.曹彰而言,也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
任城王.曹彰和江陵王.曹植二兄弟来到邓艾的面前,终究还是擅长言语表达的曹植开了口。
只见那曹植微微向前半步,用仅仅三人能够听到的声音轻轻说道,“士载(邓艾,字士载)啊,我大魏将来数百年机缘气运,天下士子的命运都在今朝,都在这承明殿之上了,接下来的一切就全赖士载你了。”
邓艾闻言之后,看着曹植、曹彰二兄弟那真挚的脸庞平没有太多的言语,而是继续深深一躬,郑重的说道,“请二位王爷但请放心,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
听到邓艾如此言语,江陵王.曹植的眼神顿时变了,仿佛料到了什么。他本欲想说些什么,又似乎又有什么顾忌似的,终究没有开口。随即,只见他伸出手来重重的拍了两下邓艾的肩膀,便跟曹彰一同离去了。
邓艾自然明白刚刚曹植的拍自己的那两下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可最终也并没有再说些什么,而是继续起步向承明殿走去。
......
“众位爱卿有本,但且奏来。”
随着皇帝.曹丕的一声轻呼,群臣之中随即便有一人走将出来,双手捧着洁白的象牙芴[wù]板,微微一躬道,“启奏陛下,臣吏部尚书.邓艾有本。”
随即只见那皇帝.曹丕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士载,但请奏来。”
虽然皇帝.曹丕早就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的邓艾会奏请一些什么,可他的脸上依旧风轻云淡的,没有丝毫的波澜。
邓艾闻言,随即缓缓的从官袍那宽大的袖筒之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奏折,继续朗声道,“微臣有愚论一策,名‘科举制献于陛下,敬请陛下预览。”
“哦?爱卿所著之‘科举制是为何物,还请士载为朕和群臣解惑。”
本来承明殿内的群臣还只是以为,邓艾所奏请的事情应该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情。可随着皇帝.曹丕这么一点播,众臣立马察觉到了丝丝的不对劲,纷纷面面相觑,随即交头接耳打探起来。
上一次,朝堂之上皇帝陛下这么说话,还是五年前群臣共同商议并推行“三省六部制”之时。难道说,这邓士载又要做什么石破天惊之举了?
不过应该不会吧?如果真是像那样大的事情的话,为什么事先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在座的众臣,包括司空.户部尚书陈群、司徒.工部尚书.董昭、吏部尚书.司马懿、执金吾.刑部尚书.崔琰这几位大人都没有得到任何的风声呢?
这着实不应该啊,而且看那几位大人的面色,对此事事先肯定是一无所知的。
就在众臣们心中天南海北的胡乱猜测之际,那吏部尚书.邓艾已经接着开口了,“回陛下的话,自前朝献帝.刘协禅让九五之位以来,我大魏顺应天时接管山河总.理的重担,已经一十五载。
这些年来,天下在我群臣呕心沥血的治理之下,已然国泰民丰。
自大魏开国以来,我朝廷所推行的种种国策,诸如:军屯、开荒、兴学、军改、西域以及北庭都护府设立、三省六部制等等,无不得到天下万民的拥戴,因此也才有了现如今的盛世。
正所谓,穷则变,便则通,通则达。此乃顺应天命,下合人心的之举。
黄初十年时,微臣曾奏请三省六部制。幸得陛下支持,和诸位臣公的一致努力,终于使其大成。现如今,三省六部制已经在我大魏一十四州得以充分的推广,也已经得以充分的证明了。
在这数年之间,臣根据当下之时事,我大魏之现状,终得另一愚论,名曰‘科举制。”
听到这里,朝中的众臣们才醒转过来,原来今日真的有大事要发生。上一次三省六部制推行之时,江陵王.曹植大人还曾挨家挨户拜访朝中众臣,以求得到他们的支持,可是为什么这一次,竟然一点儿风声也
第八十八章 邓士载再出奇论(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