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沉冤昭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就在天下百姓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好好的享受一下太平盛世的时候,辽东.公孙渊联合北方诸胡叛乱了。
天下一十三州,有一半都顿时陷入了战火之中。北方各自然州无一幸免,邓艾所在的雍凉之地,自然也不得幸免,甚至河西四郡在敌人十几万大军的攻势下,一战就被攻陷了两郡。
仅剩了邓艾所在的武威和敦煌郡还在苦苦支撑,才得使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没有被完全断绝。
就在这个时候,邓艾再次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手段。
其后短短数月,邓艾在外无援兵且势弱的情况下,仅凭着手中四万不到的大军,竟然成功收复了酒泉、张掖二郡,甚至成功劝降了鲜卑的两大部落首领率兵来降。
虽说那是临松先生.郭?之功,但是如果没有邓艾在,这师徒二人恐怕也不会冒着生命之危,只身前往敌营吧。如果没有邓艾牢牢地守住了河西之地的最后两郡,恐怕这场战争,又会是另外一种情况吧。
随后,他更是率领着这十余万大军东进长安,与朝廷的西征大军共同平定了关中的叛乱。也正是这一战,使得邓艾的威名得以在雍凉之地广泛传播,也使得天下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位少年英雄。
叛乱被平定后,朝廷复通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而这邓艾便是都护府的第一任都护了。
又过了几年,西域局势得以平稳,一切都步入了正常的跪倒。这位西域都护,再次被召进了朝廷,并担任了尚书台的大尚书。
可随后不久,邓艾再次用它的聪明才智震惊了世人。
那便是“三省六部制”的推行,使得九品官人法之后的朝廷吏治得以再次澄清。臃肿庞杂无比的朝廷府衙,以及各地州郡的府衙,因此得以削简。
五年后,待所有的准备妥当之后,邓艾终于开始了他那谋划半生的壮举了,那便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科举制”了。
后来,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他所料。科举制一经面世,便得到了寒门子弟和普通百姓的热情拥戴,当然同时他也得罪了几乎所有的名门望族,天下氏族无不想着让他死。
月盈必阙,物极必反。
这个简单的道理,博览群书的邓艾自然也是知道的。他知道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马上就要来临了,可随后接踵而至的必然是......
不过,他依旧不悔。
早在十几年前,他拿着一壶浊酒于河西之地的某座大山里,跟那位同样身着粗布麻衣的老人谈经论道之时,便就已经想到了日后的这般下场。
只不过早一天,晚一天罢了。
终于,在任城威王.曹彰薨逝的那一天开始,这些个迹象就慢慢的浮现了。
先是文皇帝.曹丕毫无征兆的自己与太子.曹睿、江陵王.曹植三人,带上洛阳城头,与万民公欢。
再后来,又是在其临终之际,毫无朕兆的冷落自己,冷落寒门出身的臣子们。并将已经致仕了的司空.陈群和御史中丞.司马懿,官复原职,并封为了托孤辅政大臣。再后来,当今皇帝登基之后,对自己百般冷落,江陵王.曹植又病还府中不理朝政。
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就知道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他知道这些都是先帝.曹丕、江陵王.曹睿以及时任太子的曹睿故意为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向世人和朝臣们表现出,自己已经被冷落了。意在让那些个氏族的公卿大臣们出手,除掉自己。将心中的怨恨完全的发泄掉,然后再次为朝廷处理。
果不其然,在自己的配合之下,那些个公卿大臣们,包括司空.陈群和御史中丞.司马懿在内的所有人都中计了。
不久之后,那些个氏族出身的大臣们,便开始在朝中大肆的打压寒门出身的朝臣,意在引自己出手。而邓艾虽然知道了其中的原委,但仍旧还是出手了,并发起了自己这一辈子最后的“进攻”。
几个回合下来,邓艾落败,被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关进了刑部大牢。
再数日之后,刑部尚书.崔琰[yan]亲自提审他,于是他那“阴谋叛上”的罪名也终于被坐实了,因而落了一个腰斩东市的下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司空.陈群和御史中丞.司马懿念在过去交情,和他曾经为大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份儿上,并没有把事情做的太绝,万般罪孽全归于了他一身。
他的妻子家小只是被贬为庶民发配到了西域之地,而现如今的西域都护乃是他昔日的部下仓慈,想必他也肯定会好好照料自己
第一百一十五章 沉冤昭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