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还政于朝之归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改朝换代(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后,他便作为长子,一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建安十六年,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建安十七年,曹丕正式成为魏王世子。

    建安三十五年,西蜀归降,东吴称臣,天下在纷争五十余年后,终于重归一统。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那魏王.曹操竟然还政于汉帝.刘协了。曹氏、夏侯氏宗族将领,以及钟繇、陈群、司马懿等人自然是不愿意的,不过最终还是拗过那只想当汉臣的曹操。

    只可惜那汉帝.刘协给了他机会,他不中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那些各保皇派的大臣们,死的死、疯的疯、退隐的退隐,甚至支持他的江东三大家族,都被他下令斩尽杀绝了。

    最后,在身边大臣尽去的情况下,魏王曹操也去世了的情况下,汉帝.刘协将天下共主的尊位禅让给了新魏王曹丕。也是在那一年,曹丕真正成就了九五之尊,开国大魏,改元黄初。

    自登基之后,他没有一天不再殚精竭虑的为国事操劳。

    黄初元年,辽东.公孙渊协同北方各部引兵六十万,南下叛乱,天下镇恐。可没想到,在皇帝.曹丕御驾亲征进入长安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平息这次足以灭国的叛乱。

    自此之后,西域得以复通,辽东得以平定,北方草原各族再也不敢胡作非为。

    天下刀兵得以止息,皇帝.曹丕开始达大刀阔斧的推行各种国策。轻徭役、薄赋税、开荒、军屯、兴学、航海、允商人入市、推广番薯种植、开考科举......每出一道国策,天下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其在位一十九年,通宵达旦,兢兢业业。对内以仁孝治天下,对外刚柔并用,百姓们终于得到了久违的和平。

    天下初一统之时,由于连年战乱,官府所在籍的,户刚过百万,口也不过才七百多万。真可谓是民生凋零,百业待兴。

    经过曹丕二十余年的励精图治,人口早已恢复并超越了前朝鼎盛时期,年初时,户部所在籍人口已然有了四千多万。这其中虽然有各位大臣尽心竭力,以及番薯推广使得百姓们不再经受饥饿之苦,但是只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曹丕的统筹之功。

    只可惜,天下万事万物,有得必有失。

    皇帝.曹丕为了能够让天下英才尽数为自己所用,多方思量之下,同意了吏部尚书.邓艾《科举制》的奏请,并在全国范围之内予以推广。但与此同时,他也将昔日里陪着自己一同征战天下、治国安邦的战友们得罪了一个遍。

    甚至,曹魏四友中的司空陈群、御史中丞、司马懿,都选择了致仕拂袖而去。

    而这一结果,也是皇帝.曹丕很早就已经料到了的。所以在临终之际,他才会与江陵王.曹植、太子.曹睿一同演了一场戏。

    先是故意把邓艾领上了洛阳城头,让城中万民都得以见到对他的殊荣,也让那些个士族出身的公卿大臣们更加的憎恨于他,成功的将自己身上的仇恨得以转移。

    再其后,临终托孤之际,他又故意冷落邓艾以及那些个寒门出身大臣们,并将司空.陈群和御史中丞.司马懿官复原职,其实也就是为了给后世新君铺路而已。

    不管怎么说罢,曹丕一生也算是波澜壮阔。

    这个出生在乱世,终结了纷争的帝王,在呕心沥血数十年后,终于还是没能熬过黄初十九年的那个寒冬,也永远的留在了那个白雪皑皑的冬季。

    大魏黄初十九年,公元253年,冬,腊月初七晚,大魏开国皇帝曹丕,病逝于洛阳未央宫,享年六十七岁。

    从此,人间再无曹子恒。

    ......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

    皇帝.曹丕死后的第二天,太子.曹睿在四大辅政大臣的拥护下,于未央宫承明殿中正式登基为帝,改元太和。而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自然便是商议先帝曹丕的庙号、谥号,以及相应的国葬事宜。

    首先是庙号。先帝曹丕在世之时,追封自己父亲曹操的功绩,认为自己虽然是大魏的开国皇帝,但真正的基业都是自己父亲打下来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改朝换代(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