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河逆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群英荟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欲求宝刀入江湖,豪杰汇于群英殿】

    宋翊同高汉武回到彭家寨。高汉武领着宋翊来到一家铁铺,铁铺内一名四十来岁的圆眼虬须汉子赤着上身,露出一身壮硕的肌肉,正在火炉旁的铁砧上卖力地捶打着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

    汉子身后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刀具和农具,角落的竹筐里插了十几根三尺长短的铁条。

    汉子看到高汉武咧嘴笑了一笑,让宋翊他们坐到一旁稍等。直到铁块从暗红色变成了原本乌黑的颜色,从铁块变成一根铁条,汉子才有些不舍地将铁条放在一边跑过来和高汉武说话。

    高汉武向宋翊介绍道:“这位师父名叫彭山,是这方圆百里最好的铁匠,他家的铁匠铺是一百多年的字号,我手中的‘无碍就是他亲手打造的,不比军器监①造的刀差。”

    彭山虽然长得粗枝大叶,说话却很客气,与宋翊抱拳行见礼后便请宋翊坐下,转脸却不悦地对高汉武说道:“什么话,什么叫不比军器监的刀差。我家老祖宗造刀传到我这里都是第六辈了,朝廷军器监的军匠有几个是这个家底。

    每把刀我都要叠打三十次以上,军器监的刀都是做给军兵使用,每天也能生产几把,哪如我这般认真精细。

    就算你私自拿了钱去打,只怕军匠也没我这等手艺,别说这看火色的眼力,就说我家这火土也是几代人不断琢磨出来的不传之秘。”

    宋翊从未了解过制刀的事情,现在听来竟然大有学问引得好奇之心又起,不禁问道:“火土是什么东西,作刀还要加土吗?”

    仡佬族人最擅长炼铁,打造铁器的技术也是闻名天下,彭山更是一个炼铁痴人,宋翊谈起作刀的事情正是骚到了他的痒处,颇为自傲地说道:“你可知刀剑的韧性从何而来?”

    高汉武知他又要长篇大论侃侃而谈,索性寻了一把条凳坐下慢慢听他讲完。

    彭山也不等宋翊回答,自顾自地说道:“刀剑要兼顾韧性与坚硬,既要坚硬到可以销金断玉,又不可因为过于坚硬而容易折断。

    就好比,上古的青铜剑虽然锋利坚硬,但却容易折断不利于劈砍,而熟铁虽软青铜剑却可以断之。若要使刀剑同时兼顾坚与韧,首先是通过‘灌铁得到好钢。

    ‘灌铁就是将炒好的熟铁,与定量的生铁一同烧炼混合,得到需要的硬铁也就是钢。灌入多少生铁得到什么样的钢,就要看铁匠的经验了。”

    彭山寻个凳子坐下继续解释道:“其次,就是要将成型的刀剑再次进行烧炼,掌握烧刀时的火色。

    将刀剑烧至所需要的火色之后要迅速地淬火,就是将刀剑插入到冷水中迅速降温,这样刀剑就会保持住烧炼时所产生的变化。

    烧炼到一定得火色,钢铁会有些许膨胀,淬火之后就会保持这种形态。烧炼的时间越长火温越高钢铁膨胀得越多,淬火之后也就越发坚硬,但是韧性却会随之变差。

    因此,选一个合适的火色淬火,是得到一把坚、韧适中刀剑的必须条件,这也要凭工匠的经验来判断。灌铁还有个分量进行参考,这个火色就很难掌握了。这灌铁和火色就是工匠手艺好坏的分水岭。”

    彭山说了半天也没提到火土,但宋翊仍然听得津津有味,却听彭山继续说道:“于是,后世的能工巧匠尝试只将刀剑所需要的部分进行局部高温烧炼后淬火,也就是在烧炼时将刀刃和刀身区分开,只烧刀刃让刀刃变得坚硬。

    具体做法就是将刀打造成型,整体烧炼出最好的韧性后将刀淬火,然后以火土敷于刀身之上只露出刃口进行二次烧炼。

    烧炼时,刀身因有火土隔离火焰,刀身热度与刀刃的热度就会出现巨大差异,只有刀刃会出现变化。在刀刃烧到最为坚硬的时候进行淬火,而刀身因有火土的保护而韧性不变。

    这样制出的刀,刀刃锋利坚硬而刀身韧性十足。但是这火土的制作却成了每个工匠的不传之秘,而是否能掌握最好的火色也成了一流工匠的标志。”

    彭山连比带划地说了一通,宋翊听了个似懂非懂,但他心思灵活知道若要做出好刀需要将彭山捧上天,于是装作求知若渴地模样继续问道:“原来造刀之法如此大的学问,那我还有一事不明,为何您要不断地锤打铁条。”

    彭山意犹未尽地笑道:“这个问题很好解释,每次将铁条打长之后都要折叠之后重新捶打。如此周而复始,铁条之中会生出很多层次,制出的刀剑韧性更强。”

    宋翊又问道:“那炒铁又是怎么回事,铁也需要炒吗?”

    彭山不厌其烦地继续解释道:“最初铸炼出的铁太脆缺乏韧性不能锻造优良的铁器,称为生铁。

    生铁要用更高的火温烧成铁水再加入其他材料进行翻炒,才能得到柔软的熟铁。我一般都是买了生铁自己炒好了备用,质地都是十分精纯,这样在灌铁的时候比较容易控制份量。”②

    宋翊故意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惹得彭山心胸舒畅主动问道:“你要造什么样的刀剑?”

    高汉武替宋翊答道:“和你给我做的一样,只是尺寸要小一些,需要多少钱?”

    打铁本就是个枯燥乏味的活计,彭山整日埋头打铁几乎闷出病来,今日一通畅聊心中大为爽利,只听他笑道:“我跟这小哥谈得来,算便宜点,一两银子。”高汉武听了笑道:“嗯,是比我做的刀要便宜些,但是也不能省功夫。”

    彭山瞥了高汉武一眼,不屑地说道:“你这叫什么话?宁可不做,我也不会粗制滥造砸了我家百年的招牌。你若信不过,就去找别家好了。”

    高汉武急忙捧上两句好话道:“好了,都是老朋友,谁不知道方圆百里就属你彭山手艺好。”

    彭山倒是一个直爽人,听到高汉武夸赞,立刻转怒为喜,说道:“半个月后来取货!保准比你得刀强。”

    宋翊惊到:“这么长时间?”

    彭山对宋翊颇有好感,因此解释道:“慢工出巧匠,要选精铁细细煅烧叠打。当年,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铸‘湛卢剑,在湛卢山上辟地设炉用时三年。我这才用半个月,有什么大惊小怪?我还都没嫌麻烦呢.....”。

    宋翊听后连忙称是道:“那彭大师可不可以将我这把刀也铸成可以破法术的。”

    宋翊千小心万小心怎料到这句话捅了马蜂窝,彭山听后忽然变得火冒三丈,怒道:“你这小子,我见你躬谦有理才与你细细讲话,谁知你却有意消遣于我。从未听说谁能做出这种玩意,今天你要不说个明白,十两银子我也不会替你造刀!”

    宋翊心里一直惦记着高汉武那日在林中以长刀破除火真人法术大展神威的事情,以为全凭彭山造的长刀之中颇有玄妙。因此,才提出破法得要求,没想到彭山反应竟然如此剧烈。如此看来,定是高汉武的长刀另有玄机,不由得扭脸看了高汉武一眼。

    彭山看到宋翊眼神便已知道大概,冲着高汉武青着脸问道:“是你跟他说的?”颇有一言不合便要一拍两散的架势。

    高汉武没想到宋翊突然提出这个话题,只能尴尬地笑道:“我可是没有瞎说,定是那日我以长刀破除贼道法术被他误解了。”

    彭山听到确有此事,瞪圆了两只眼睛向高汉武将刀硬讨过来观看。细细查看一番后,自语道:“刀没错,确是我当年打的那一把,只是刀柄下面的这颗‘铁珠是什么时候嵌上去的。嗯,手法不怎么样,只是这颗‘铁珠的材料我从未见过。”

    宋翊也是第一次注意到高汉武刀柄上的这颗‘铁珠。‘铁珠通体黝黑比鸡蛋还要小上一圈,表面坑坑洼洼形状里出外进极不规整,大体上算是一个圆形,被一圈铜皮包住了大半部分,牢牢地镶在刀柄下面,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

    高汉武解释道:“这颗铁珠叫‘天外玄金。”

    彭山惊道:“天外玄金!怪不得。相传这东西乃是星辰坠地所化,不在五行之内。怪不得可以用来破除五行法术,此物可遇而不可求。相传此物坚不可摧,若是能以此物铸剑,定能超越湛卢,只可惜太小了些。”

    彭山开始时十分惊奇地瞪圆了一双铜铃般地大眼,而后又十分惋惜地搓着下巴,忽然两眼放光地说道:“唉,你这铁块也太不规整了,与我造的刀太不相配,我帮你收拾一下,不收你的银两。”说话间也不顾主人意见,三两下便将玄金卸了下来放到炉膛内煅烧,两只眼睛瞪着玄金玩命地拉动风箱。

    高汉武知他炼铁成狂,此时心思都在玄金之上什么话也听不进去,因此坐回长凳上笑看彭山玩命。

    宋翊此时也是一肚子的奇怪却又不便相问,也只能是坐在那里静待。

    彭山真是一副好体格,玩命拉了半个时辰的风箱,筋肉凸起的胳膊都涨了一圈。彭山估计火候也该差不多了,一般的凡铁经得如此煅烧几乎已经化成铁汁。

    彭山用火钳小心地将玄金取出,放到铁砧上,玄金通体黝黑并没向普通熟铁一样烧的彤红。彭山抡起铁锤猛地砸到玄金上,一声刺耳嗡鸣响过,直震得手臂发麻眼冒金星,再看玄金竟然文丝未变。

    彭山晃晃有些发昏地大脑袋,满脸都是不解之色,回头却看到高汉武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心知这厮定然早已知道如此结果,故意在看自己出丑。

    彭山恼羞成怒正要发火,却听高汉武道:“都说了,天外玄金不惧五行,你用火烧它当然没有结果。”

    彭山是个炼铁痴汉,急忙用手去抓玄铁试温。虽然带着手套,但这玄金在炉膛里烧了半个时辰也不是可以随意触碰的,吓得宋翊一声惊呼。

    彭山却似未闻,拿起玄金左右端详自语道:“果然,这玄金烧了半个时辰却也只是有些温热,看来凡火实在难以炼化,在烧一年也是如此。”思索了半天才心有不甘地将玄金装了回去。

    彭山虽然不能炼化玄金,但手工却确是十分精湛,玄金镶嵌得结实漂亮远盛之前。

    彭山依依不舍地将刀还给高汉武之后,又从竹筐里翻找出一根铁条冲着宋翊宋说道:“这是我这里最好的一块熟铁,炒了很长时间,质地非常精纯,很好控制灌铁的份量,你的刀就用它了。”

    宋翊虽然不懂分辨铁质,单这铁条表面光泽明亮,通体布满锤印,料想也是不差。

    宋翊二人离开铁铺的时候,彭山还特意叮嘱高汉武将来他要再次试炼玄金,下次要再将刀带过来。

    高汉武刀不离身,又知道彭山的性格,哪能不许?付了银两二人离开铁匠铺。③

    宋翊追问高汉武玄金的由来,高汉只说是老友赠送的,却没有说是谁,再问便是三缄其口。宋翊也寻思着什么时候给自己也弄上一块。

    左右无事宋翊又与高汉武聊起江湖中的事情,问起武林中的各

第十九章:群英荟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