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朝换代(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魏黄初一十九年,公元253年,冬,腊月初七。
在京都.洛阳的三品以上的大员,甚至是已经致仕了的司空兼户部尚书.陈群、御史中丞兼礼部尚书.司马懿这些个老臣,都突然间得到了从宫中传出来的诏书。
诏书中的内容也特别简单,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也特别容易理解,通俗点来说就是,他们所有人在得到传召之后,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进宫,不得有误,违者一律依照国法《大魏律》处置。
得到这道旨意的那些个公卿大臣们,无不震惊连连。这可以说是自从本朝开国以来,他们得到的第一道如此简洁且言辞犀利的诏书,其中所包含的深意也不言而喻。他们都想到了什么事情,可终究谁也没说话,而是第一时间急匆匆的便向皇城未央宫椒房殿奔去。
此时的未央宫椒房殿外,甲士林立。新任的兵部左侍郎兼虎豹骑统领的文鸯,也正率领着闻名天下的虎豹骑游弋在宫殿之外。
与此同时,有曹家千里马之称的卫将军.曹休.曹文烈,也正率领着京畿守备大营的一营精锐,与虎豹骑共同巡视在椒房殿之外。而新任的兵部尚书.孙礼,则率领宫城进军,在皇城外严密巡视。
那些个收到诏书的官员们,在前往未央宫的路上,见到的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他们每个人出府到进入未央宫,抵达椒房门外,最少都受到了十几次验身盘查。
尤其是在进入未央宫之后,更是受到了数次搜身。要是放在平日里,那些个养尊处优的公卿大臣们早就不耐烦了,可是今日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异样来,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的知道,大魏朝今日恐怕要换天了。谁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闹事,恐怕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皇城中传诏的宦官们在金甲卫士的陪同和保护下,于天刚刚擦黑的时候才出宫传诏书,结果华灯初上,那些个公卿大臣们大部分都已经来到了椒房殿门外。
自从进入腊月之后,洛阳城中就已经开始透露出丝丝诡异的气氛了。这些个能够混到三品以上的大员们,又有哪个不是多智近妖的人物,他们也就早早在家等待着皇宫的旨意了,所以他们也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抵达了未央宫内的椒房殿。
此时的椒房殿内气氛异常压抑,太子.曹睿、江陵王.曹植、甄皇后以及众妃嫔和公子们赫然都在场,而且每个人的脸上都透漏着丝丝不安、惶恐以及痛苦。
皇帝.曹丕此时正面色苍白的躺在卧榻之上,气若游丝,很显然是大限将至的样子,而且就是今晚了。此时的皇帝说话已经很费力了,可依旧在强撑着向众人叙说着自己的身后之事。
此时,一个陪侍的小宦官悄悄的疾步走进椒房殿之内,来到了江陵王.曹植和太子.曹睿的面前低声说了几句话,便又转身走了出去。
江陵王.曹植和太子.曹睿对视了一眼之后,互相点了点头,随即太子.曹睿轻声来到皇帝的卧榻之侧说道,“父皇,那些个公卿大臣们都已经到了,是不是让他们现在进来?”
听到太子.曹睿的话,皇帝.曹丕费力的点了点头,表示应允了此事。
随后几名公卿大臣便被召进了宫来,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除了曹氏、夏侯氏的宗族将领和大臣之外,其余大部分的都是氏族出身的公卿大臣,寒门出身的少之又少。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平日里备受皇帝.曹丕器重和恩宠的吏部尚书.邓艾,竟然没有在被召见的大臣之列。反而是已经致仕了的故司空.户部尚书.陈群和故御史中丞兼礼部尚书.司马懿,他们二人却被召进了大殿。
皇帝这一举动所表现出来的深意,一时间竟然让所有的人都摸不着头脑了。即便是被召见的陈群和司马懿,都不禁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友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可是如今被召进殿去,肯定是好事,所以他们在愣了那么两三个呼吸之后,便噌的站起身来,匆匆向椒房殿内走去,只留下了殿外跪着的一地公卿大臣们交头接耳不止。
反观那没有被召见的吏部尚书.邓艾,却没有丝毫的异样,甚至他的嘴角都不经意的向下撇了一下。
时间,终于到了。
见众人都已经进入了大殿之后,皇帝.曹丕在甄皇后的搀扶下,费力的撑起了身子,虚弱的说道,“众卿......来了。想必诸公......也已经看出,朕.......朕之大限就在今晚了。”
众臣闻听此言,纷纷以头戕地,痛苦不已。
 
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朝换代(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