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巴图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9章 破江水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869nbsp章:破江水师(蒙古水师的规模成型)(至元四十三年春?汴梁人工湖)

    nbsp汴梁人工湖的水面上,三百艘虎头船列成五行纵队,船帆上的白虎纹在阳光下连成一片银色的浪。萧虎站在岸边的观礼台,手里攥着一份《水师军备册》:每艘船长七丈、宽两丈,分上下两层,底层藏十名桨手,上层置虎蹲炮两门,船尾暗桨由四人操控nbsp——nbsp这些数据是陈六带着工匠,用三个月丈量、调试才定下来的。

    nbsp“左翼第三艘,船帆歪了半尺。”nbsp萧虎对身旁的张诚道。张诚立刻挥动红旗,那艘船的水手们慌忙调整绳索,动作快的额头已渗出汗珠。自春训后,水师的规矩严了三成:船帆角度误差不得超过三寸,炮位校准需用铅垂线量,连桨手的划水节奏都要跟着鼓点走。“打仗不是游猎,”nbsp萧虎曾在训话时说,“战船差一寸,可能就撞不上敌船。”

    nbsp五百门虎蹲炮被抬上临时搭建的炮架,炮口齐刷刷对准湖心的靶船。陈六亲自演示装填:先塞半袋硫磺硝石混合的火药,再填铁砂三十斤,最后用炮钎捣实nbsp——nbsp这是他改良的nbsp“三层填装法”,比原先的射程增加了五十步。“点炮!”nbsp随着帖木儿一声令下,炮声如雷,靶船瞬间被铁砂打成筛子,木屑混着湖水溅起丈高。

    nbsp萧虎让人把靶船残骸拖上岸,指着木板上的弹孔:“靠外的孔稀,中间的密,说明还是偏。”nbsp他对陈六道,“炮身再加个准星,用竹片做标尺,距离多少步就抬多高。”nbsp陈六连忙记下,心里却暗惊:萧将军连弹孔分布都看得如此仔细,难怪连蒙古贵族都不敢轻视这支水师。

    nbsp这些虎蹲炮中,有两百门是用盱眙互市nbsp“换”nbsp来的铁矿造的,炮身上都刻着nbsp“淮铁”nbsp二字。萧虎特意让它们排在阵前,就是要让观礼的人看看,北境的火器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

    nbsp水兵们列阵时,能看出明显的分组:前排是蒙古兵,多是骑兵转来的,腰里还别着马刀;后排是汉人降卒,不少是去年北渡的流民,皮肤因长期泡水显得发白。萧虎定下nbsp“汉七蒙三”nbsp的比例,却在编制上做了手脚:每艘船的船长是蒙古人,副船长是汉人,既用蒙古人的悍勇压阵,又借汉人的水性掌舵。

    nbsp张诚负责水兵的日常操练,最清楚其中的门道。蒙古兵擅长近战,他就安排他们管登船梯和铁钩;汉人兵熟悉水情,就让他们管暗桨和测深绳。“昨日演练登船,蒙汉兵配合错了三次。”nbsp张诚在汇报时低声道,“蒙古兵嫌汉人动作慢,汉人兵怨蒙古兵不懂水。”nbsp萧虎没说话,只是让人把《水师协同册》印发各船nbsp——nbsp上面用汉蒙双语写着:“桨手慢则船慢,钩手慢则功亏,错一步,全船皆斩。”

    nbsp为了这场阅舰式,萧虎提前半个月清淤了人工湖,还从淮河调了三十名老渔民,让他们在湖里布置暗礁、浅滩,模拟长江水域。观礼台用松木搭建,铺着从洛阳运来的红毡,正中央摆着三张椅子:中间是萧虎的,左边给拔都的使者,右边留给出使北境的南宋降臣。

    nbsp周显带着人检查礼炮时,发现有个蒙古兵偷偷往炮里塞了把草。“将军说要显威风,你这是要出丑?”nbsp周显厉声问。那兵慌忙跪下:“小人……nbsp小人怕炸膛。”nbsp周显叹了口气,给他看炮身的裂痕:“这是特意留的旧炮,响两声就行,真打起来不用它们。”nbsp他忽然明白,萧虎要的不仅是威慑,也是给内部的人壮胆nbsp——nbsp毕竟,很多蒙古人至今仍觉得nbsp“水战是南人的事”。

    nbsp拔都派来的使者是个叫阿鲁台的万户,刚到汴梁就被水师的规模惊住了。他原以为萧虎治水师只是玩玩,没想到竟真的造出三百艘战船,尤其是看到虎蹲炮打穿靶船时,端着奶茶的手微微晃了下。“速不台将军的骑兵,三日能踏平一座城。”nbsp阿鲁台在宴会上故意说,“战船再快,能跑得过马?”

    nbsp萧虎让人抬来一幅《江淮水势图》,指着淮河入长江的水口:“骑兵到了水边,就像老虎掉进井里。”nbsp他命人取来两件战利品:一件是南宋楼船的船板,上面有虎头船撞角的凹痕;另一件是蒙古骑兵的铠甲,胸口印着箭孔。“各有各的用处。”nbsp萧虎

第869章 破江水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