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睚眦必报贾公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他在今日的朝会之后,眼光极其毒辣的他,明明已经知道了当下的时局,可依旧愿意做那出头之鸟。
因为他知道,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这个道理。他今日这般,风险虽然不小,而且还会得罪掌握天下所有官吏考察和迁任的吏部尚书。
但是,他必然能在各大名门望族中留下不差的口碑,这对他将来的仕途而言,无意是非常有利的。与得罪吏部尚书邓艾想比,也肯定是值得的。
毕竟那邓艾虽说是吏部尚书,但也仅仅只是一个人,而天下的名门望族,可是一股颇为不小的势力。
结果他自然也没有猜错,御史中丞兼礼部尚书的司马懿果然替他出头了。颇懂察言观色的他,也看出了一旁的司空兼户部尚书.陈群,对他刚刚的言行举动似乎也十分满意。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只可惜他贾充押错了宝,因为邓艾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人。他的身后有天下所有的寒门士子,有寒门出身的将军和大臣,有大魏朝廷仅有的两位异姓王,有曹氏宗族和夏侯宗族,最重要的是他的身后有皇帝.曹丕的全力支持。
他邓艾只不过是一个,心甘情愿出来做排头兵的先锋罢了。
只可惜,他贾充终究还是没有看到这些。
在这简短的交锋之后,双方似乎是打了一个平手。
待贾充道歉之后,司马懿随即也不再逗留,来到江陵王.曹植和任城王.曹彰的面前微微一拱手,“两位大人,下官府中还有紧急要务需要处理,就不再逗留了,下官先行告退。”
随后,他也不待二人的回话和反应,便转身离去了。
其余的众臣们见到司马懿离去,急忙跟上脚步对着曹植、曹彰二人行了一个礼之后,纷纷找理由退去了。
陈群终究还算是比较忠厚的,待众人都离去之后,他似乎是想要跟二人说上一些什么,可张了张嘴终究还是一句都没有说出来。最后,长叹一声,双手一拱,摇头离去了。
其实才高八斗的曹植,已经才猜出来陈群想要说些什么了,无非就是这科举制是否还有缓和的余地之类的话。可他心中明白,这肯定是不现实的,自己这话说了也白说,所以才有了叹息摇头,无言而去的举动。
不一会儿,整个承明殿之内就又只剩下曹植、曹彰和邓艾三人了。
只见那曹植和曹彰对视一眼之后,来到邓艾的面前,朝着他深深的鞠了一躬。
“二位大人这是为何,下官可承受不起啊。”
“我说你承受的起,那就承受的起。”
曹植扶住了邓艾的双手,一脸郑重的说道,“士载为了大魏江山的千秋万代,和天下所有寒门士子的前途,不惜与天下所有的氏族为敌,如此千秋伟业,我二人这不痛不痒的一躬,又算得了什么呢?”
听到这里,邓艾也长叹一口气,缓缓地闭上了眼睛,随即坦然的接受了二人的行礼。
可很快他又睁开了眼睛,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前朝圣人有云,‘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二位大人尽情放心,只要邓艾我还活着一天,就永远不会忘记今日之誓言。
大丈夫既领重任,必当除死方休!”
邓艾再一次的于二人面前说出了这句不太吉利的话来,这一次曹植、曹彰二人的眉头皱的也更加的紧了。可二人在对视一眼之后,终究也还是没有说些什么。
因为邓艾的话虽然说的不太吉利,但也是事实。对于邓艾最终的结局,似乎也早已经是定数了的。
......
大魏黄初十五年,公元249年,秋,九月十九。
这是一个极为普通寻常,又极为特殊的日子。
在这一天,盛传千余年不衰的科举制,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也正是在这一天,让所有的世人,都知道了这天底下原来真的有那种不为私利,不惧强权,不畏生死,一心为民请.愿的人。
而这种人永远值得人敬佩,这种人也是天底下最为纯粹的人。
即便是过了数百年,数千年,当后人再次提起他的时候,也都会为他,称一句赞,道一声谢。
惜哉,邓士载!壮哉,邓士载!
————————
第九十三章 睚眦必报贾公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