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天遁剑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翊身上的奇经八脉打通的越多,修炼起来越发顺利,打通阳跷脉与阴跷脉不过只用了两天时间,进展异常顺利。
而后,宋翊又用了两天的时间来巩固境界。至此,宋翊全身的奇经八脉都已全部打通。
宋翊将真气在全身经脉之中游走一遍,但觉畅行无阻之后,散功起身。
哪知,他心神一散,真元中的真气竟然分成数支四处乱窜,在经脉之中任意游走。有几股真气竟然撞到了一起,震得宋翊气血翻涌。
宋翊赶忙重新盘膝打坐,凝神内视压制体内真气,牵引着回到真元之中。这是宋翊最担心的事情,甚至比想象中的还要可怕。
真气在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中流转,都有固定的顺序,即使是多股真气同时流转,碰面之时也只会归并合流,不会发生逆流相抵的事情。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和谐,也是人自从呼吸开始便练就的本能。
而打通奇经八脉的做法,已经打破了本身的自然与和谐,几乎可以说是逆天而行。
再说那重铸金丹真元的事情,先破后立,同样也是逆天行事。可能在吕祖的心中,只有逆天行身才能顺天行事,也正是因此,才能有机会登上凌霄宝殿。
抛开成仙得道的事情不提,在完全打通奇经八脉之间的联系之后,宋翊体内真气的运走路线多了数百条,宋翊根本理不清楚。
若是一股真气还好说,大不了走到岔路上。如果分出两条以上的真气,难免会出现逆流相撞的事情。
而且,超乎宋翊预料之外的事情也发生了。宋翊原本认为,即使经脉之间的联络再乱,他大不了在使用之时小心控制,甚至只用一股真气便罢。日后勤加练习,假以时日,早晚也能操控熟练。怎料,这真元中的真气竟然会自行发动。
宋翊尝试了几次,只要心念一散,真元立刻便会散出数股真气四处乱窜,不知是何缘由。
宋翊心中暗道不妙,如此一来,岂不是时时刻刻都要分出心神刻意去压制真元,不能专心做其他的事情岂不形同废人。
正在宋翊左右为难之时,忽然听到刀灵的声音又再次想起。
刀灵嘿嘿笑道:“主人,你的真气好像有些不听使唤呢。”
刀灵这么长时间都没又出现,宋翊本以为他被嵬名车石砍得灰飞烟灭了,此时它突然出声到让宋翊冷不丁吓了一跳。
宋翊反问道:“这么长时间不露面,你唱得哪出戏?”
刀灵竟然有些委屈地说道:“这能怪我吗,那日我中了嵬名车石一剑,竟然伤及神魂,若不是与你神魂相连,我早就灰飞烟灭了。后来我蛰伏在你的神魂之中,经过慢慢滋养,才重新恢复过来。”
一想到刀灵与自己神魂相连,宋翊就是一阵恶心。不但不能将它除去,反而还能借着自己的神魂滋养而还阳,更是令宋翊大感头痛。
宋翊正伤神时,却又听刀灵试探地问道:“你的真元好像有些不稳呢?”
宋翊心头一紧暗道:“这刀灵邪门得很。我使用真气之时不能打开三脉七轮,难保它不会趁虚而入。”
宋翊心念电转,突然想起,刀灵神识在控制自己身体时同样可以调用真元。
宋翊要将刀灵与自己绑在一条绳上,于是说道:“这几日我修炼内功进境过快,真元暴涨无法自控,虽时都会窜入五内烧炼脏腑。”
刀灵本是寄藏于宋翊体内的阴邪之灵,宋翊的五脏若是被元阳烧炼,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它。
刀灵在宋翊体内一直处于蛰伏状态,因为宋翊两股真气相抵才将它震醒,他不知前因却只感受到了后果,因此对宋翊的话深信不疑。
刀灵受过光轮烧炼的痛苦,此时比宋翊还要着急,赶忙问道:“那现在怎么办?”
宋翊却趁机说道:“我本来也没有办法一面控制真元,一面查找解决的办法,还好你及时醒转过来。你先帮我控制着真元,待我找到解决办法再来换你。”
刀灵哪能不痛快答应,只是补充道:“你的真元乃是元阳汇聚精纯无比,与我本身有些抵触,控制起来极为费力,你最好快些找到解决之法。”
宋翊“嗯”了一声,紧接着便感到真元中的真气逐渐稳定下来,心知是刀灵如约在控制着真元。
宋翊刚要退出止念,却听刀灵痛苦地补充道:“你这真元冲突之力太大,笼着它仿佛抱着一团跳动的火球,时间长了我恐怕压不住它。”
宋翊也没时间理会他,退出止念立刻开始研究《天遁剑法》:
灵剑匣中藏,聚因含道情,剑心不可息,神缘无为擎,正义三尺剑,摒邪驻帝京,束之灵霄殿,十方共光明。
云重天将雨,铮尔剑有声,煌煌七星文,照耀三天兵,神龙本一物,气类感则鸣,龙吟常思去,跃匣削不平。
此剑在人间,百妖共收形,奸邪与恶魔,胆破魂亦惊,试以向星月,神光射幽冥,人间永无念,可息天下兵。
寥寥二十四句诗总共一百个文字,横看竖看也和剑法挂不上丝毫关系。但宋翊修习了《纯阳剑法》,心中便对《天遁剑法》深信不疑,他相信这绝对是一套内容隐晦的绝世剑法。
于是,宋翊沉下心来,耐着性子先将整篇诗句进行划分,再对《天遁剑法》中的诗句进行逐句研读。
经过宋翊的初步解析,这篇剑诀应该是分为三段,每八句为一段,分别讲得是“控剑”、“铸剑”、“发剑”。
先看第一段“控剑”。“灵剑匣中藏,聚因含道情,剑心不可息,神缘无为擎,正义三尺剑,摒邪驻帝京,束之灵霄殿,十方共光明。”
“灵剑匣中藏,聚因含道情。”按照宋翊的理解,句中的“匣”,应该是指代修炼者的肉身,“灵剑”便是无形之气剑。
诗句的意思是,在平常的时候,无形的气剑便存于气海真元之中,也就是真气。而使用之时,才将真气化为利剑。
宋翊认为,此句如此理解应当不错。因为,宋翊在修炼纯阳剑法之时,贯通奇经八脉,多次用到了气剑。对以真气化剑的方式,多少有了一些了解。
但,这句诗中是否还有其他深意,还要经过整篇的领悟之后再做决断。而句中的“道情”,宋翊却没有想出其他意思,或者根本就是作者在抒发个人的心境。
毕竟,吕祖是一名高道,“道情”便是指他成仙得道的毕生追求。又或者是吕祖在告诫后人,在使用天遁剑之前,要深刻地领悟天道,要有道心,用剑时要慎思慎行,先判断是否要以气剑除之。对天遁剑的使用要慎之又慎。
再仔细研究后两句,宋翊却有了新的理解。“剑心不可息,神缘无为擎”。其中“剑心”二字应是接上句的“道情”二字,随字不同,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修道之志、心剑之情时刻不可停息丢弃,专注一物不离不弃,也是一念代万念之不二法门。
“神缘”指得应是神识与气剑的关系,无为擎的“擎”字乃是“执拿”之意,而“无为”乃是修行之法。以剑为一念,最后归至无念,便是“无为”。心念在剑便是有为,心念无剑便是无为。后半句的总体意思是神识与气剑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要做到
第三百零九章:天遁剑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