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邓士载再出奇论(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邓艾洋洋洒洒的介绍,众臣们也不由得入了迷。
说到这里邓艾缓了一口气之后,继续不紧不慢的朗声说道,“在前朝之时,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存在黜落,因此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
这也是在座的诸位臣工,所知晓的‘察举制。
然,这举荐权掌握在皇帝以下的各级官僚权贵手中,虽说自前朝建立以来,‘任子、‘赀[zī]选、皇帝和各级官僚的直接辟召仍然进行。可是一般士人往往是先征辟为州郡吏员,才能由上司向朝廷察举为秀才、孝廉等等。因此,一般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以及真正有才能的民间人士,几乎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
对此,司空.陈群大人深知其中要害。因而在昔日太祖武皇帝在时,根据前朝‘察举制,进行有话,去其害,用其利,创造出了一套前无古人的‘九品官人法。迄今,已将近二十年矣。”
文臣之中的陈群听到这里,眉头不禁微微一皱,虽说邓艾先把自己“夸”了一顿,可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劲,心中并且暗暗道,“怎么,难道这邓士载(邓艾,字士载),要那我这‘九品官人法做些什么文章嘛?”
可毕竟还不知道邓艾究竟要做些什么,所以司空.陈群心中虽有一些不快,但是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来。
而那邓艾还在自顾自的说着,全然不顾周围群臣的反应。
“而这‘九品官人法也确实是百年难遇的奇策,自其实施以来,天下吏治为之一清,朝廷和各州府的府衙也因此得到了不少的人才。由于这‘九品官人法的存在,民间一些个真正拥有才能的隐士们,也逐渐被发掘了出来,为我大魏帝国所用,此功全赖长文大人(陈群,字长文)啊。
然而......”
说到这里,邓艾的话锋之下,而且特意停了下来,先看了一眼皇帝.曹丕,随即又扫视了一圈承明殿中的众臣,随即破釜沉舟的继续说道,“然而,近些年来,一些个宵小之辈,却让这‘九品官人法变了味儿,让长文大人的心血,开始慢慢的付诸东流了。
不知诸位臣公是否知道,现如今在某些个州郡,这‘九品官人法已经成为了某些个豪门赚取私利的工具。甚至一些个豪门大族竟然敢置朝廷律法于不顾,私自勾结朝中大臣,暗中结交大小中正官。
正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近些年来,我吏部与刑部协同查到的案件便不再少数。可即便如此,那些宵小之辈,仍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wei]的顶风作案。
另外,我想各位大人也应该知道。近些年来,各州郡所察举的民间人才,寒门之子极少,大部分都是名门望族的士子。而且即便是有一些个寒门子弟,可不知为何,他们的品级大部分都特别低,都是一些个什么下上、下中、下下之品级。
只有极个别的,能够进入中下之列,诸位臣公难道不觉得奇怪嘛?而且因为此间的种种,民间更是传出了骇人听闻的民谣俗语,不知诸位臣公是否想听一听呢?”
承明殿内的众人即便再傻,此时也听出了邓艾想要干什么了。更何况,此间的众人,能够站在这里的,又有哪一个不是多智近妖的人物呢?
另外,能够站在这里的,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这辈子该享受的都已经享受过了,不该享受也已经享受过了。剩下的人生路,活着也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谋一条更好的出路罢了。
可现如今,这邓士载虽然还没有明说,可他们已经察觉到了,他似乎要断了众人的这条路子。
但是还没待他们开口,那高高龙椅上端坐着的皇帝,却率先开了口,“哦?究竟是何民谣俗语,邓爱卿快快说于朕来听。”
殿内的众臣们看着皇帝和邓艾的一唱一和,此时也终于终于察觉到了,自己这些个人似乎已经掉入了这君臣早就准备好的圈子里了。
得到皇帝.曹丕的“询问”,邓艾随即接上话茬说道,“回陛下,这民谣俗语也是臣偶尔听到的,这俗语是这样的,叫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今的九品官人法,上三品之中,已然没有了寒门士子和普通士子的存在。而只要是出身名门的和世族弟子,只要入仕,就绝对不会出现在下三品之中。
第八十九章 邓士载再出奇论(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