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政于朝之归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 黑不溜秋的卫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然被岁月所摧残的,不可能仅仅只有司马懿一人。与他年岁相差无几的皇帝.曹丕、江陵王.曹植、任城王.曹彰、司空.陈群等人,也越发的老态龙钟了,只不过大部分人看起来精神头还算不错罢了。

    之所以说大部分人,是因为其中有些个老臣已经病故了。就比如老司徒兼工部尚书的董昭和首任恩科副考官之一的太学院祭酒.向郎.向巨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老一辈的人逝去,新一辈的人顶上,这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另外,任城王.曹彰从今年春闱放榜之后,就再也没有上过朝了。皇帝更是将宫中太医院的太医大部分都放在了任城王府上,太子.曹睿和江陵王.曹植更是几乎天天都去看望。据说,这位大将军似乎时日并不多了,只不过谁也不愿意承认罢了。

    可即便如此,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江山还是要治理的。

    这一日的朝会之上,出现了一个极其少见的面孔。只见此人身着三品武将朝服,脸庞被晒得黝黑,甚至蜕了皮,不过那双眼睛却依旧神采奕奕的,此人正是许久都不曾来朝的东?郡太守兼交州水师主将的卫温.卫子初了。

    数年前,他与将军诸葛直一同出海试航,不曾想遇到了风浪,阴差阳错之下竟然误入了东?岛。两年后,他们率众返回大陆,并带回了让无数人都能够吃饱饭的番薯。朝堂大惊,皇帝大喜。为他们二人封了侯,拜了将,并应允了他们开通海上丝绸之路的陈情。

    如今距离那朝廷开放海禁,拓展海外政令的黄初十二年,已经过去了六个年头。六个春夏秋冬,也使得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有了不小的成就。

    当年,旧吴孙权之时,他也曾派船出海,可最多只是沿着近海游走。往北最远只到过辽东,往南其实也仅仅只到过交州而已。可自从扬州刺史.贾充研制出了可以遨游深海的宝船之后,他们的航迹便被大大的扩充了。

    出行辽东以前只有一两条航线,现在已经开出十余条了。而且以前去辽东只能选择冬季,海上较为风平浪静的时候去,但是现在再也不收季节的影响了。当然也并不是说随心所欲想要什么时候去,就可以什么时候去,天气和海上的风暴还是要深刻注意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上次试航宝船,付出了那么惨痛的代价,绝对能够让一个人谨慎一辈子的,更何况是卫温、诸葛直这种将军了。

    可即便如此,他们在航海依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刚刚所说的,仅仅只是辽东方面。由于北方苦寒,越往北越发的荒凉且没有人烟,所以至今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往南拓展。

    如今他们已经在南海,找到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当然这些个国家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称之为部落更加合适,虽然有些相对而言有些教化,但是跟大魏相比,那肯定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但是令人振奋的是,南海之地虽然蛮夷,但是物产丰富,且盛产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宝石和美味无比的水果。这也使得大魏朝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了一些。

    那些个南海之人,在见识到了大魏的惶惶军威,却不持枪凌弱诚心待人,有很多人选择跟着他们来到了帝国。而且这些人的人数也在日益增多。

    卫温这一次回来,一来是为了依例回朝年拜述职,二来便是将这一年的收获已经成果向朝廷叙述,三来则是又带了一批人来觐见皇帝陛下。

    自从上朝之后,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曹丕便发现了朝臣之中的这个黑不溜秋的异类。他如今虽然也年近古稀,头发也越发的花白了,但是眼神还算好使。

    在处理完了日常的事情之后,皇帝.曹丕便将目光转向了这位饱经风霜的将军,随即微微一笑开口道,“卫太守,不知你这一次航海又走了多远,去到了哪个部落,给朕带回来了什么稀奇古怪的好玩意啊?”

    对于卫温和诸葛直,朝廷的旨意是让他们一个留守,一个出海。留守的入京述职朝拜,出海的就不用说了。

    另外航海这种,今天到这儿了,明天到哪了,并不能随心所欲,所以也不能跟其它大陆上州府的官员一样定期回来朝拜,所以皇帝给他们的旨意便是,每隔两年来朝拜一次即可。

    所以,就成了现如今的惯例,这一次卫温引领船队出海,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返回,然后再入京朝拜。下一次便还诸葛直领队出海,两年后再由他来入京朝拜。

    这样也就变成了,卫温和诸葛直二人每年轮流着入京便可,可谓是两不耽误。东?岛的开发继续着,航海的事情也没落下。此前每次从海外回来,卫温和诸葛直也都会给皇帝.曹丕带回来一些稀奇古怪的

第一百零五章 黑不溜秋的卫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