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政于朝之归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与天子交,共享乐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四,功绩,昔日大破匈奴铁骑时的铁马镫,平定西蜀王平之乱中的苗.刀、陌刀,让天下普通百姓都能够读得起书的雕板印刷、活字印刷和改良后的纸张,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出自这位大人的手中。

    其五,官职地位,这位王爷,乃是当今三公之中的太傅,在朝廷不置丞相的情况下,他老人家乃是百官之首。更何况这位王爷还兼着尚书省的官长尚书令,就连在座众人的六部都归他老人家管辖,那可是实打实的。

    所以综上所述,现场自然是没有一个可以和他相媲美的。

    见到众人的神态有些许低落,司马懿随即又开口安慰道,“诸位大人也不必气馁,这首任主考官即便不是咱们这位江陵王.太傅兼尚书令的曹植大人,也不会落到你我的身上。咱们的皇帝陛下,也肯定会从曹氏或者夏侯氏宗族之中挑选一位合适的人选来。

    所以啊,咱们也就不指望了这个了。以后科举的主考官,咱们还是可以争上一争的。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次朝廷如果举行科举,主考官虽然没有咱们的份儿,但是副考官以及监考官的名额肯定会落到在座你我某个人的头上。到时候,无论是谁中选了,都不要忘了今日在座你我的援手就是。”

    众人闻言,纷纷默默点头,很显然是已经认可了司马懿的这一说法。

    “可惜啊,这邓士载(邓艾,字士载)乃是寒门出身,不然的话.......”

    场中突然有人摇头感叹道,众人不由得抬头望去,竟然是场中另外一位同样德高望重的老臣,出身陇西辛氏的户部右侍郎.辛毗.辛佐治。

    辛毗早年间,曾在袁绍麾下为臣,太祖武皇帝.曹操攻破冀州之后归顺。后来辅佐公子曹丕成为魏王世子,又辅佐他登上了九五大位,可以说是当今皇帝陛下的从龙之臣。

    在后来的建安末年,匈奴南下为或祸一方。

    当时他还只是前朝的侍中,受魏王.曹操和太傅.钟繇的密令后,他与司隶校尉.孙礼便悄悄前往了冀州和并州,并各引了一支人马北上,支援当时还是魏王世子的曹丕和征北将军.曹彰。

    并在此次空前绝后的大战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一战之后,他更是因功被朝廷封为了九卿之一的少府,掌管天下一十三州所有的钱粮事宜。那时的他,自然也是春风得意的很啊。

    可谁曾想,自己作为从龙之臣,士子殿下登基之后,他的官职竟然没有再一步进封,只是在爵位上给了一个广平亭侯,并给予了一些封邑。

    当时他心中虽然不快,可不久之后也就想开了。自己毕竟只是一个降将,再说了自己依然是九卿之一的少府了,还被封了侯,也应该知足了。更何况自己功劳大,其他人的功劳也不小。毕竟朝廷中的官职是有限的,就那么一些,没有自己的也就没有自己的了吧,自己现在已经名垂竹帛了,也不算丢家族的脸了。

    可没曾想,又过了数年之后,朝廷推行三省六部制,自己的九卿之位都保不住了。竟然被皇帝陛下,亲自“罢辍”,成为了户部下面的户部右侍郎。幸亏户部尚书是陈群,左侍郎是跟他齐名的好友赵俨,如若不然,恐怕当时辛毗就要在朝堂上闹开了。

    虽说大司马.曹彰都屈尊去当了一个兵部尚书,可是毕竟是已经吃进嘴巴里的东西了,如今又让吐出来了一些,这算什么事儿啊?

    让陈群、司马懿、董昭、崔琰这些个人,当六部尚书权且罢了。可那个邓士载又有什么资格来当百官之长的吏部尚书呢?

    没错他是在西域和凉州立下了不少功劳,也上过两个颇为令人惊叹的论策,当然还包括这三省六部制。可他毕竟是小辈,给他一个侍郎足矣,又何必让他来当这个六部尚书之一的吏部尚书呢?

    如今,这样一个小辈都骑到了自己的头上,自己又怎么会甘心呢。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辛毗开始暗暗的对邓艾有些一丝不满,渐渐地这不满越来越大,最后甚至蔓延到了朝廷以及皇帝陛下的身上。

    所以这一次邓士载于承明殿之上,再次要推行科举制的新政时,他毅然而然的选择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并不是他觉得因为邓士载做的不对,只是单纯的想要反对他而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辛毗了。所以,辛毗有今日这般的变化也是情有可原的,别说他了,当年的曹魏四友都尽数的站到了皇帝.曹丕的对里面了。

    他这般做,也不为过。

第九十八章 与天子交,共享乐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