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朝换代(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曹丕却并没有阻拦他们,而是喊出了两个人的名字,“长文(陈曲,字长文)......仲达(司马懿,字仲达)......”
听到喊声的二人,闻言急忙跪行到皇帝的卧榻之侧,握住了曹丕费力伸出的双手,“朕,受......他人蒙骗,才同意了汝二人致仕的之请,如今后悔不已,现在朕马上就要死了,不知二位好友,能否原谅于朕呢?”
二人怎么也没想到,皇帝.曹丕在临终之前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随即老泪纵横的砰砰磕着响头,“陛下何言于此?老臣今生能够得遇陛下,是臣三生有幸,又怎敢怪罪于陛下呢?”
看到这里,皇帝.曹丕强行挤出一丝微笑来,随后他又将目光看向了殿中的其余三人,“睿儿,子建,文烈(曹休,字文烈)你们三个都过来。”
三人闻言,也都急忙来到了卧榻旁,曹休很显然是刚刚一同被召进椒房殿的。
曹丕颤抖着向太子.曹睿说道,“睿儿,向你的四位叔伯行跪拜之礼。”
“陛下,这可使不得呀,万万使不得呀。”
四人急忙一脸惶恐的出声阻止道。
没想到曹丕微微一笑,轻轻地摇着头说道,“只此一次,诸位也就受了吧。”
说罢他又眼神示意太子.曹睿,让他赶快行礼,随后只见那太子.曹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殿中的四人郑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看着曹睿行弯礼之后,曹丕微微一笑,脸上竟然有了些许红润,显然那是回光返照对其情景,只见他说话都比刚刚有了几分力气,“太子曹睿,心性兼任,雍容华贵,其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故朕将传位于太子曹睿。司空.陈群、御史中丞.司马懿官复原职,与曹植、曹休二人共为辅政大臣,辅佐新君。”
说到这里,曹丕微微喘了两口气之后,接着说道,“诸公,朕就将太子交给你们了,还希望你们能够尽心辅佐新君啊。”
气氛已经烘托到这里了,四人自然要接招。
只见四人都涕泪纵横的说道,“请陛下放心,臣等必将尽心竭力辅佐新君,虽肝脑涂地,无恨矣。”只是其中,几分真,几分假,几人真,几人假,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看着这四位托孤辅政大臣的信誓旦旦,曹丕轻轻的点点头,似乎也已经完成了自己所有的心愿。
“可惜啊,这大好江山,朕还没有看够。可惜啊,没有过了这个年。可惜......”
可这话还没说完,随即便见他脑袋一歪,与世长辞了。
“父皇......父皇......”
“皇帝驾崩!!!”
随着陪侍宦官的一声高呼,整个皇城之内哭声顿时此起彼伏,甚是惊人。
一代帝王曹丕就此辞世!
曹丕,字子恒,于大汉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出生于沛国谯县。乃大魏太祖武皇帝.曹操与武宣皇后卞夫人所生,任城威王.曹彰和江陵王.曹植之兄,大魏的开国皇帝。
其出生之时,天上出现了青色的云彩,而且形状如车辇,终日环绕其上,看见祥云的人都坚信的人为,曹丕次子将来绝非人臣之命。
他自幼天资聪颖,后来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此给予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其年少时,广学博览,在其父曹操严厉督导之下,少年时代便可以通读诗、论,长大一些又学习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为日后他优秀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认为时下兵荒马乱,便教导曹丕学射箭。六岁时,他就学会了射箭。八岁时,曹丕更是学会了骑马。
从十岁起,曹丕随父亲征战南北,长时间的军伍生活锻炼了强健的体魄,而且还丰富了他的见闻,为其诗篇创作积淀了大量的素材。随着他年龄与阅历的不断成长,艰苦生活环境带来的精神冲击,逐渐形成了他特有的性格气质。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其兄长在随父一同南征张绣之时,恰逢张绣先降后反,于是死在了乱军之中。从此之后,曹丕便顺位成为了魏王.曹操之长子。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朝换代(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