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政于朝之归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大器晚成司马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到陈群都开口了,司马懿也不再??拢?婕床唤舨宦?募绦??诮馑档溃?捌涫翟谙碌南敕ㄒ埠芗虻ィ?热晃颐遣⒉荒茏柚箍凭僦频耐菩校?遣蝗缛ニ炒铀??氚旆ㄈ盟??业人?茫?癫幻涝眨

    即便是最终,这科举制不能完全为我等所用,但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最起码还是要掌握主动权的。既然官吏选拔这张大饼注定是要被瓜分的,在座的我等其实也不必去做那苟延残喘之事。还不如放手,去接受这科举制。即便是他们想要分这张大饼,但最好的那部分我们也尽量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是在朝堂之上,诸位万万不能够轻易的表现出妥协的意思来。在座的各位大臣,届时还万望配合一下。”

    今日能够有资格来到陈群府上的大臣,哪一个不是朝廷的肱骨大臣,哪一个不是老奸巨猾的人物。

    即便那京兆尹.钟会稍微年轻一些,但他也是曾经以区区十七岁少年之身,便偷渡阴平七百里,迫使刘协投降的人物。这种在十七岁,便拜将封侯的人,又岂是泛泛之辈?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自然也就明白了司马懿话中的意思。司马懿所想要表达的,无非就是反向的扮猪吃老虎罢了。

    随后便见堂中有人站起身来,接着开口问道,“仲达大人(司马懿,字仲达),那您刚刚所说的掌握主动权,我等还如何施为呢?”

    那司马懿闻言,不紧不慢的轻呷了几口身旁的茶茗润了润嗓子后,接着不紧不慢的说道,“既然皇帝陛下、邓士载(邓艾,字士载)以及曹氏、夏侯氏宗族想要推行科举制,那么我们就从这科举制里面找方法。”

    随后,他又拿起了身旁吏部官员在早朝后便送往的科举制论策,对着众人说道,“不知各位大人是否还记得,在今日早朝之时,那邓士载曾经这样说过。这负责科举制的府衙,应当从尚书省的六部之中选择,可具体选哪个他却没有说定。”

    经司马懿这么一提醒,众人这才纷纷想了起来。

    确实那邓士载在早朝承明殿上,介绍科举制的时候,曾经说过关于负责科举制的府衙。甚至还说,自己的吏部已经掌管了天下一十三州的官吏考核了,再掌握天下白衣士子的晋升之路,恐怕不太妥当。

    建议让司马仲达的礼部,来全权负责这科举制之事。

    想到这里,众人对司马懿的敬佩也不由得更加重了几分。没想到邓士载只是在承明殿上草草的介绍了一下科举制,司马懿就已经掌握了这科举制的精髓之所在。

    不愧是能够名列曹魏四友,成为当今皇帝陛下的从龙之臣。黄初初年,曹魏四友只剩下了陈群和司马懿,当时陈群已然是位列三公了,可司马懿不过才是一个区区的京兆尹罢了。

    众人还都以为,这司马懿和陈群能够共同名列曹魏四友,恐怕有些才不配位吧。止到后来他率军东渡辽东,甚至直至今日,他们才对这位大器晚成的御史中丞兼吏部尚书大人,真真正正的心悦诚服了。

    看着众人的神态,司马懿心中便明白,他们肯定是知道自己所想说的是什么了,随即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诸位大人,既然那邓士载自己都说了想着把负责科举制的大任,交给我礼部,那在下自然也就当仁不让了。

    届时,再上朝商议此事的时候,还需要诸位大人的多多助力才是啊。”

    司马懿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拱手向堂内的众人作揖。

    众人见状,自然也是急忙站起身来回礼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仲达大人客气了。”

    “是啊,是啊。帮了仲达大人您,也就是帮了我们各大氏族啊。”

    “没错,这种好事情,我们自然会不遗余力的。”

    ......

    看着堂内众人纷纷附和着,即便是司马懿也不由得开心的笑出声来,脸上的皱纹甚至都消散了许多,“既然如此,那懿在这里就先行谢过诸位大人了。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邓士载没说,但是你我一定要注意。”

    说到这里,司马懿刚刚还笑颜如花的脸庞,顿时再次严肃起来。而堂内的众人见状,也纷纷收齐了笑容,并纷纷再次坐直了身子。

  

第九十七章 大器晚成司马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